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上古世系漫談

作為這個星球上唯一的連續性文明體,中華民族走過了長達5000多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在長達數千年的時間裡,曾長期居於人類發展的最前沿,創造了至今仍惠及全人類的文明成果。而今,我們再次出發,向著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榮目標邁進,成為人類有史以來第一個“文明型”崛起的世界大國。必將深刻重塑整個世界的格局與面貌。那麼,中華民族的根脈源自哪裡?文明又是如何發端和興起的呢?

文明的源頭——三皇五帝到如今

“三皇五帝”是中國人對上古歷史記憶最為深刻的印記。有關“三皇五帝”的說法是迄今為止見於史書最久遠的記載。那麼,三皇到底是哪“三皇”,“五帝”又是哪五位帝王?史料並未給出統一的說法。不同的史書記載甚至相去甚遠。比如,按《呂氏春秋》的記載,“三皇”就是:伏羲、女媧和神農;而依《史記.秦始皇本紀》所載,“三皇”即是:天皇、地皇和人皇。如此種種,不一而同。但有一點是一致的,即“三皇”的形象更傾向於非具象的神格化存在。

關於“五帝”的記載,不同史書雖然也有不同的說法,但基本上具有了較為清晰的人格化形象。據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所載,“五帝”即: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或許在太史公的眼中,“五帝”是確有其事的史實,至少是無限接近史實。所以才將此作為《史記》的開篇。三皇五帝后,文明萬古流。自此,中華文明和著長江黃河的濤聲,浩蕩奔流……

軒轅開闢,人文始著

中華民族尊上古黃帝為人文始祖。自黃帝始五千年文明昌盛。至於皇帝之前的歷史則鮮見史著。近年來有學者推測,中華文明或遠不止五千年,然因缺乏信史及史蹟的佐證未能得到學界的普遍認可。

據《國語·晉語四》記載,黃帝的父親為有熊國君少典(一說“少典”即國號),娶有蟜氏部族姐妹女登和附寶(有一種說法認為“有蟜氏”即“女媧氏”)為妻,分別生下炎帝、黃帝。這裡認為炎黃二帝本為一脈所傳,都是“有熊國”的王子。

然而,司馬遷在《史記》中並不認可這種說法。但他同樣沒有給出更多的關於兩位先祖的詳細信息。或是缺乏可供鑑閱的史料仰或是認為相關史料不足採信。總之,太史公只是概而述之曰: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至於炎黃二帝到底是一脈兩支還是根本就分屬不同的氏族,因為缺乏更多的史料佐證,已無從知曉。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炎黃二帝推動了華夏大地上早期的氏族融合,為中華民族的最終形成,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再來說說黃帝故國“有熊國”的情況。有關有熊國具體的地理位置,史學家普遍認為在今天的河南新鄭。據成書於三國時期的史書《帝王世經》記載“鄭也,古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亦言“或言新鄭縣,故有熊之墟,黃帝之所都也。”按照這個觀點,新鄭便是黃帝的籍貫地、有熊國國都,也是中華民族的父族源流所在。至於說這一信息有多少可信度並不影響歷史的總體脈絡和發展走向。

從史料中我們得知,黃帝生活在一個“諸侯相侵伐”的時代,此時,天下的共主“神農氏”走向衰微,已經無力掌控局勢。“於是軒轅氏乃習用干戈,以徵不享”而後“諸侯鹹來賓從”。經過“阪泉之戰”和“逐鹿之戰”後,黃帝重建了天下的秩序,並取代神農氏成為天下共主。從宏觀視角來看,這一事件具有極其深遠的歷史意義——決定了華夏曆史的底色。

