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北京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以其獨特的旅遊資源優勢,多年來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京城老百姓的關注與青睞。不僅如此,在年年遞增的遊客中,外地及海外的旅遊者們也開始佔有了相當的比例。記得2005年4月21日,15年前的今天,記者正值植物園舉辦“第十七屆北京桃花節、世界名花展”期間光顧了這裡,春光燦爛五彩繽紛的北京植物園給記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春光燦爛植物園(攝影:馮贛勇)

剛到北京植物園南門外,就見前來參觀的車輛將門口堵得的一塌糊塗。遊客們如潮般地向園內湧動,除了眾多的散客之外還有一些排列整齊的中小學生列隊前往。記者隨人流進園後,頓時一派色彩斑斕的花園世界展現在人們的面前。尤其是園內道路兩邊,那些盛開的五顏六色的鬱金香花分外燦爛奪目。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北京植物園南門(攝影:馮贛勇)

十多年前記者曾來過這裡,但如今看到的景象與當時的記憶相差的實在是天壤之別。當時,時任北京植物園副園長趙世偉向記者介紹說:“北京植物園於1956年建園,至今已走過將近五十年的歷程了,而實際上主要的發展卻是在近十幾年中。現在的北京植物園總規劃面積達到了400公頃。其中游覽區200公頃,自然保護試驗區200公頃。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華北、東北、西北地區的植物資源為主,兼顧熱帶、亞熱帶植物的大型綜合性植物園。主要由植物展覽區、名勝古蹟遊覽區、和櫻桃溝自然保護試驗區組成。”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走進植物園(攝影:馮贛勇)

趙世偉還告訴記者:“近年來到植物園賞花的遊客與日俱增,去年已達到了250多萬人次。相對來說春秋兩季遊客最多。特別是每年的春暖花開時節,遊客的比例能佔到全年的50%左右。”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鬱金香花之一(攝影:馮贛勇)

“與此同時,秋天的菊花與紅葉是吸引遊客前來植物園觀賞的另一個旺季。而像園內的熱帶植物展覽溫室一年四季溫暖如春,薈萃了世界各地的各科類植物,有些甚至是稀有罕見的品種。即使在'春節'黃金週期間也能掀起一個旅遊的小高潮。”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鬱金香花之二(攝影:馮贛勇)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以前植物園開放面積很小,但近年來植物園的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僅開放面積就已經達到了三千畝。像臥佛寺、櫻桃溝、曹雪芹紀念館、梁啟超墓等一些景觀都已經融進了植物園的開放範圍之內。同時,園內還建成了牡丹園、盆景園、海棠園、月季園、碧桃園、丁香園、木蘭園、芍藥園、梅園、竹園等11個園中園。遊客們可以在每個季節來觀賞不同的花。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紅桃花(攝影:馮贛勇)

記者漫遊北京植物園,在人流如潮的碧桃園景區看到,紅、粉、白相間的雲龍桃、斑葉桃、菊花桃、山桃花系等60個品種萬餘株色彩豔麗、花型各異的桃花竟相開放。自1989年以來,北京植物園每年4月都要舉辦桃花節。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白桃花(攝影:馮贛勇)

全園共有桃花近萬株,形成了桃花林、桃花坡、桃花徑。迎春、連翹、榆葉梅、海棠、櫻花等20多種春花和桃花一起開放,襯著青松、綠柳,組成絢麗的景觀。特別是香氣撲鼻的白花山碧桃,是由北京植物園自己完成的第一個人工雜交的新品種,粉花山碧桃的開花時間填補了山桃與桃花花期間的空白。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粉花山碧桃(攝影:馮贛勇)

在通向一些景區的甬道兩旁,一片片綠色如茵的草坪依地勢高低起伏,似一塊塊碩大的地毯構成了植物園另一處賞心悅目的天然景觀。據瞭解,植物園目前已鋪草坪90萬平方米。走進植物園深處,不斷撞入人們眼簾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樹木蔥鬱、鮮花絢麗、綠草如茵,山清水秀、清山映照著碧水,好一幅天然美景。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植物園中一角(攝影:馮贛勇)

有道是無水不成景。以前的北京植物園雖然由鮮花樹木構成的美景如詩如畫,但卻缺少水景,而如今的植物園已今非昔比。據瞭解,2002年建成的北京植物園湖區景觀,水域面積約10餘公頃,蓄水達10多萬立方米。站在西山的香爐峰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這碧水三疊的景緻。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青山碧水(攝影:馮贛勇)

