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年輕時俠義輕財廣結豪傑,為什麼進京後會濫殺貪財自取滅亡?

董卓是隴西臨洮人。年輕時的董卓很有俠義之氣,講義氣,很豪爽,很能交朋接友。籠絡一幫人死心塌地地跟隨。他也憑著戰功一步一步升到刺史、大守的位置,成為地方大員和一方之霸。但應何進之邀入京後,卻變得暴戾兇殘,眾叛親離,人人聲討,這是怎麼回事?

董卓年輕時講究俠義,輕財重友,善於結交,廣結豪傑

董卓年輕時曾到羌人聚居地遊玩,與羌人的不少地方一方首領都結識。回來後,董卓在家鄉過耕種日子。有羌人首領帶人來探望他,董卓把家中耕牛宰了,與他們一起大擺宴席,高高興興大飲一場,齊歡共樂,大家非常開心。羌人回去後,很感激董卓的盛情招待,收集了一千多頭各類牲畜,派人送給了董卓。

董卓後來以六郡良家子弟身份的被招為羽林郎,他武藝超群,一身力氣,攜帶雙弓,可在奔馳的馬上左右開弓。他跟隨中郎將張關征討幷州反叛勢力立了功,拜為郎中,賞賜了九千匹縑,他全分給了手下士兵。可見早年的董卓很豪爽,重義疏財,手下也願意跟隨他,聽從差遣。與羌、胡族反叛勢力作戰時,屢立戰功。

有一次,六支兵馬出兵隴西,五支全敗,只有董卓一支人馬完好無損地回來。

董卓年輕時俠義輕財廣結豪傑,為什麼進京後會濫殺貪財自取滅亡?

電視劇中的董卓

董卓此後成為鎮守一方的得力大員。董卓的改變應該是靈帝死後少帝劉辯繼位,朝廷大將軍何進發覺十常侍等宦官不把他放在眼裡,欲互相置對方於死地。何進召董卓進京幫手,但何進很快被宦官所殺。董卓到京,大開殺戒,並自立為相國、太師,廢了少帝劉辯,另立劉協漢獻帝。對手下也不約束,到處虜掠,搶奪財物和珍寶,濫用刑罰,為所欲為,京城大亂。

董卓進京後大開殺戒,另立新帝,不得人心,想收賣人心,但缺乏當時社會風氣中重視門閥出身所需要的望族背景帶來的威望

董卓掌權,但他在重視門閥出身的漢末不受朝廷其他大臣人心不服,缺乏有感召力的方法和名正言順號令天下歸服的新旗號,他試圖也想收賣人心,使過種種軟招數。如推薦有才能的人如曹操等人做驍騎校尉等。就連當面偽裝表態願意聯手廢少帝另立新帝的世代為朝廷大官很有勢力的袁紹,出走後也仍封他為渤海太守。董卓也做過放低姿勢禮賢名士的舉動,如親自到名士陳紀府上拜訪,拜他為中郎將。

也想做出願意敞開言路,廣納善言良策,他對尚書周毖和城門校尉伍瓊等人表示信任,任用他們推薦的韓馥、劉岱、孔伷、張邈等出任掌管州郡的官員,結果,這些人到任後,聯合起來,組織討伐董卓的聯軍,起兵。

董卓沒有鎮服天下的軟實力就想靠殘暴服人,向兇殘的方向上越走越遠,走上不歸路

董卓看到這樣,一時大怒,發覺自己是被這些人公然戲弄了,自己簡直是被當猴耍了,他把周毖、伍瓊等全殺了。

董卓還專門在離長安250裡修了一個郿塢,城牆築得像長安城一樣高。裡面存放了備用三十年的糧食和金銀珠寶等大量財物。據說董卓說過:事成,便統治天下,事不成,就退守郿塢三十年,安度晚年。可以,董卓想積財於一地作為最後退守自保之用。

有這個所謂退守的後盾,董卓無所顧忌,胡作非為,以非常殘忍的手段對待不服自己的朝廷重臣,以及各地的反叛者,甚至在宴請官員的宴席上割人舌頭、砍人手腳、挖眼睛扔進大鍋煮。邊吃邊看。妄圖以酷刑和殘暴震懾所有反對者。

董卓年輕時俠義輕財廣結豪傑,為什麼進京後會濫殺貪財自取滅亡?

電視劇中董卓被殺鏡頭

董卓的殘暴讓朝廷大臣人人自危,也激起眾怒,最後被司徒王允設計離間了與呂布的關係,被殺死。留下千古罵名,遺臭萬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