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子:“漂泊何處,起點和終點都是亳州”

  今年30歲的強子是一名亳州本土音樂人,十年“北漂”生涯,他創作了20餘首民謠歌曲。在過去的十年中,春節他幾乎很少回家,不是在出租屋中搞創作,就是在演出。2018年,他創作了一首關於家鄉的歌曲《回到亳州》,每一次唱起都讓他內心無法平靜。他說,今年,他要留在家鄉過年,以後無論“流浪”到哪裡,起點和終點都會是家鄉——亳州。


強子:“漂泊何處,起點和終點都是亳州”

強子自彈自唱《回到亳州》

  懷抱木吉他 開啟創作路

  “我終於還是回到了這裡,或許是緣分,或許是天意,我在這城市埋葬了太多的記憶,像它聞名的中藥材,苦澀卻珍貴……”1月7日上午,強子在市區古泉小區的家裡,抱著他心愛的木吉他,輕輕地自彈自唱起這首《回到亳州》,眼神中滿含深情。

  強子不願透露自己的真實姓名,他喜歡大家喊他“強子”,他每首作品上的署名也都是這個名字。

  《回到亳州》是強子2018年創作的,那年夏天,他從北京回到亳州,走出車站,看到眼前熟悉的街景,感性的他突然有種想哭的感覺。許久沒回家,不是不想家,而是為了夢想,不得不奔赴遠方。

  強子從小就喜歡音樂,喜歡唱歌。2009年讀大學時,他看了一場李智的演唱會,一下就愛上了這種民謠、搖滾風,之後便開始自學音樂。他買了一把木吉他,學習彈奏,並看了很多關於民謠的書籍。

  2010年,他的第一首歌曲《紅梅姑姑的故事》創作完成,自此開啟了他的音樂創作之路。

  一碗清湯麵 度過除夕夜

  2011年,強子大學畢業,回到了家鄉亳州。父母為他在移動公司找了一份穩定的工作,然而幾個月後,他選擇了辭職。2012年大年初六,他揹著自己的那把木吉他,獨自踏上了“北漂”的列車。

  “每天上班下班,好像未來一眼就望到頭了,我不喜歡那樣的生活。我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我熱愛音樂,我想創作出自己的作品,等有一天我老了或者離開了這個世界,至少我的那些作品依然還會被人聽到,還可以繼續留在這個世界上。”強子道出了自己當初選擇遠行的原因。

  來到北京,強子租了一間不足十平方米的房子,平時他就在地鐵站、街頭唱自己的歌。多年來,強子創作了20餘首音樂作品,並先後出了兩張專輯。但專輯在網上賣得並不好,有時為了維持生活,他只能去做兼職。

  “我做過外賣派送員、清潔工、酒店洗碗工、廚師,還做群眾演員,當過樂器銷售員、吉他老師,還為企業寫過文案。”強子說他做過很多工作。

  做“北漂”一族十年,強子幾乎很少回家過年,即使在最初沒有太多原創作品,也沒有什麼演出的那兩年,他也沒有回家,就呆在出租屋裡搞創作。“記得有一年除夕,我用電飯煲下了一碗清湯麵,這就是我的年夜飯。”強子說,那時候他心裡只有夢想和創作。

  迴歸成長地 繼續音樂夢

  去年春節,強子也沒能回家過年,當時他在武漢做巡演,4年前,強子開啟了自己的巡迴演出,目前已在全國120多個城市完成了巡演。

  “我的巡迴演出從聯繫場地,到售票方式都是自己來做的,演出我會帶一些樂手,票價很低,五六十塊錢一張票。”強子說,這四年間,他一直在巡演的路上,其實巡演並賺不了什麼錢,但這是他的夢想,他計劃要走遍全國所有城市。

  強子曾創作過三首關於家鄉亳州的歌曲,他說,每次巡演,他都會以《回到亳州》這首歌作為結束曲目。“只要唱這首歌,我就會很動情,如果在開場唱它,我下面根本無法再繼續演出。”

  幾個月前,強子在亳州舉行了婚禮。他說,今年春節,他哪都不去了,在家過一個安穩年,年後再繼續自己的巡迴演出,今後,無論自己“流浪”到哪裡,起點和終點都是亳州。“亳州是我的家鄉,是我成長的地方,有我很多的回憶,也有很多創作的源泉。”強子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