酒店業戰“疫”啟示錄,相關產業復甦究竟還有多遠?

前言


3月12日,武漢新增病例終於首次下降到個位數,這意味著總體上我國本輪疫情流行高峰已經過去,新增發病數在持續下降,疫情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


與此同時,海外感染狀況卻愈演愈烈,多國宣佈進入緊急狀態。鍾南山院士指出,國外目前致死率以已接近疫情初發時期武漢數據。


事實證明,儘管戰“疫”主戰場有所轉移,但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此次疫情或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一大轉折點。

藍準觀察 | 酒店業戰“疫”啟示錄,相關產業復甦究竟還有多遠?


酒店業及相關產業正面臨著

艱苦卓絕的防疫反擊戰


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酒店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擊。據中國飯店協會和優尼華盛發佈的“疫情對全國酒店市場的影響分析”,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酒店營業收入的平均損失在67.81%。在春節7天內,疫情對5109家酒店造成了12.3億元的營業損失。很多單體酒店因為體量小,客群不穩定,抗風險能力差,這次疫情直接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就中國國內而言,雖然此次疫情是可控的,但在短期內,疫情對酒店行業的影響難以消散。因此,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現金流是目前最大的挑戰。酒店的成本很高。多數酒店當前都處於入住率極低的情況,營業收入大幅下降,但是各項支出卻沒有減少,比如員工的工資、酒店的物業租金。儘管國家及各地政府均出臺了多樣減負政策,但相較龐大的運營支出實屬“杯水車薪”。任何企業如果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如何保證公司能夠正常運轉下去呢?


有資深酒店業內人士分析:酒店業有大量上下游產業,一旦發生危機,整個產業鏈都會受到牽連,失業潮也不僅僅會波及酒店業,目前酒店業面臨的已經不是賺多少的問題,而是生與死的問題。


而洗滌行業,特別是酒店布草洗滌行業,恰恰就是與酒店業最為息息相關的行業之一。

藍準觀察 | 酒店業戰“疫”啟示錄,相關產業復甦究竟還有多遠?


可圈可點的行業自救方式


應該說,本次疫情期間,酒店業做了很多工作,很多舉措可圈可點,其專業性和技術含量比以往應對SARS、金融危機等對酒店業的衝擊更為出色。


中國飯店協會業委會調查顯示:各國際管理公司的應對方案除了向賓客提供預訂取消政策、制定疫情期間的服務流程和防疫措施,保護賓客和員工的安全、為酒店的運營提供支持和指導等方案外,還制定了差異化的應對措施。比如:希爾頓集團啟動希爾頓團隊成員援助基金,向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直接影響的團隊成員及其直系親屬提供援助;洲際集團特別建議酒店銷售團隊積極挖掘新的商業機遇,為接洽大型製造和建築類企業,為其節後返城的員工提供住宿服務等。


華住酒店集團第一時間推出“安心住”疫情保障服務,包含“淨新房”(原“安心淨享專屬房”)、無接觸服務、關愛包、關愛保險、在線選房、微醫在線問診六大服務,為客人提供專享好房和各項防疫保障。此外,華住還針對外地務工人員陸續返回原工作城市需先“居家隔離觀察”的特殊需求,推出7天或14天及以上的連住特惠活動,至今已累計提供了超過37000間夜的酒店居家隔離服務。


首旅如家酒店集團則採取了“深挖洞、廣積糧”的策略,縮減一切可以縮減的成本,但堅決不裁員。同時,積極進行新產品研發,例如推出“居家隔離房”,短時間內就賣出了3萬間夜;在旗下幾千餘家在營酒店中甄選出1800餘家全面防護、貼心服務的“放心酒店”。


原本作為365天×24小時營業的酒店,一方面開始採用“最低運營模式”,以減低運營成本;另一方面積極創新增量市場;關閉不對外開放設施, 降低能耗以及保持最低上班人員數量節省人力資源成本此外,在經營上針對疫情期間客人新生的需求推出“外賣送餐”等產品和服務。


面對市場挑戰,世茂集團旗下酒店也已迅速調整經營思維,推出針對周邊公司白領和社區居民的‘愛心便當’和‘便民新鮮蔬果菜市’等。一方面增加酒店的營收,一方面也幫助解決了附近居民和公司職員的吃飯問題。


對停工期的酒店來說,加盟管理費成為了一筆龐大的開銷,此時各大酒店集團也做出了“減法”,進而緩解加盟酒店業主的資金壓力。東呈、雅斯特、格林、華住、錦江、逸柏、亞朵、99旅館等集團,紛紛施行加盟管理費減免政策減免全國範圍內酒店的加盟費。

藍準觀察 | 酒店業戰“疫”啟示錄,相關產業復甦究竟還有多遠?


