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說起取名字,相信每一對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法寶,畢竟當年為了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家長真的都是費盡心思。名字說到根本,就是運字達意。從一定程度上說,姓名可以說是最精煉的文學創作。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孩子整個人就像是一本書需要別人去閱讀才能理解,而名字就好比是書名,是最高度的概括。好的名字能引起別人的閱讀興趣,從而有利於孩子的人際交往。但是現在不少家長為了求新求異,總是在名字上鬧出笑話。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李先生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不知道為什麼孩子自從上了小學,一回到家就變得悶悶不樂,總是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情急之下,李爸爸只能找到學校的老師詢問情況。

老師告訴家長,其實只是因為孩子的名字可能給小朋友帶來了困擾。李先生的兒子名為"李辨青",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做一個明辨是非的人,可是沒想到竟然會產生諧音。如果把"李辨青"讀的稍快些,就像是在說"裡邊請"。因此,班上很多同學都嘲笑小李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李先生沒有想到自己費盡心思取的名字竟然導致了這麼大的誤會,給孩子帶來了心理壓力。

由此可見,取名字需要考慮的問題特別多,需要父母全面從多角度考慮。一個好名字是可以讓孩子受益終生。

那麼,家長可以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

1、樸物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樸物的意思就是把世界上的大千萬物拿來使用,也就是把各類名詞作為孩子名字的依據。可以是高雅的罕見的,也可以是通俗的常見的。

比如很多人的名字裡都存在"山"、"梅"、"雨"等等,這樣的名字就是樸物的具體體現。當然很多家長都會在潛意識中在孩子的名字中融入物體的名詞,而孩子的小名有時常常會直接把一些可愛的事物作為暱稱。

2、取名要有畫面感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當家長為孩子取名後可以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叫這個名字的人會是什麼樣的形象,因為這就是自己孩子將來長大後給陌生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比如:郭可盈、喬冠華、林語堂、林風眠等都是極有畫面感的名字,叫這個名字的人是什麼氣質別人已有先入為主的感受。

如果名字能給人留下一個好的第一感受,那麼在今後的交往過程中會更容易受到信任和青睞,可以增加孩子的辨識度,在學校和工作中有利。

3、藉助古書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類似於中國經典《孟子》、《論語》或者《駢字類編》等書籍都是可以借鑑的好書,裡面的故事內容可以給家長取名字帶來一定的思路。

最常見的是利用詩經詩詞給孩子取名,一方面是因為詩經比較容易理解沒有那麼深奧,另一方面詩經的語言更加優美有意境,特別適合給孩子取名。

4、姓名要協調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漢字是一種有重量的文字,所謂"白紙一張似雲煙,落筆成文步青雲"表達的就是這樣的內涵。學過書法的人一定會知道,一個字是用自己的重心點,每一個字都是不同的。比如"朱"的重心點是在中心線偏左上的位置。

無論孩子的姓名是三個字還是兩個字,每個字之間的組合一定要輕重相宜,字貌一致。

父親姓“李”,給孩子取名時忽略了諧音,兒子上學後淪為全班笑柄

總之,取名終究只是一個人的代號,雖說對孩子會有心理暗示,影響孩子的性格發展。但是這不是決定性因素,孩子成就的高低還是取決於後天的努力程度、智商的高低、情商的高低或外界環境條件等等。家長在取名這件事上不要過於焦慮和迷茫,只要沉下心來仔細考慮,有耐心,就一定能找到一個稱心的好名字。

日常分享育兒身邊事,瞭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 ,為您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