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桥英雄杨连第,在沈阳留有珍贵影像

架桥英雄杨连第,在沈阳留有珍贵影像

入葬情况

1953年3月16日, 杨连第入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墓地番号东区一排二号。

英烈简历

杨连第 天津市人,1919年出生,生前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1师1团1营1连副连长。1952年5月15日下午,杨连第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因美军飞机投掷的一颗定时炸弹爆炸而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他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称号,命名杨连第生前所在连为“杨连第连”,铁道部命名陇海铁路8号桥为“杨连第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杨连第“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在豫陕交界茫茫群山间的陇海铁路上,有一座跨越深谷,巍峨耸立的铁路大桥,这就是我国铁路线上唯一一座以人名命名的铁路桥梁——杨连第桥。

4月10日,记者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档案室看到一盘名为《横卧大地的丰碑》的录像带,记录了杨连第在1949年8月抢修陇海铁路8号桥、勇敢攀登45米高桥墩的惊险镜头,是当时的随军工作者拍摄下来的。这是为数不多的志愿军烈士生前留下的影像记忆。

“登高英雄”

1949年天津解放时,杨连第以技术工人身份加入东北野战军铁道纵队第一支队第一桥梁大队,驻守河北滦县。

他14岁时当鞋匠,以后又当过电工、架子工,练就了一身登高技能。1949年春,杨连第在修复石门(今石家庄)到北戴河铁路沿线桥梁的过程中初显身手,为连队解决了不少施工难题,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师傅”。

8月,杨连第参加了陇海铁路8号桥抢修。这座桥是当时全国第一高桥,桥墩高达45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它几次被炸毁。为了保障解放军进军大西北,需要尽快修复此桥,首要任务是上到高耸的桥墩上,把它们铲平后重新架梁。由于缺乏施工机械,如何爬上桥墩成了难题。团首长把全团同志拉到大桥下,动员大家想办法。杨连第经仔细观察,发现每个桥墩上每隔3米就有一根修桥时留下的铁夹板,虽然只有几寸宽,却勉强能站一个人,便大胆提出一个方案:用一根带钩的杆子钩住铁夹板上的圆孔,人顺着杆子爬上去,然后把脚手杆绑在铁夹板上,以此方法搭成单面云梯。当时在陇海铁路上工作多年的桥梁专家不禁赞叹:“战士中真有能人啊!”

杨连第生前战友胡占芳曾接受采访说:“杨连第冒着生命危险爬上相当于15层楼高的桥墩,以一块铁板做掩体,连续爆破200余次,将桥墩顶面铲平,使8号桥提前20天恢复通车。这个‘登高英雄’就是这么来的。”

1950年9月,杨连第光荣出席了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1950年11月,杨连第随部队开赴抗美援朝前线。

抢修大桥时牺牲

顶着头上敌机的疯狂轰炸,面对脚下山洪的奔涌咆哮,杨连第与战友们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条“炸不断、打不烂”的钢铁运输线。

记者在1951年10月6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查阅到一篇杨连第撰写的《铁道兵团在朝鲜前线》的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他和战友们在朝鲜战场上的战斗经历——

架桥英雄杨连第,在沈阳留有珍贵影像

在修“沸流江”桥时,正值天寒地冻的冬天,需要挖16000多立方米冻土和岩石,白天敌机轰炸,不能抢修,夜间不能使用灯光照明,要刨1米多深的冻土层是一个相当吃力的工作。

同志们刨热了就脱去棉衣,穿着单布衫,雪花落在单布衫上融化了,被风一吹,就冻一层薄冰,稍一休息,浑身冰凉,再一加劲,身上就像开锅似地冒热气。像这样从天黑挖到天亮。日子久了,我病了,眼睛也熬红了,大家都叫我休息,我想:“‘沸流江’桥头上堆着的军需品,送不上去,前方作战的同志们如果吃不上饭,怎能打胜仗呢?”因此,我坚决不休息。

……

在朝鲜战场上抢修铁路桥梁,也像前线部队打仗一样,必须要有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才能完成任务。敌人飞机昼夜不断地轰炸、扫射,但是不能阻止抢修工作。当我们在抢修“龙津江”桥时,需要枕木,在“龙津江”附近有孔钢梁,上面有40多根压梁木,大家都急着要上去拣这些材料。但是,这座17米高的孤独桥梁,两头都炸断了,谁也没法上去,敌人飞机在桥梁上空,不断地轰炸扫射,我想:“在国内修陇海路的时候,我爬上45米高的桥墩,取得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这座‘龙津江’桥并不太高,难道我就能因敌机的威胁,失掉我这光荣的称号吗?”“前方作战的同志们冒着大炮轰炸、射击的危险,我怎就不能冒着危险,去夺这40多根压梁木?”于是我抓住一条钢梁往上爬,大家都喊着危险,叫我下来,同志们越喊,我越有决心,终于爬上去了。

我们铁道兵团的同志们,不仅能同敌人飞机搏斗,而且也同恶劣的自然条件搏斗……

1951年9月,杨连第出席全国铁道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再次受到毛主席接见。10月1日,他作为志愿军归国代表,参加国庆观礼。

1952年5月15日,杨连第率部抢修清川江大桥。当敌机轰炸后,一片片高射炮弹爆炸的余烟还残留在大桥上空的时候,杨连第就带领战士们上桥检查桥梁了。就在他和战士们移动被震动移位的钢梁时,一颗定时炸弹爆炸,一块弹片击中了杨连第头部,他壮烈牺牲,年仅33岁。

过家门而不入

天津市北辰区是杨连第家乡,杨连第在此生活了整整30年。当兵前他已经成了家,和妻子一起拉扯着4个孩子艰难度日,正是那简陋的环境和艰苦的生活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当杨连第最后一次回到家乡的时候,他的儿子杨长林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但那刻骨铭心的记忆却深深地印在了杨长林的脑海中,影响了他的一生。

杨长林还记得爸爸从朝鲜战场回来给全国人民作报告时的情景:“1951年参加完国庆观礼后,爸爸随志愿军代表团在华北各地作报告,就到了我们北仓,他根本就没跟首长讲,这就是他的家乡,没讲。跟我同岁的小孩们就说,长林,你爸爸来了。我说那不可能,哪有这事啊?他们说快去,快去,他在台上正作报告呢!我说,那不可能。他们说,人家说了,那就是杨连第,回到家乡了,你看看是不是你爸爸。到那我一看,可不是我爸爸嘛。我就到台上去了,他正讲话呢,我就叫:‘爸,爸,爸!’他也不理我,他说:‘你快下去,下去!’管他叫爸,他还不理我,我就叫我妈来了。我妈、我奶、我爷都看去了,他们一看,首长就明白了,对爸爸说:‘你咋不说呢?你咋不说到你家乡了?到你爸、你妈这儿了?你应该看看呀!’爸爸说:‘我的任务就是给全国人民作报告,我的家是在这个地方,那是第二位的。’当时我特别感动,我感到有这样一个父亲很光荣,那时候,他还没牺牲呢。”

如今,已经退休的杨长林一直从事杨连第事迹的义务宣讲工作。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 周贤忠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供图

沈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沈阳网)编辑 王沛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