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機者賈詡,亂世之中得以善終,究竟是毒士還是君子?

賈詡,江湖人稱“毒士”,三國中算無遺策者,陳壽稱其有“良、平之奇”。

縱觀賈詡一生,前半生蹉跎,後半生卻是玩轉了天下。賈詡總能在時局轉折時找準新的方向,每次跳槽都恰到好處,不能不讓人佩服他的遠見卓識。所以,雖一生處於政治旋渦中心,幾易其主後,竟然還能位居三公,福祿壽三全而終。

投機者賈詡,亂世之中得以善終,究竟是毒士還是君子?

賈詡

權以濟事,蟄伏於涼州

賈詡出身於涼州武威的一個沒落的士族,少時名聲不顯,只有涼州名士閻忠認為其胸中有錦繡,腹內藏乾坤,有漢初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所以被察舉為孝廉,入朝為郎官。因朝政黑暗,時局不穩,賈詡敏銳地覺察到了危機,決定借病辭官回鄉,以觀時變

可是賈詡有點背,和人結伴回涼州,才走到汧地時,就遇到劫道的氐人。這幫賊人是要錢也要命,磨刀霍霍之時,賈詡急中生智高喊一聲:“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這個段公,就是“涼州三明”之一的段熲,在整個涼州胡族裡面威望極高。就這麼一忽悠,居然將這幫賊子嚇住了,好吃好喝的招待著賈詡,並奉上盤纏送其離開。賈詡脫身之後,為了永絕後患,反手就將這幫賊人出賣。直接將這夥賊人的行蹤上報給了官府,一網將其打盡。

其實賈詡跟段熲毫無關係,八竿子都把不到一處。只是因為知曉段熲在羌氐胡族中的威望,用假身份來嚇唬劫道的氐人;為了打消氐人的疑惑,甚至假結盟約。經此一劫,賈詡知道了在局勢變動之際,

被動防禦不如主動出擊,所以史書說,賈詡”權以濟事,鹹此類也。

成功返鄉的賈詡,在老家度過了十幾年,他沒能等到盛世,迎來的卻是更亂的亂世。

初登舞臺,計亂長安

賈詡再次出山入仕,已是涼州董卓亂政纂權的時候。不過此時的賈詡只是西涼軍中一個小小的討虜校尉,在董卓女婿牛輔帳下效力的。可惜好景不長,初平三年,王允的一場連環計就要了董卓性命,更不幸的是王允謀劃清算董卓餘黨,賈詡也是餘黨的一份子。

投機者賈詡,亂世之中得以善終,究竟是毒士還是君子?

董卓

生死攸關之際,賈詡決定主動出擊,化被動為主動,再次為了保命用計。可是群龍無首的涼州軍已經失去鬥志了,就連李傕、郭汜哥倆都想解散隊伍直接回涼州老家做個土財主去。賈詡卻告訴涼州的老鄉,已經沒有退路了,解除兵權回去涼州的話,大家就是砧板上的肉,生死就把握在他人手中了。橫豎都是死,何不乾脆聚集軍隊,以為董公報仇的名義反攻長安。倘若僥倖事成,就”奉國家以徵天下“,萬一事不成,再溜之大吉也未見晚啊!

在賈詡的策劃下,李傕、郭汜的反戈一擊攻佔了長安,並殺死王允,控制了漢獻帝,開始掌握東漢朝政大權。這一次,賈詡又成功的化險為夷,總算又一次保住了性命。

賈詡因其智謀之深,且不願與西涼諸將同流合汙,受到李傕、郭汜等人的忌憚。所以賈詡雖為涼州軍立了大功,但李傕等人評功卻不打算讓其掌握軍權,只准備給其封侯,讓其做一個有名無實的高官。在賈詡拒絕後,他們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

此時的賈詡已經看清了李傕、郭汜的為人,道不同不相為謀!而沒過多久,李傕等人之間因為相互猜忌,在長安城中大打出手。賈詡在長安維持了漢室一段時間後,見事不可為在幫助漢獻帝和百官逃出長安,勸李郭二人罷兵之後,賈詡便上交印綬溜號了。

設法脫身,投奔宛城

賈詡離開長安後先是投奔了駐軍華陰的老鄉段煨。賈詡計亂長安之後,使得其在西涼軍中的威望,要遠勝於段煨。段煨有些小心眼兒,擔心賈詡奪其兵權,所以處處提防,但在表面上對賈詡十分禮遇,這讓賈詡覺得不自在。

