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父母送養老院可以嗎?不行!孝順父母,尊重老人,功德無量

[孝]是第一大福田。

[孝]是你的財富和幸福之道。

當你年紀還小,不懂事,還不成熟,不知道孝順真正含義的時候,你可能什麼都敢做;當你明白孝字真正含義,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的時候,您自然會升起敬畏之心。

如果你不怕老人老年痴呆,不怕老年人整天嘮叨,也不怕苦不怕髒,,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和孝順公婆。這也是給你的孩子起了很好的榜樣作用,為你自己的老年生活鋪上了幸福的道路。

把父母送養老院可以嗎?不行!孝順父母,尊重老人,功德無量

把父母送養老院行嗎?

一位朋友汶汶向我諮詢:“他們家就兄妹倆。哥哥在大城市安家,父母不願意去大城市生活,在老家兩個人自己過日子。老公是獨子,現在和家公家婆一起生活。

以前父母年紀不大,可以照顧好自己,加上每個週末自己都會回孃家,所以照顧起來還是比較方便。

直到有一天,母親在散步的時候,扭到了腰,然後過不了幾天,公公心肌梗塞住院, 她和老公每天要上班,接送孩子,還要醫院,家裡,孃家,幾個地方來回跑,照顧雙方的老人。

好不容易雙方老人的病都好了。她卻累得病倒了。

哥哥在大城市,不能經常回來,父母又不願意去,跟哥哥一起生活。隨著父母的年紀越來越大,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去。這樣,有人照顧他們,自己也放心。行嗎?”

我有正面回答她的問題,反問她:“你希望父母待在你身邊嗎?你希望以後孩子也把你送去養老院嗎?你想家裡過得越來越好嗎?”

她說:“我不想去養老院,孤單又不能看到孩子,當然希望父母待在身邊。我也非常想我的家過得越來越好。”

“你既然都不想去養老院,為什麼要把你的父母送去養老院呢?”我反問她

“為什麼我都嫁人了,還要我照顧父母呢,為什麼哥哥不會回來照顧呢?”她一臉的疑惑。

“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後越來越好嗎?”

“當然希望了。我那麼努力賺錢就是為了孩子,以後過得更好。”她迫不及待的答我。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既然你父母不願意去大城市和你哥哥同住,你可以把父母接到你家去住,4個老人跟你們住在一起。每天當著孩子的面。做好飯菜,和老人一起吃飯,然後陪老人散步,陪老人聊天。你想一下,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你。在這樣的言傳身教下,等到你們老的那一天,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會這樣會陪你們一起吃飯散步,聊天?”

“是的”她連連點頭

“為什麼現在很多家長都說,孩子不聽話,孩子在家裡不願意做家務,孩子,老是跟我頂嘴。……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

其實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自己的一言一行時刻在改變,影響著孩子。甚至一碗飯一勺湯,都對孩子影響特別大。孩子會特別記得你給父母盛飯的情景,會記得你給爺爺奶奶盛的湯。會記得 ,我的父母是怎麼樣照顧外公外婆爺爺奶奶的。

等你老了,孩子也是這樣照顧你,到時候多少人羨慕你呀。”

聽到這裡,觸動了汶汶的心裡那根弦,她連連說是的。

“你的家那麼大,又有保姆,照顧四個老人,對您來說,經濟壓力還不算大。既能孝敬雙方父母,又能言傳身教來教育孩子。還能給自己增加福報,何樂而不為呢?”

文文聽到我這番話,心裡的謎團解開了,心情一下子變得開朗起來,也知道自己未來的路怎麼走。

把父母送養老院可以嗎?不行!孝順父母,尊重老人,功德無量

百善孝為先,孝為德之本。

就是說我們平時做一百種善事,要以孝順父母為先。如果在家都不孝順父母,對父母大吵大鬧,指手畫腳,何談修身修德?就算你做了一百件善事,如果不孝父母,尊重老人,功德也會大大折扣。

天底下最大的一個字是:孝。俗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觀經四貼疏》中有這樣一則故事:在饑荒中,世尊出去乞食,但空缽而返。一連幾天,都是如此。

一天,一位比丘遇到世尊,問:“世尊,您乞到食物了嗎?”世尊說:“沒有。”

比丘一聽,感到十分傷心,他賣掉自己的三衣,買了一碗齋飯,送給世尊。

世尊瞭解情況後,對他說“出家人的三衣,極貴重。我領受了你的好意,但我卻消受不起這碗飯。”

比丘說“您是三界的福田,您不能消受,還有誰能消受呢?”世尊問道“你有父母嗎?”比丘說“有。”

世尊說“拿這飯供養你的父母吧。”比丘又問“您都無法消受,我的父母怎麼有資格呢?”

世尊說“你的父母能消受。他們生育了你,對你有極重的恩。”

父母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福田,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把父母送養老院可以嗎?不行!孝順父母,尊重老人,功德無量

佛門弟子,都知道有這麼一個迴向偈: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這“四重恩”第一是「父母恩」,第二是「老師恩」,第三是「國土恩」,第四是「眾生恩」

其中排在第1位的就是父母恩。父母是我們每個人最大的福田,善待父母,是一個人最大的福報。

行孝道就是在給自己種福田,力行孝道,上對得起列祖列宗,下對得起子孫後代,則接通福慧之脈,打開你的財富和幸福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