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传习录之一

读书笔记-传习录之一

最近比较忙,好久没更新,今天来说说传习录中王老夫子的几个中心思想。

一、心即理

早期,王阳明遵从陈朱理学格物致知的思想,试图格天下之物而穷其理,直到庭前格竹,格到吐血才产生佛祖开悟前遍求外道时“知非即舍”的念头。又过了若干年,直到被刘瑾使招贬谪龙场,接近不惑之年在龙场石棺内悟道。感叹:“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又和禅宗六祖慧能开悟之后曾说:“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静;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走到了一起,看来,大道只有一个,各家所悟的东西本质都一样,只是起用之后才有分别,才有五彩斑斓大千世界。但是要注意,王阳明所说的圣人更多的是指周公、孔老夫子等圣贤,而非佛道。有句为证,他提到孔子删述六经时,用的是圣人二字,而提到佛老则说:“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传习录中还有类似语句,认为佛老之道太上,对于经世起用作用不大,此处且按下不表。

那么到底何谓心即理呢?曰:“天下无心外之事,无心外之理,意之所在便是理。”是不是又和佛教所说的即心即佛差不多了,是不是又和量子力学的结论差不多了,不观察它时,薛定谔那只猫是既死又活的状态,观察它时,坍缩到某一固定结果,死或者活。

二、致良知

何谓良知,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个人理解“未发之中”即是本,即是良知,即是大道,所谓未发之中,即是去人欲存天理,即是佛教所说的空,无贪嗔痴慢疑,无七情六欲的状态。但是王老夫子所说的并不是让人完全摒弃七情六欲,因为人毕竟是人,但是我们要能认识到体查到那种去人欲的状态,这就是王老的悟道境界,知道自己有私欲,时时省察,知道自己的私欲在哪里起心动念了,时时正心诚意,去人欲,只存个天理,才可日有精进,而佛老则是要求更进一步,知道有这个欲,且要去这个欲,可能正是如此,达到了那个境界的话,在这个欲界怕是的确不好经世起用了。个人认为,历代高僧或者名僧中,达到老王境界的或许有,当然那已经很了不起了,达到老释境界的估计还没出生,毕竟未来佛大肚弥勒还要好些万年才会出世成为下一任佛,在此之前,还没人敢称佛吧。

三、知行合一

没啥好说的,因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如何知,致了良知,就是知,如何行,若已知必然已行,若未行,必是未知两者本是一体,不是分了个知和行出来,这里划个重点。王老夫子举了个栗子如下:“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恶恶臭也是一样。大体意思是你致了良知,做什么怎么做必然同步就来了,无需起心动念去思考,皆是正行正道;你没致那个境界,再怎么思考,只能让上帝发笑,佛教也说,起心即乖,一个道理。怎么样,简不简单,难不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