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個孩子嘛,誰想到順產剖腹產我都經歷了

生孩子這件事有多可怕,我在孕期幾乎沒考慮過。


網上隨處可見的產後恢復難、母乳餵養的艱辛才是我一直關注的問題,這些都是產後可能面對的“長痛”,生孩子不過一兩天的“短痛”,橫豎忍一忍就過去了,沒什麼可害怕的。我自己又在醫院工作,如果在上班時發動了,完全可以溜達到產科生個孩子,輕輕鬆鬆嘛。


然後我就被打臉了,啪啪打臉。


孕41周沒動靜需要催產


之前瞭解的見紅、破水小知識全沒用上,娃到了41周啥動靜都沒有。產檢在中秋節前幾天,大夫問我:想不想住院催產,如果不住院就等節後再說。我是真的想早點把孩子生下來,一方面不想拖拖拉拉夜長夢多,另一方面孕晚期孩子長得快,我怕再耽誤孩子太大了不好生。於是在大夫的安排下,在2019年中秋節前一天被收入產科病房。


孕期基本上沒受什麼罪,娃乖得很。胎兒頭位、大小合適,我又沒有任何像妊娠期高血壓、糖尿病這樣的基礎疾病,大夫評估我完全具備順產條件。


生個孩子嘛,誰想到順產剖腹產我都經歷了 | 果殼病人

大夫評估我完全具備順產條件丨pixabay


由於不是自然發動,宮頸條件不成熟,需要人工促宮頸成熟。入院當天上午10點,護士在我陰道中塞入了一粒普貝生(含有前列腺素E2的栓劑),用來促宮頸成熟。在這裡說句題外話,以前看過一個病例,一個孕晚期孕婦和丈夫進行夫妻生活,沒有防護措施,結果流產了,就是因為精液中含有前列腺素。所以提醒各位,孕期啪啪啪一定得戴套。

放完普貝生之後,要躺20~30分鐘,等藥物起效。護士每2小時會來做一次胎心監護。


我自己是藥師在病房裡閒著沒事就查了查這個藥物。說明書是這樣寫的:使用一枚栓劑通常足以達到宮頸成熟。如8~12小時內未達充分的宮頸成熟,應取出,可用第二枚代替。


生個孩子嘛,誰想到順產剖腹產我都經歷了 | 果殼病人

普貝生促宮頸成熟,宮頸成熟是指分娩開始前宮頸變軟、縮短、消失及擴張,宮頸管打開後,胎兒才能從陰道娩出


我對生孩子有種盲目的自信,想著一枚肯定ok。下午5點左右,見紅了,開始宮縮。護士將普貝生取出,讓規律宮縮後再叫她。我找了個手機app開始記錄宮縮。


沒多久,就規律宮縮了。這時候的宮縮有多疼呢?疼到皺眉,但是不猙獰。家屬陪著看我一臉痛苦挺心疼,我還有心思安慰他:沒事,能忍。護士給我進行內檢,開0.5指,讓搬到產科裡面的隔離病房。隔離病房護理等級升級,每1小時進行一次胎心監護。為了保證清潔,家屬不能進去,我開始孤軍奮戰了。


宮縮有多疼,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人對疼痛的感受是不同的,我有個同事生孩子就很淡定,在家見紅之後正常洗澡吃飯,到醫院的時候都開7指了。我開0.5指就非常疼了。


在盲目自信的buff加持下,我相信自己會順利開到2指。為什麼是2指呢?因為這個醫院規定開到2指才可以上無痛(分娩鎮痛)。在病床上疼了一個多小時,有點堅持不了了,讓護士做內檢,看看是不是開到2指了,結果被告知內檢只能4小時做一次,因為過於頻繁的內檢會增加感染風險。沒辦法只能忍。我告訴自己再忍4小時就能上無痛了,加油!


生個孩子嘛,誰想到順產剖腹產我都經歷了 | 果殼病人

開指即為開宮口,開十指就是宮口開全後,胎兒才能從宮口順利娩出丨圖蟲創意


4小時之後內檢——開0.5指。合著這幾個小時罪白受了!此時的內心是崩潰的。想想你這輩子經歷過最厲害的劇痛,5分鐘疼一次,每次持續1分鐘,疼出一身汗。在這段時間裡我無數次跟護士說“給我上無痛吧”、“我想剖啊”。護士答曰“等開2指才能上無痛”、“沒有指徵不能剖”。後來我再喊人家就不理我了。


0.5指開到2指,我從下午5點耗到第二天上午10點。宮縮17個小時!鬼知道是怎麼熬過來的。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開到2指了,產科給麻醉科打電話叫人。麻醉師來了之後,問了過敏史,還要我簽署各種知情同意書等等。真正用上麻藥已經又過去一小時了。此時是中秋節上午11點。


麻藥從後背扎進去,直接注射到椎管裡,扎的時候有一點點疼。我揹著鎮痛泵,裡面存著麻藥,藥物按照設定的速度持續作用於體內神經。麻醉科大夫問有什麼感覺?我說太舒服了,簡直就是從地獄到天堂,雖然還是疼,但能忍了,謝謝大夫!


