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毒士”標籤背後的為人之道

賈詡字文和,稍微熟悉三國的人說起他總會想起他“毒士”的綽號,以及“文和亂武”煽動李傕郭汜叛亂,攻陷長安,再次導致天下動盪的元兇。而這樣一個無所不為的“毒士”,最後卻官至太尉,以七十七歲高齡善終,實在是令人嘖嘖稱奇。陳壽在《三國志》中把魏國開國元勳荀彧、荀攸、賈詡並列合傳,更可見其地位之高。這不,南朝的裴松之在註解三國志時,看不過去了,評論說:列傳之體,以事類相從。張子房青雲之士,誠非陳平之倫。然漢之謀臣,良、平而已。若不共列,則餘無所附,故前史合之,蓋其宜也。魏氏如詡之儔,其比幸多,詡不編程、郭之篇,而與二荀並列,失其類矣。且攸、詡之為人,其猶夜光之與蒸燭乎!意思是說,給功臣作傳,要分好類啊。

賈詡“毒士”標籤背後的為人之道

賈詡劇照

如張良是有青雲之志的高潔之士,哪裡是陳平這種人比得了的。然而漢朝的重要謀臣就他們兩個,所以前朝的史書把他們倆合傳也算合理。可是魏國像賈詡這種人就海了去了,不把賈詡和程昱、郭嘉等人合傳,反而和二荀並列,賈詡的為人和二荀相比較那就如同蠟燭和月光一般,天差地遠。他配嗎?那我們就來看一看,賈詡憑什麼有資格和二荀同傳。賈詡是涼州武威人,在東漢時期屬於邊遠地區,他又非出身於豪門貴族,相比出身於潁川荀氏的二荀,離政治中心是十萬八千里。別說問鼎三公,能在亂世中保全一條性命就已是不易了。一次在回鄉途中,賈詡和同伴數十人被叛亂的氐族抓獲,難逃一死。

賈詡“毒士”標籤背後的為人之道

西涼軍劇照

賈詡大吼一聲:“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他所說的段公是當時有“涼州三明”之稱的段熲,段熲一生百餘戰,平定羌族叛亂,在涼州那是威名赫赫,眾人果然不敢加害,反而對賈詡好好巴結,把他送走了。賈詡憑著隨機應變撿了一條命,大概也在心裡暗暗建立起來一道準則:什麼道德信義,亂世之中,保住自己的性命最重要。之後賈詡在董卓的女婿牛輔手下當差,董卓在長安被呂布所殺,牛輔脫離軍隊孤身逃跑,結果被手下刺殺。西涼軍群龍無首,剩下的李傕、郭汜等軍官紛紛準備逃亡。

賈詡“毒士”標籤背後的為人之道

郭汜劇照

此時的賈詡站了出來,勸告李傕郭汜等人說:“你們丟棄軍隊孤身逃亡,那麼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獲。不如帶著兵馬打著為董公報仇的旗號攻打長安,如果成功了,那麼奉國家以爭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跑也不遲嘛?”“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而諸君棄眾單行,即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率眾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幸而事濟,奉國家以徵天下,若不濟,走未後也。”在賈詡的慫恿之下,懷著搏一搏,單車變摩托的心態,李郭二人帶著驍勇的西涼軍一舉攻下長安,王允自殺,呂布帶領敗兵逃走。李郭二人劫持漢帝后,大權在握,很感激賈詡,要以此功給賈詡封侯,還要請賈詡擔任尚書僕射的高官。

賈詡“毒士”標籤背後的為人之道

張繡劇照

賈詡可不敢擔上這個禍亂漢室的罵名,全部都推辭掉了。手握著天子和百官這樣的大牌,李傕郭汜兩人一個劫持天子,一個綁架公卿,互相看不順眼,相干掉對方。賈詡只好居中調節兩人的矛盾,並暗中保護皇帝和公卿。可看兩人實在是不成器,賈詡就找個機會跑到了老鄉段煨的手下。段煨生性多疑,對賈詡的到來是又敬又怕。賈詡自然看出來了,恰逢張繡缺乏謀士,派人來請賈詡,賈詡就到來張繡麾下,段煨也放下心來,厚待賈詡的家人,而張繡對賈詡尊敬有加、言聽計從。在賈詡的指導下,張繡給曹操上了生動的一課,宛城之戰,曹操長子曹昂、愛將典韋均為保護他而戰死。

賈詡“毒士”標籤背後的為人之道

曹操劇照

官渡之戰,賈詡敏銳地注意到曹操雖然力量弱於袁紹,但終究能戰勝袁紹,而力勸張繡投靠曹操,同時很好地把握了曹操志在天下的心態。張繡和他有殺子之仇,他都能容忍,那麼求賢若渴、不計前嫌的名聲也就能傳遍天下了。果然,張繡歸順後,曹操握著賈詡的手說:“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如果說之前的賈詡的種種謀劃主要是為了保全自身以及求取進身之階,那麼到了曹操麾下之後,賈詡對時局敏銳的判斷力以及悲天憫人的胸懷就得到了更深刻地體現。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謀士賈詡其人其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