在湖邊看,湖水清澈見底,環繞湖的四周綠草茵茵、花團錦簇,水生植物姿態萬千;“三潭碧水”首尾相連處,設計人員充分利用原地形特點佈置水系,並利用地形落差巧妙地運用了疊壩、溪流及淺潭等自然方式使三湖連為一體。使湖面蜿蜒自然,移步換景。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溪水潺潺(攝影:馮贛勇)

在湖區周邊原有植物的配置基礎上,大量種植了新喬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各色花卉等,同時增加水生、溼生植物。豐富的植物配置和獨特的景觀藝術使建成的湖區層次豐富,色彩絢麗。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湖畔一景(攝影:馮贛勇)

在此基礎上,2003年北京植物園為了恢復櫻桃溝自然風景區原始風貌,又進行了北京植物園水系二期工程,使得青山綠樹間出現了八湖爭秀,流水淙淙的難得景象。尤其是斷流多年的京西名勝櫻桃溝,又重現了流水潺潺,百鳥爭鳴的這一堪稱人間仙境的優美景象,形成了湖、潭、池、瀑、疊水、溪流等動靜結合、大小不一、空間富有豐富變化的優美水景。在這裡飛瀑流泉、古木參天,小溪流水,棧道蜿蜒,四周各色花木爭奇鬥豔,使遊客真正領略到了春天的無盡魅力。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幽靜的櫻桃溝(攝影:馮贛勇)

北京市植物園科普館是北京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建於1996年,1998年開始對外開放。館內充分利用多種現代技術,向遊客展示植物形態、分類、作用等方面的基礎知識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知識。旨在使大家在參觀後能夠了解一些植物基礎知識,瞭解植物的生存環境,瞭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常識,從而喚起大家保護植物,愛護環境的意識。並經常邀請專家向市民做專題報告,形式多樣的宣傳植物知識。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科普館(攝影:馮贛勇)

北京植物園的熱帶展覽溫室的植物種類多而全,在海內外都享有盛名。原來的溫室雖然植物不少,但面積卻不是很大。經過投資2.6億元改建後的熱帶溫室,現在已成為北京市90年代十大建築之一,總建築面積達到了17000平方米,總佔地面積為5.5公頃。熱帶展覽溫室建築設計由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承擔,以“綠葉對根的回憶”構想為設計主題,獨具匠心地設計了“根莖”交織的傾斜玻璃頂棚,彷彿一片綠葉飄落在西山腳下。江澤民同志為熱帶溫室親筆題寫了“萬生苑”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展覽溫室(攝影:馮贛勇)

熱帶展覽溫室主要展示來自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的植物及其景觀,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教育、科學研究和觀賞提供基地。劃分為四個主要展區:熱帶雨林景觀、四季花園景觀、沙漠植物景觀、蘭花鳳梨及食蟲植物展室。共收集、展示植物4100餘種,(含品種)60000餘株。是人們瞭解植物、感受自然、學習植物知識的重要科普教育基地,同時也是進行植物資源保護和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熱帶溫室一角(攝影:馮贛勇)

熱帶雨林展室面積1000餘平方米,展示了熱帶雨林的獨木成林、空中花園、多層結構、藤蘿纏繞、板根、滴水葉尖、絞殺現象、老莖生花、老幹結果、大葉地被植物等獨特現象。步入熱帶雨林展室你可以感受到這裡豐富的植物種類,植物間高低相映,疏密相間。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最大的武倫柱(攝影:馮贛勇)

在這裡眾多高大新奇的植物景觀展現在遊客的面前。人們可以看到溫室內最大的絞殺的植物,一株近9米高的黃葛榕樹正在絞殺一株高達16米的伊拉克蜜棗樹,黃葛榕憑藉其發達的氣生根緊緊纏繞包裹著伊拉克蜜棗樹,與其爭奪陽光、水分和養料,嚴重影響到伊拉克蜜棗樹的正常生長,也許某一天,伊拉克蜜棗樹因黃葛榕的絞殺而死亡、腐朽,到那時,人們將能看到一株狀如豬籠、獨立生長的黃葛榕樹。讓大家感受到植物在自然界裡為了生存而進行著殘酷的競爭。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蝴蝶蘭(攝影:馮贛勇)

神奇的神秘果為山欖科小灌木,一年四季結果不斷,原產西非、剛果一帶。其最大的特點是當食用過神秘果以後,再食用其它極酸極苦如檸檬等食物,味道都會變得甘甜可口。此外,在這裡還可以欣賞到與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的菩提樹、無憂花、貝葉棕等。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熱一品紅(攝影:馮贛勇)