賈詡看出來後,心不自安,知道再待下去的話可能會被段煨所害。如果及時離去找到下家的話,段煨在心病已除的前提下也會善待自己的家人。

於是賈詡就接過了同鄉張繡拋來的橄欖枝,孤身一人跑到宛城,去投靠了張繡。賈詡到了張繡那裡立即受到了重用,更是把賈詡當作長輩看待,“執子孫禮”而段煨知道賈詡離去,也果然善待其家人。

當時張繡駐南陽宛城,地處四戰之地。賈詡的到來促成了張繡、劉表的聯合,讓張繡稍微過上了安穩的日子。而在賈詡的幫助下,張繡在南陽郡一帶發展得很快,隱隱成了曹操的心腹之患。曹操此時已經迎漢獻帝於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南陽郡就在許縣之南,如果張繡繼續壯大的話,直接威脅到了許都的安全。

投機者賈詡,亂世之中得以善終,究竟是毒士還是君子?

張繡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為防止後方出現動亂,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初,曹操南征張繡。面臨實力強勁、志在必得的曹操,賈詡給張繡獻了一方妙計,投降!於是曹操得意忘形之下霸佔了張繡的寡嬸鄒氏,張繡一怒之下反水,在賈詡的謀劃下,在宛城暴揍曹操,致使曹操長子曹昂、愛將典韋等人戰死。這就是有名的宛城之戰。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再次南征宛城,因袁紹欲趁虛襲取許都,不得不撤兵。起初賈詡勸阻張繡,”不可追,追必敗“,張繡不聽,執意去了,結果大敗而歸。這時候賈詡反而勸張繡,收集散兵去追擊曹操,”促更追之,更戰必勝“,張繡半信半疑,去了,結果大獲成功。

曹操數次攻打宛城,都被賈詡假張繡之手狂虐,這讓賈詡名聲大作,聞達於諸侯之間。

以小博大,獨善其身

官渡之戰前,張繡成為了袁曹二方競相拉攏的目標。賈詡認為投奔袁紹的話,可能會成為炮灰,且袁紹外寬內忌,不足成大事。另外最關鍵的就是,宛城離許都太近,降袁必然引來曹操的征討。而且曹操挾天子令諸侯,掌握著話語權;曹操兵力較弱,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更難能可貴;曹操志向遠大,必然不會計較私仇。所以在賈詡的建議下,張繡率眾歸順曹操,讓曹操鬆了口氣。後來更是屢次給張繡加官進爵,並讓其子曹均娶張繡之女為妻。

投機者賈詡,亂世之中得以善終,究竟是毒士還是君子?

曹操

張繡降曹,賈詡和曹操取得了雙贏。賈詡的這一次選擇無疑將他推上了人生的巔峰,佔領了最炫目的歷史舞臺,終其一生未再易主。而曹操贏得了愛才不計前嫌的好名聲,其次是減少了後顧之憂;再次就是張繡成了他麾下大將,賈詡做了他麾下謀臣。

賈詡善審時度勢、因勢利導;同時又深諳人性。所以在歸順曹操之後沒多久,官渡之戰中,賈詡為曹操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以“公明勝紹,勇勝紹,用人勝紹,決機勝紹”,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夕,賈詡勸諫曹操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就能一舉滅吳,曹操不從,卻遭周郎一炬,黯然北還。而在關中聯軍率軍來犯時,曹操被打得割須棄袍,賈詡用四字“離之而已”,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賈詡到了曹操身邊後,多次向曹操獻上奇策,立下不少大功。但是賈詡自認”非太祖舊臣,而策謀深長”,所以為人特別低調,從不囂張跋扈,也不結交權貴,只是安安穩穩過自己的日子。

為了投資未來賈詡低調地參與了曹丕、曹植的奪嫡之爭,暗中支持優勢不明顯的曹丕,並教曹丕如何做好自己。在曹操因為立儲問題,來找賈詡聊天,問賈詡該如何選擇才能保住曹魏的未來,賈詡笑而未語,再三追問下才說“思袁本初、劉景升父子也”。賈詡一語驚醒夢中人,讓曹操下定了立嫡立長的決心。

投機者賈詡,亂世之中得以善終,究竟是毒士還是君子?

賈詡

潛力股的投資,回報很大。曹操去世之後,曹丕繼位,代漢稱帝,賈詡成了曹魏的開國太尉,位極人臣,福祿壽三全而終

賈詡一生先謀己,再謀人,終謀天下,數易其主,進能輔佐君王,退可自保善終。陳壽做《三國志》,與荀彧荀攸同傳,史書定論“良平之亞”。《唐會要》中,賈詡以籌策成為了魏晉八君子之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