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哈利·波特》哈利能夠活下來是因為她母親關於愛的魔法;

《美女與野獸》野獸能變回王子是因為他學會了愛人;

《沉睡的魔咒》因為瑪琳菲森的愛,小公主醒了過來;

《尋夢環遊記》因為愛,米格願意放棄他的音樂。


我們看過無數的影視作品,也看過無數書籍,每一個故事總結起來,我們會發現,人物之間的聯繫永遠是因為愛。

為何總是因為愛?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生活本就由愛連接在一起。

活著是件美好的事,不在於風景多美多壯觀,而是在於遇見了誰,被溫暖了一下,然後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成為一個小太陽,去溫暖別人。

海倫凱勒在遇見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的時候,她學會了第一個單詞娃娃,但她意識到什麼是單詞是因為流動的水,而她最難理解的一個詞語卻是Love。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我們聽了許多關於海倫凱勒的故事,但這一次我們來了解一下她的老師安妮·莎莉文。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安妮·莎莉文

1887年3月,安妮來到海倫.凱勒家做家庭教師. 安妮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成功地將海倫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逐養成一個知書達理、才華橫溢的少女。

01失去親人和光明

安妮·莎莉文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她5歲的時候患了沙眼,因為沒有錢治療而讓病情惡化,她處在半盲的狀態,因為視力和生活的不如意,她的脾氣並不好就像沒有遇見她之前的小海倫那樣。後來她的母親因為肺結核去世,酗酒的父親拋棄了她們,妹妹也因病死去。這之後她和弟弟從親戚家被送往了福利院,後來她小心翼翼照顧著的弟弟也因病去世,她從此沒有了親人。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個世界沒有幾個人關心小安妮的悲傷和孤單。直到救濟院新來的主持星期六禱告和星期天彌撒儀式的巴巴拉神父的出現。他對安妮說:“安妮,你不應該再呆在這兒,我要帶你離開。”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海倫凱勒與安妮莎莉文

就這樣,11歲的安妮離開了救濟院,神父帶著她住院治療眼疾。但不幸的是,手術很失敗,安妮的視力甚至比術前更糟,僅剩下光感,近似於失明。後來施行的幾次補救手術,均以失敗告終,醫生宣告:盡力了,且無能為力了。

安妮必須出院,而此時巴巴拉神父已經奉教團之命,遠赴他鄉傳教。失明的安妮無依無靠,又被送回救濟院——那個她深惡痛絕的地方。

02遇見一個給她蛋糕的人

在這裡人們眼裡她是個小瘋子,她會打人會大叫,這幾乎和沒有遇見她之前的小海倫一樣,人們不喜歡她,她被安置在福利院的最底層。直到有一位女工,她同情這個小女孩,對她伸出了手,給了她一些巧克力蛋糕,結果安妮居然沒有任何暴躁的舉動,而是吃了起來,就這樣女工開始和安妮交談,安妮有了關心她的人有了朋友,救濟院的護士看到了女工可以和安妮交流後,她和女工一同幫助了安妮,這個時候救濟院的醫生才發現,

安妮的視力和盲人幾乎沒有區別了,所以她的表現才會如此暴躁。這個時候開始,她開始漸漸受到他人的關注,有人啟發她去上學,她也渴望有希望的生活,渴望命運的轉機。

03進入盲校

後來救濟院因條件差被告,上級來人調查,安妮藉著調查組成員走路的氣流,緊跟調查組成員身後,憑著感覺,當人家打開大門要離去的時候,她喊“香邦先生(調查組長),我要上學。”

1880年10月3日,安妮坐著馬車進入了柏金斯盲人學校的校園。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由於時間過早,沒有莎莉文老師的相關圖片表示盲校的學習方式,圖上是現代社會柏金斯布萊葉(Perkins

在柏金斯盲校讀書,安妮也不是個好相處的女孩。因為老師當眾批評她,她摔門而出;校長開導,她死活不聽。幸好莫麗老師收留了她,但她卻屢次向老師挑釁,老師的回答是沉默。後來,安妮接納了莫麗老師,進步很大。經過漫長的盲校磨礪,在老師的幫助下,安妮長大了。在學校假期來臨的時候,安妮想找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學校幫安妮在波士頓南邊找到一份整理、清掃旅店的工作。安妮在整理房間時,常和房客聊天,並由此有機會認識了一位給安妮熱心推薦醫生治療眼疾的房客——上帝把布來福醫生帶給了安妮。兩次手術後,安妮的視力恢復了!儘管視力所及依然模糊,屬“半盲”狀態,但安妮已經很知足了!這一年,安妮16歲。

04 來自斯諾先生的信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圖為海倫凱勒著作

安妮·莎莉文從柏金斯盲人學校畢業了。她和義母霍布金太太一同回鱈魚角過暑假。她開始思考秋天後義母繼續回柏金斯盲校當義工,自己怎麼辦?她想到飯店去洗碗,但是那裡不收女工;她想賣書,又怕……她坐立不安,轉眼到了8月底,她接到了柏金斯盲校校長安那諾斯先生的來信。

親愛的安妮:

別來無恙?寄上凱勒先生的來信,請你仔細看一看。凱勒先生為他又聾又盲的小女兒海倫尋求一位女家庭教師。你有興趣應徵嗎?請來信告訴我。

請代問霍布金太太好!

祝快樂!

你的朋友:安納諾斯。

就是這封簡短的信,改變了安妮和海倫的命運。

安妮將自己的餘生都給了這個聾盲的女孩,這個女孩也沒有辜負她的期望,走出了一條讓世界都驚歎的道路。

愛總是打動人心的東西,我們出生的時候就收穫著父母親人的愛,長大的過程中會遇見很好的朋友,長大以後可能會收穫愛情,這些都是充斥著生活的愛意。更小一些,到喜歡的一隻小狗、窗臺的仙人掌和水裡遊的一條魚。更大一些,愛這個世界,為別人爭取自由,為其他人爭取和平。

安妮得到的是零散碎片化的愛,但毫無疑問是愛,他們來自不同的人群,但都盡力幫助了她,幾乎同樣的遭遇下,她給了海倫一份完整無私的愛。

海倫凱勒曾經是個“熊孩子”,她的老師呢?

在因病和海倫分開後,她也堅持經常與海倫通信。

留下這樣的遺言:

再見了, John Macy,不久我就將和你在一起了,再見了,我愛你。

小時候,我一直希望被愛,那時我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後來,Helen進入了我的生活,我希望她愛我,並且我一直愛著她。再後來,Polly也進入了我的生活,我也愛他。我們在一起時總是很快樂,我愛著的Helen,我愛著的Polly,別了。

我的Jimmy我會把這些花放在你的面前,別把他從我身邊帶走,我愛他,所以他是我的一切……

請Polly替我照顧好 Helen.在她外出演講的日子裡並不怎麼順利,人們難以相信她。以後,恐怕她再出去時我不能再為她翻譯了。

謝謝上帝讓我將生命贈予了Helen,使她擁有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上帝啊!請你讓Helen在沒有我的日子裡,也能快樂地生活!

注:

①John Macy:約翰 梅西,她的前夫,比莎莉文老師小11歲,莎莉文老師曾希望在自己死後梅西能夠繼續照顧海倫,梅西實際比莎莉文早去世了5年,即便離婚後,安妮依然冠夫姓。

②Polly:她的助手

③Jimmy:她小時候因為結核瘤的死去的弟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