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中我 效應2


鏡中我 效應2

小說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情節:一個無惡不作的人,彷彿心裡住著魔鬼,骨子裡流著邪惡的血液。某一天,他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在機緣巧合下做了某件好事,於是,所有人都讚揚他,認為他是聖人。

  慢慢地,他也真的相信自己是個好人,然後,他開始用“好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逐漸發掘出了自己人性中的善良。在小說最後,他往往會為了保護那些認為他是“聖人”的人,和過去邪惡的夥伴反目成仇,並用生命贖清了自己過往的罪孽,完完全全成了聖人。

鏡中我 效應2


  這就是一個“鏡中我”塑造“真的我”的過程,故事雖然俗套,可其中所蘊含的心理學依據卻非常充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也會碰到類似的場景:

  有一位女子抱著小孩兒上火車,車廂中早已坐滿了人。其中,一個年輕人正躺在座椅上睡覺,一個人卻佔了兩個座位。孩子哭鬧著要坐,並用手指著那個年輕人。但是年輕人假裝沒聽見,依舊躺著睡覺。這時,孩子的媽媽用安慰的口吻說:“這位叔叔太累了,讓他睡一會兒吧,他睡醒了肯定會騰出座位來的。”

  幾分鐘之後,那個年輕人睜開了眼,一副剛剛睡醒的樣子,然後坐直了身子,把另一個座位讓給了那個抱孩子的女子。

鏡中我 效應2


  小孩子哭鬧著要坐,年輕人不理不睬,媽媽的一句安慰之語卻讓年輕人客氣地讓座,這其中的奧妙就在於年輕人對自己的“自我評價”變了。

  可想而知,一開始,年輕人對自己的認知是“我佔著兩個座位,你們能拿我怎樣”的無賴心理。但是,當他聽到那位女子對自己的評價後,他對自己的認知也悄然變成了:“我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一會兒。”

  他的“自我觀”變化了,隨即,其相應的行為也就跟著變化了。

  可見,個體與社會如此相關,個體往往需要通過社會中其他人的評判,才能完成對自我的認知。

  這一點告訴我們,我們是什麼樣的人,很多時候是由社會反饋決定的,別人認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我們就可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