新一輪的發展面臨

怎樣的考驗和機遇


酒店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把這次酒店應對新冠肺炎危機作為一次考試,對酒店而言,考的不是盈利能力,而是管理水平,考的不是市場政策,而是企業文化。人是第一寶貴的,現代服務業中的酒店業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疫情當道之際,多家酒店高管降工資與員工共進退,施行加盟管理費減免緩政策等措施,彰顯出危機時刻酒店打造企業文化和團隊凝聚力、員工認同感的絕佳時機。


目前需要討論的不是未來做什麼,而是做什麼才會有未來。隨著技術迭代升級的速度加快,外部市場環境的變化也更加迅速,潛在競爭對手往往會對現有商業模式、產品邏輯設計進行一種顛覆式創新成功“上位”。在疫情的衝擊下,少數企業能夠在原有格局中,另闢蹊徑,快速趕超,是源於其商業邏輯的創新,不斷打破與拓寬行業的認知邊界。因此,打破自己的認知邊界,保持商業敏感度與前瞻性,不斷迭代創新,在這個特殊時期顯得尤其關鍵。


多數酒店集團利用這一時間窗口,進行線上員工培訓、線上面試招聘與跨界員工共享,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資源,形成健康循環,穩定人員架構;酒店、房企利用直播、短視頻等新媒體工具進行線上銷售;部分酒店選擇暫時切割酒店部分功能,減少成本損耗。面對疫情的表現也從某個角度折射出整個酒店行業對於此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援能力、商業價值、社會擔當和發展信心。

藍準觀察 | 酒店業戰“疫”啟示錄,相關產業復甦究竟還有多遠?


距離酒店業及相關產業

復甦的春天究竟還有多遠


從2月17日開始,部分酒店開始恢復運營,有訂單酒店數持續上升,至2月22日,全國有訂單酒店數達9000家。復工高潮來襲,疫情雖未完全解除,但有所準備的品牌們已經開始了復工後第一波流量的收割。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心的恐慌比疫情影響更大。因此,消費者的信任與信心重建是酒店行業未來增長的核心。


據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開數據顯示, 2020年預計將有65.7億人次的國內旅遊數及1.8億人次的出境遊數。其中,千禧一代和Z世代基本佔到了線上旅遊人群的78%。特別是Z世代們,旅行成為了他們業餘興趣愛好的Top3。這些數據意味著新一代消費群體已經崛起,比起中規中矩的酒店品牌,不走尋常路的生活方式品牌無疑更能獲得他們的青睞。


到底行業還會停滯多久,多長時間才能恢復,回答起來不是那麼簡單。地域之間會有差異性,西北、西南地區地廣人稀,恢復比較快,東部地區還是比較吃緊,重點城市北上廣深這些人口密度高的地區更具有指標意義,這些地方目前防控力度依然很大,形勢嚴峻。住宿業有不同業態包括餐飲、會議、住宿,產品也有民宿星級酒店等,在恢復過程中也不會齊步走,會有先後次序,有些會緩慢恢復,有些會出現報復性反彈。


在以人為本的服務業,瞭解市場需求,始終是酒店的第一因素,無論是售前瞭解客人需求,還是解決後續的售後問題。在提供酒店產品的過程中,瞭解客人的使用需求和滿意度也是重要的一環。酒店運用大數據發掘精準用戶市場,才能搶佔市場先機,抓住機遇,擺脫市場同質化趨勢,增強用戶粘度。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打通完整的線上營銷體系,以消費者所熟知或是習慣的方式輸出酒店產品,是幫助酒店產品營銷深度最大化的必要方式。線上營銷渠道的探索正以實現行業之間的橫向整合、同業聯盟、異業相協的合作模式逐漸成為酒店業者的共識。


基於對疫情恐懼的延伸,後續一段時間內,住客將更加挑剔酒店的住宿安全、產品品質和服務,更願意預訂衛生乾淨和品質突出的酒店品牌。與此同時,設施陳舊,缺乏品牌感的單體酒店,或將受到市場的冷落。事實上,在入住率極低的情況下,尋找客房之外的收入是酒店業一直在不斷拓展的方向,從早期的“酒+X”、異業合作到跨界IP打造等,都是酒店在非客房收入方面的探索。疫情之下,這一話題也被重提,值得被再次關注。


據各大OTA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月29日,國內酒店超過9成恢復營業,廣州、深圳營業酒店數量恢復到1月初水平,上海、成都等熱門城市恢復營業的酒店也超過95%。因此有資深業內人士研判:以目前國內疫情形勢,2020年中國酒店業分別或將在4個時間節點迎來複蘇和增長:五一假期、暑期、十一國慶假期和春節前後。


復甦之路,盡在期待!


本文素材來源:邁點、酒店評論、酒店高參以及各大網絡媒體公開報道

藍準觀察 | 酒店業戰“疫”啟示錄,相關產業復甦究竟還有多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