位於頂層的熱帶沙漠植物展室又名仙人掌和多漿植物室,面積1200平方米,栽植及展示仙人掌類及多漿植物1000餘種(含品種),主要原產於熱帶和亞熱帶的乾旱及半乾旱地區。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沙漠植物展廳(攝影:馮贛勇)

這類植物具有很強的抗旱能力,其中仙人掌類植物原產美洲地區,而多漿植物則在非洲、亞洲以及美洲都可以找到。這個展室其熱無比,猶如到了高溫少雨的沙漠地帶,記者呆了一會兒就已經大汗淋漓,汗水已將內心溼透。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巨型仙人球(攝影:馮贛勇)

這個展室又分為多漿植物區、大戟科植物區、虎尾蘭區、柱區、強刺區、品種區、鳳梨區、蘆薈區、龍舌蘭區、雲區等等。漫漫黃沙中生長著怪異植物是該展室植物的主要特徵,直徑80釐米的金琥、高達5.5米的巨人柱,別具一格的稻草人都顯示著這個展室內植物的新奇。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仙人掌科植物(攝影:馮贛勇)

沙漠玫瑰、曇花都是這個展室的植物。一生只開一次花的龍舌蘭也在這個展室展出。龍舌蘭擁有著世界上最長的花絮,但是它一生只能開一次花,開完花後這棵植株將死亡。奇特的光棍樹英文名叫“牛奶樹”,屬大戟科大戟屬多漿植物,原產東南非及印度東部的熱帶乾旱地區。肉質喬木,樹形奇特,無刺無葉,故被人們稱為“光棍樹”。它莖內的白色乳汁有毒,但可製取石油。雖然它沒有葉子,但它仍可以依靠綠色的枝條進行光合作用。此外這裡還種植著大量的仙人掌科、大戟科、景天科等眾多新奇的植物。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茂盛的箭竹(攝影:馮贛勇)

蘭花鳳梨及食蟲植物展室面積為500平方米。這裡通過小橋流水,枯木奇花等人工造景,為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而神秘的熱帶花園景象。本展室主要展示以蘭花、鳳梨為代表的熱帶附生植物,同時佈置栽培極富趣味的食蟲植物以及蕨類等其它植物。展示中包括有卡特蘭、蝴蝶蘭、惠蘭、石斛蘭、文心蘭等蘭科植物和果子蔓鳳梨、麗穗鳳梨、羞鳳梨、光萼荷鳳梨等多種鳳梨科植物。此外,這裡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千奇百怪的食蟲植物。豬籠草、捕蠅草、瓶子草等幾種以昆蟲為食的奇特植物將向大家展現大自然的奇妙。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鳳梨花(攝影:馮贛勇)

四季花園展室位於展覽的中心部位,在其3500平方米的展室內,分為中心花園和棕櫚植物區兩部分。中心花園以巨型噴泉為中心,周圍配置高大觀賞喬木,遍植各種應季鮮花,佈置內容常換常新,以豐富的色彩展示四季花卉之美,遊人步入其中如漫步在花的海洋。棕櫚植物區則集中展示了姿態各異,極富熱帶風光的棕櫚科植物。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天堂鳥(攝影:馮贛勇)

樹幹似花籃的榕樹、嬌豔的火鶴、一品紅、長壽花,別緻的地湧金蓮、寶蓮燈等都可以在這裡欣賞到。在這裡展示的世界珍奇植物海椰子,是塞舌爾共和國的國寶,它被喻為神奇愛果,她酷似少女身體的形態向大家展示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四季花園(攝影:馮贛勇)

各種獨具匠心的園中園景區不僅是北京植物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遊客們觀賞各類花卉的好地方。例如,國內最大的月季園栽植了10萬餘株月季,千餘個品種。2003年新建成的一個彩色音樂噴泉處於圓形月季園的中心。記者在現場看到,100餘個水柱噴泉隨著音樂旋律的起伏而噴湧,孩子們則在水流與音樂中盡情雀躍狂歡,這裡儼然成了兒童們的歡樂天地,他們在春光明媚的植物園裡充分地展示著童真的活力。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音樂噴泉中狂歡(攝影:馮贛勇)