麻醉科大夫走了之後,產科大夫幫我人工破水,要求我在床上平躺,不能下床。我又恢復了自信buff,心想幸虧喊“要剖”的時候護士沒理我,這不又回到順產的軌道了嘛。然而我圖樣圖森破。


生個孩子嘛,誰想到順產剖腹產我都經歷了 | 果殼病人

麻藥從後背扎進去,直接注射到椎管裡丨圖蟲創意


之後的幾個小時,不那麼疼了。為了補充體力,我把帶進病房的巧克力吃掉了。再次內檢,發現4小時過去了只開到了3指,於是給我靜脈滴注催產素。


病房裡一共有三個床位,另兩張床走馬燈似的換人,而我還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催產素滴進去效果也不明顯,只開到了4指。


傍晚的時候,鎮痛泵裡的藥物用完了。劇痛再次襲來。麻藥的不良反應也開始顯現,我出現了排尿困難,解鎖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插尿管,還感到強烈的噁心,把病床吐得一塌糊塗。好在另外兩張病床都空出來了,直接換了個床位。


產程太長需要剖宮產


到了晚上10點,大夫再次檢查,發現我處在4指狀態已經8小時了。考慮到產程太長,頭盆不稱(胎頭與產婦骨盆大小不相稱),讓我和家屬商量要不要剖宮產。


我們倆迅速達成一致,果斷剖!這次需要家屬簽署手術的各種知情同意書。我想到了網上報道的不同意老婆剖宮產的丈夫們,那得讓產婦多麼絕望啊……


被推進手術室的時候已經晚上11點多了。手術需要先清潔消毒,然後麻醉,採用的還是椎管內麻醉的方式。麻醉師還是上午那個,看到我很驚訝。我說“雖然還沒生出來,但無痛分娩還是救了我一命,哈哈”。手術檯上的麻醉讓我徹底沒有了痛覺,但能感知到發生了什麼。


生個孩子嘛,誰想到順產剖腹產我都經歷了 | 果殼病人

11點被推進手術室的進行剖腹產手術丨圖蟲創意


因為擺脫了疼痛,心情還有點美麗,開始跟大夫聊天。我問手術大夫,12點前孩子能出來嗎,今天是中秋節。大夫一看錶,晚上11:40,說沒問題!又拜託大夫在縫合的時候給弄得漂亮點。


很快,我感到肚子被打開,有一些拉扯感,但是一點都不疼。隨著一聲啼哭,寶寶出生了,在中秋節晚上的11:53。我流下了幸福、激動的眼淚。感謝現代醫學的昌明!這要是古代,我小命休矣!


護士抱著寶寶在我的臉上蹭了蹭,是為了母乳餵養的“早接觸”。很快我和寶寶先後被推回病房。現在的產科病房一般都是母嬰同室,為了媽媽能更好地餵養寶寶。寶寶吃了人生中的第一頓奶,滿足地睡著了。


剖宮產術後挑戰更多


手術又快又順利,但是術後還面臨著很多挑戰。為了促進子宮恢復,護士每隔一段時間都會來按壓肚子排惡露。好在術後第一天,還揹著鎮痛泵,幫我捱過了這幾次大力“摧殘”。


另外,術後如果不能及時排氣(放屁),可能會導致腸粘連。為了促進排氣,術後12小時我就在護工的輔助之下下床行走了。疼嗎?疼,但是沒有宮縮疼,而且我有鎮痛泵護體。經歷過極致的疼痛,感覺萬疼皆能忍。

這麼看來剖宮產要比順產少受罪嗎?我前面提到過,人對疼痛的感受是不同的,每個人生產過程也不同。有些準媽媽從開指到生產,只用了半天時間。而有的卻因為麻醉過程不順利,在手術檯上受了不少罪,術後恢復也需要更長時間。


但我相信熬過絕境的人會變得更加強大,生產這一痛苦過程會是我們成為母親的偉大轉折。


醫生點評

熊慧娟 | 深圳卓正醫療 婦產科主治醫師


本文作者在生產的時候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足月了遲遲不發作,該怎麼辦?


妊娠≥42周被稱為過期妊娠。目前研究認為當超過預產期孕婦仍未分娩時,圍生期寶寶死亡率有小幅絕對增加。因此臨床上傾向於在妊娠41周或之後不久,對過期妊娠的孕婦實施引產,這樣可以降低寶寶的圍生期死亡率和孕婦的剖宮產率。


41周的媽媽住院後,醫生會評估宮頸是否已經成熟。若未成熟,會對宮頸條件不佳的女性實施促宮頸成熟治療。如文中提到的在陰道放置普貝生。


作者在放置普貝生後慢慢出現了規律宮縮,但因胎兒與產婦骨盆的大小不成比例、頭盆不稱引起了產程延長和停滯,最終選擇了剖宮產終止妊娠。


從努力嘗試順產到剖宮產,作者兩種分娩方式都經歷過了,確實不容易。讀者看完可能會覺得早知這樣,不如直接選擇剖宮產,少受點罪。真的是這樣嗎?


首先,剖宮產是一種非自然分娩方式,剖宮產術後所需的恢復期及住院時間均比陰道分娩長。


併發症的方面來說,初次剖宮產後短期併發症有:腸梗阻、子宮內膜炎、需輸血的出血等等。遠期併發症中術後粘連很常見,未來需要再次進行腹部手術時,粘連會增加手術難度,還會增加術中膀胱或腸損傷的風險。


如果剖腹產後再次懷孕,胎盤形成異常(前置胎盤、粘連性胎盤)和將來妊娠試產時子宮破裂等的風險也會增加。


此外,在無指徵的情況下選擇剖宮產,新生兒更容易出現呼吸系統疾病(如呼吸窘迫綜合徵) 。因此,要儘量避免非醫療指徵的剖宮產。


多充實自己的知識,知道分娩的大概過程,消除對未知的恐懼,謹遵醫囑,不因噎廢食,才是對自己和寶寶最負責任的方式



生個孩子嘛,誰想到順產剖腹產我都經歷了 | 果殼病人

這是『果殼病人』專欄的第62篇文章。曾與果殼er分享經歷的作者有喝酒喝到做胃鏡的,有因為打鼾被父母擔心要猝死的,有多年糾結後終於做了痔瘡手術的,還有因為痛經打120的。

如果你也有得病、看病的經歷願意寫出來分享,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


如有需要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