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跨省大件運輸審批卡脖子難題?


"劉峰按: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平臺於2017年9月20日已實現全國聯網。大件運輸業戶辦理跨省超限運輸通行證,由起運地省統一受理,沿途省份限時並聯審批,真正實現“一地辦證、全線通行”。跨省並聯辦證與之前比較,大大節省了業戶的辦證時間,也降低了運輸成本。但該平臺在實現“移動式不見面許可”“只進一扇門”“只找一個人”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問題。筆者以親身經歷,以事實為依據,臚陳當前跨省大件運輸審批“卡脖子”難題,並提出系列解決方案之管見,與有關部門同志、大件運輸同行交流。如正確可行,望予以採納,而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如何破解跨省大件運輸審批卡脖子難題?


0、前言

自交通部2016年9月21日頒佈超限新政62號令以來,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頒佈和實施,對整個大件運輸行業的影響著實不小。隨著國家經濟的騰飛與科技的進步,各行各業都應該規範起來,讓行業發展跟上經濟發展的形勢,跟上國家發展的形勢,同時也要跟上國際發展的形勢,更有利於企業走出國門。為此我們要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推動政策的儘快落實和普及,從而推動行業的整體進步和高質量發展。下面,本人就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系統碰到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跨省運輸,簡述辦證經歷

就當前一系列政策而言,總體方向是正確的,歷程是艱辛的,全面落實是困難的,且還將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去普及和磨合適應。比如,跨省大件運輸並聯許可系統(以下簡稱:跨省大件系統),我真的很敬重跨省大件系統的研發團隊和一線的審批人員。通過中國交協大件專委會舉行的第一期大件人才培訓班的學習和跨省大件運輸審批系統研發團隊的李軼舜博士的系統講解,真的讓我感受頗深,現在每個省的審批人員都以一當十的工作,從一個執法者變成一個服務者,還要飽受駕駛員的誤解,冒著風險為大家處理各地的大件運輸申請,真的很不容易。但是即便如此,也有相當一部分車輛由於沒有及時得到審批,或各種原因或因各地交通部門的不作為,給不少大件運輸車主造成了不小的損失,也間接的延誤各工程單位的施工進度,為國家的工程建設亦造成一定的損失。

比如我們車隊,運輸一批從上海至內蒙上海某電廠的設備,設備規格:長5.5米、寬4.5米、高3.7米,重45噸。這樣規格的貨物對我們大件運輸來說其實是很小的貨,運輸起來也很簡單,正常3天的運輸時間就可以送達。可實際呢,我們申請審批跨省通行證就辦理了10天,承運方和業主方都受到了很大的損失,相關部門給我們的理由是系統癱瘓。如果說是一次的經歷也能理解,2019年6月4日我們車隊從河南三門峽至浙江岱山島,煉化項目的化工設備運輸,設備規格:長18米、寬3.2米、高3.8米、重56噸,也是兩件規格不大的設備,此番也審批了9天才辦完相關通行證,給出的理由是“審批需要地方交警支隊給回覆意見,支隊領導不在等出差回來才能答覆”,之後再打電話諮詢就無人接聽了。據後來瞭解,如此莫衷一是,是整個浙江的跨省大件運輸審批系統全部癱瘓。隨後的審批跟蹤過程中,駕駛員們自發組建了一個辦證的交流群,有近百輛車等著浙江審批的答覆,據說有個單位設備要的特別著急,駕駛員實在沒辦法,急的血壓達到二百多。此時,我終於體會到了“時間就是金錢”的真正含義。

相信類似這樣的事件還有很多,駕駛員更多的是無奈,政策既然要求所有大件運輸車輛必須按照相關程序辦事,否則違規上路寸步難行,但是程序的繁瑣和很多不確定性,又困擾著每一個位遵紀守法的駕駛員兄弟,讓本來該提供方便的政策變的不“方便”起來。

二、辦證阻滯,總結原因有三

一是政策和審批系統剛實施不久,很多申請的運輸車隊和審批人員業務不熟,遇到問題不能有效地去處理,使簡單的事情變得複雜化。

二是各地的通行條件不一,導致各地的審批人員不得不總是詢問地方交通部門,但交通部門又不能及時的回覆,甚至有的部門怕擔責,而選擇拖延或不作為等現象時有發生。

三是系統初期建設的不完善,導致後臺操作的不穩定性甚至癱瘓等。對於此類問題是否可以儘快拿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如何破解跨省大件運輸審批卡脖子難題?


三、本人管見,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是否可以根據每個省份的具體業務需求,培養一批專業的審批人員,或者培養一批非編制人員,在相關部分的監管下進行審批工作。如果財政資金上有問題,可以通過對審批適當收費來解決。相信只要效率提高了,由運輸企業出一點審批費用駕駛員們都還是能夠接受的。

第二:由交通部發布一條命令,各地的交通部門必須對當地的交通主幹道特別是對主要高速公路幹線,整理一個可供查詢的通行條件文件。如果有修路等臨時變動應及時更新,供駕駛員和審批人員查詢參考。這樣可以大大的提高審批人員的工作效率,也可以避免駕駛員對路線選擇錯誤,導致反覆對路線進行修改,重新提交審批所耽誤的時間。有條件的城市對高速公路收費站留出一個“特別”出口,供大件超限車輛通行。本來修高速公路就是為了提供方便的,況且大件運輸一般都是國家重大工程建設,本就各部門就應該提供方便,相信這樣做也不是什麼難事。

第三:加大對審批系統的建設,藉助互聯網時代的力量讓後臺維護更加穩定,儘量在工作狀態下不要給大件運輸審批造成麻煩。建立督導組,監督每個省份對大件運輸的審批工作,讓整個系統流程變得真正“規範、高效、便捷”起來,起到整頓規範行業,更好地為祖國經濟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最後,再次感謝交通部門這些年對物流運輸行業做出的卓越貢獻,讓我們一起努力把中國的大件運輸行業做的更加規範、合理。


如何破解跨省大件運輸審批卡脖子難題?


江蘇蘇重大件運輸有限公司 宋小飛/文圖

劉峰說大件/整理

注:本文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請尊重版權保留出處,一切法律責任自負。卡車之家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卡車之家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