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紅塵之中,心遊天地之外。讓心靈獲得大自由、大自在

身在紅塵之中,心遊天地之外。讓心靈獲得大自由、大自在

莊子的道學,據說傳承於老子。他們都認為道無聲無形,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不知不覺地對萬物的生死榮枯變化發揮作用。但莊子講的道,跟老子似有不同。老子講的道,類於現在所講的自然規律,基本上是屬於唯物主義的。莊子所講的道,就多了一點神秘色彩,基本上是屬於唯心主義的。後世的道家以老子為宗,卻走上了唯心的道路,事實上,他們如果把莊子奉為鼻祖,似乎更合適一些。

當然,我們似無必要議論莊子是唯物還是唯心,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卻值得我們欣賞。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要做一個偉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獨立,順應天地之道,在有為無為之間,順其自然,平和地看待萬事萬物,清不喜、濁不嫌,不去責備世間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寵辱不驚,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與大眾融洽地相處,身在紅塵之中,心遊天地之外。一個人達到了這種境界,他的心靈就獲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其要點有四:

第一,以平等心態看待每一個人。中國有過數千年專制統治,人們習慣於用高低貴賤來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這就難免經常心態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不要做人上人,不要做人下人,不要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與眾人平等的地位,才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

但是,人處在社會上,財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何能獲得平等的心態呢?

有人曾用農民洗紅薯來比喻人生際遇,在南方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大都見過洗紅薯的情景:將新挖的紅薯放在竹籮中,浸到水裡,左右搖晃,紅薯便不停地浮上來,又沉下去。

人生也是這樣啊!有時候,這撥人浮上來,那撥人沉下去;有時候,那撥人浮上來,這撥人又沉下去。社會是動態的,人生是動態的,其實,無論這隻紅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都是一隻紅薯,大同小異;無論這個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這個問題,你就會真正獲得平等的心態。

第二,寵辱不驚,淡然處之。每個人的修養不同,有的人修養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人修養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養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對待;在修養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對待。為此沾沾自喜或憤憤不平,毫無必要。一個人只要確定自己所言所行沒有過錯,不論別人的態度如何,都不妨淡然處之。

一位修女要為孤兒院募款,特意去拜訪一位吝嗇的富翁。當天富翁因為股票跌停,心情不佳,又認為修女來得不是時候,大為光火,就吐了修女一口唾沫。修女不動聲色,微笑著站著不動。 富翁更惱火,罵道:“怎麼還不滾?” 修女說:“我來這裡的目的是為孤兒募款,我已收到您給我的禮物,但是他們還沒有收到禮物。”

富翁因修女的態度大受感動,以後每個月自動送錢到孤兒院去。

對他人的態度淡然處之,顯示了自己人格的力量,有時候,這種力量足以使一個最粗暴的人變得彬彬有禮。你也因此為這個世界做出了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第三,不執著於對和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後,人們習慣於爭論誰對誰錯。有時候,這種爭論只會錯上加錯。所以,與其執著於對錯,不如考慮如何改正錯誤。只要能使事情好轉,即使一言不發又有何妨?

隋朝大臣牛弘,寬宏大度。有一次,他的弟弟喝多了酒,將他駕車的牛用箭射死了。弟弟害怕受到責罰,嚇得躲起來。牛弘退朝回家後,妻子忙迎上去,將弟弟殺牛的事告訴他。牛弘若無其事地說:“那就把牛肉做成肉脯吧!”

妻子做完肉脯,又來發牢騷:“牛肉這麼多,剩下的怎麼辦?”牛弘淡淡地說:“剩下的做湯。” 過了一會兒,妻子又過來嘮叨。牛弘正在看書,連頭也不抬,溫和地說:“我知道了!” 妻子見丈夫如此大度,自覺慚愧,再也不提殺牛的事了。他弟弟從此也收斂多了。

牛弘的弟弟自知有錯,嚇得躲起來了,這時再責備他錯了,非常多餘,可能還會因責罰不當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牛弘以不責為責,反而讓弟弟知錯就改,結果不是更好嗎?

第四,保持內心的平靜快樂,不受外界境遇所左右。人生有順有逆,把它們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著順境時得意揚揚,逆境時垂頭喪氣。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調任密州知州。當時密州因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缺乏,蘇東坡身為知州,還時常挖野菜作口糧。人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很苦,不快樂。

誰知蘇東坡在這裡過了一年後,不但長胖了,已有的白頭髮有的也變黑了。這是為什麼呢?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裡淳厚的風俗,而這裡的官員和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閒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箇舊亭臺,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我還可以自己摘園子裡的蔬菜瓜果,捕池塘裡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我之所以能每時每刻都很快樂,關鍵在於不受物慾的主宰,而能遊於物外。過著老子所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生活。

人,一旦像蘇東坡說的“遊於物外”,官大官小不繫於心,錢多錢少毫不在意,有名無名也不在乎,貧富得失淡然處之,怎麼會不快樂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