牡丹園建於80年代初,面積4.7公頃,是北方最大的牡丹專類園。栽植牡丹8500餘株,580多個品種。“魏紫”、“姚黃”、“豆綠”、“大胡紅”、“梨花雪”、“烏龍臥墨池”等,開花時節,紅、白、藍、綠、紫、黃,色彩絢麗;千姿百態,嫵媚芳菲。園內地勢起伏,栽植秀木,“群芳閣”、“鴛鴦亭”掩映其中,“牡丹仙子”雕塑斜臥花叢,還有以《聊齋志異》“葛巾”篇為題材的大型壁畫,為遊客增添情趣。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盆景園景區(攝影:馮贛勇)

木蘭園內有端莊優雅的白玉蘭和淡紫色的玉蘭引得遊客駐足觀賞。海棠荀子園栽植了“鑽石”、“寶石”、“雪球”等十餘品種花色豔麗,形態優美的海棠,有來自美國等國家的十幾個品種的海棠和垂絲海棠、西府海棠等優良品種200餘株競相媲美;大山櫻、垂枝櫻等傳遞著日本風情;還有清香撲鼻色彩鮮豔的鳶尾、紫荊等春季花卉各顯風采。此外像其它的幾個園中園也均各具特色,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流連忘返。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路邊的小花(攝影:馮贛勇)

北京植物園除了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之外,還具有大量的人文景觀。例如已被圈進園內景區的千年古剎臥佛寺。臥佛寺建於唐貞觀年間,元、明、清歷代都進行了修繕。正名“十方普覺寺”,因寺內供有元代至治元年(1321年)銅鑄的釋迦牟尼涅磐像,故俗稱“臥佛寺”。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臥佛像(攝影:馮贛勇)

臥佛長5.3米,側高1.4米,重54噸為世界上最大的銅質實心臥佛,是祖國文化的瑰寶。寺中環境清幽,古柏森森,銀杏合抱,天王殿前有著1300多年的古臘梅更是久負盛名,也是北京隆冬、早春的賞花勝地。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曹雪芹紀念館(攝影:馮贛勇)

由於植物園景區的面積太大,因時間所限,記者並沒有前往臥佛寺及櫻桃溝花園等地。但是為了探尋有關鉅著《紅樓夢》的誕生始末,記者卻去了位於園內黃葉村的曹雪芹紀念館。紀念館始建於1983年,1996年進行了擴建,佔地面積1.8公頃。這片由幾所鄉間房舍組成的院落處於諾大的植物園之中,頗有些世外桃源的韻味。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紀念館留影(攝影:王珏)

資料記載:據紅學家考證,偉大的文學家曹雪芹晚年曾在香山臥佛寺一帶生活、寫作。為了紀念這位大文豪,根據曹雪芹的好友敦誠、張宜泉詩文中描寫的意境,在北京植物園西南的一帶方位,藝術地再現了曹雪芹晚年的生活環境——黃葉村。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紀念館內一角(攝影:馮贛勇)

村裡開闢了菜園、藥圃,設置了箭場、古墩、酒肆,村內有“河牆煙柳”、“薜蘿門巷”、“竹籬茅肆”、“柴扉晚煙”等景點。此外,園內的梁啟超墓和櫻桃溝深處的一二•九紀念亭等人文景觀也頗具參觀的價值。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紀念館庭院(攝影:馮贛勇)

在這屆“北京桃花節、世界名花展期間”,隨著時間的推移,以鬱金香為主的球根花卉展區內的各種美麗花卉紛紛開放。展區內種植的150餘品種的鬱金香、風信子、貝母、大花蔥等近100萬種球將相繼開放,將球根展示區裝扮成為花的海洋。特別此次展覽中引進了大量的國外新優品種,如冰激凌鬱金香,大花蔥,近10個品種的貝母等都是國內罕見的花卉品種。除去大量優美的球根花卉外,此次展覽還種植了大量的芳香植物,使廣大遊客在距離花卉展示區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聞到芳香植物那特有的香味。

北京旅遊:西山腳下的北京植物園(圖)

鮮花盛開(攝影:馮贛勇)

採風即將結束時,趙世偉副園長最後對記者說:“久居在噪音、廢氣等環境汙染的城市裡的人們,來到這裡會感到無比的清新和愉悅,能夠充分地放鬆一下緊張的身心。在觀花賞景的同時還能接受到一些科普知識的教育。尤其對帶著孩子的年輕家長們來說更是獲益匪淺。我們希望把北京植物園辦成一個集科學普及、參觀遊覽、科學研究和植物資源保護及開發為一體的著名的北京旅遊勝地。熱誠地歡迎海內外的遊客們觀光北京植物園。”很多年沒再去北京植物園,但記者相信如果重遊北京植物園,一定是一個令人更加外賞心悅目花團錦簇的景象。(圖文:馮贛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