血脈傳承,世襲貴胄

自黃帝而下,歷史的主線逐漸明晰起來。皇帝有二十五子,正妃嫘祖生嫡子二人,皆封為諸侯。一個叫玄囂,也就是青陽,封地位於今天四川省的岷江流域;另一個兒子叫昌意,其封地位於今天四川省雅礱江流域。二人雖貴為帝胄,更兼領一方諸侯,但卻未能承襲大位。黃帝駕崩之後,即位的是昌意的兒子高陽,他就是五帝之一的顓頊帝。顓頊帝在位期間,進一步鞏固了祖父建立的基業,極大的拓展了國家的疆域。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阯,西至於流沙,東至於蟠木,日月澤被處皆歸王化。推算節令,制定禮儀,教化萬民,有力推動了華夏民族的文明進程。顓頊帝享年98歲,在位78年。駕崩之後兒子窮蟬未能立,大位傳給了堂侄高辛,也就是玄囂的孫子、黃帝的曾孫——帝嚳。帝嚳是上古時期有名的賢能君主,史書言其“聰以知遠,明以察微。日月所照,風雨所至,莫不服從”。

帝嚳諸子之中當屬摯和放勳最有名望。帝嚳駕崩之後,摯順位繼承大位,後因治理不力致國政衰微,弟放勳遂立,是為帝堯。

堯二十歲即位,在位七十年。在位期間,遍訪賢士,推行善政,信飭百官,眾功皆興,修訂曆法,指導耕作,治理水患,發展農桑。終使天下政清民治。文治武功俱臻美備,堪稱古昔聖王。太史公更是贊曰“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這是古人對帝堯德行最真摯的讚美和評價。他已經被當做為君為王的典範為後世所推崇和敬仰。

推位讓賢,以德服遠

帝堯晚年在選擇繼承人的問題上並未遵循“父子相傳”的成法。他認為兒子丹朱不肖,不足授天下。最終將大位禪讓給了更有德能的“舜”。這是“禪讓制”初見於史端。雖然“帝舜”是以德能出眾獲得帝位的。但是追根溯源,堯舜二人並非沒有關係,他們都是黃帝的嫡系子孫。帝堯是黃帝之子玄囂的曾孫。玄囂生嶠極,嶠極生帝嚳,帝嚳生帝堯;帝舜是黃帝之子昌意的七世孫。昌意生顓頊,顓頊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橋牛,橋牛生瞽叟,瞽叟生帝舜。按照這個脈系可見,帝舜乃是帝堯的四世族孫。

從血脈上來說,舜貴為帝胄。然在傳承上,自顓頊之子窮蟬之後,皆微為庶人,沒身草野。舜年二十以孝聞,美名始傳,後為帝堯所重,立有虞國,授之以“允執厥中”四字。寄望舜承其治,光大仁政。後堯崩舜立。舜尚德重教,虛懷納諫,禮賢使能。任皋陶主五刑,大禹興水利、后稷掌農桑、閼伯管五教。在帝舜的治理之下,天下臻於大治。史記雲“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足見古人對帝舜的尊崇。

國家誕生,王朝興起

禹受禪於舜,是為帝禹。又因其乃夏后氏首領、夏朝開國君主,所以又被稱為“夏禹”。

據《史記》記載,禹為黃帝的四世孫、顓頊的孫子。而帝舜是黃帝的八世孫。按照這個邏輯,舜禪讓的對象要麼是自己的高祖父,要麼是高祖父一輩的族親。然這麼懸殊的代差,實在於理不合。我們姑且認為,舜禹二人為族親。至於到底是何種關係,已不可考。

禹最為世所稱道的莫過於治水。“大禹治水”是一部家喻戶曉的英雄史詩,已內化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但是禹代舜立的真正意義遠不止此,從更弘大的歷史視角來看,禹直接或間接的助推了“國家”這一新的政治形態的誕生。自禹之後,王朝世襲制度開始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政治傳承的基本形態。

但是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傳承製度的改變,並非是帝禹出於私利而刻意為之,至少在史料中找不到這樣的佐證。實際上,在禹代舜立之後,帝禹已經舉薦主管五刑的皋陶為自己的繼承人。怎奈皋陶年祚不永,先禹而逝。禹又舉薦曾和他一同治水的伯益為繼承人。後來,禹在東巡途中崩於會稽,益代禹立。三年之後,益讓位於禹的兒子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就此誕生。至於益讓位於啟是推位讓國還是迫於無奈,已無從考。這或許就是歷史事件的偶然性與歷史規律的必然性因果相續的作用使然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