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鎮啟動“四最精神”學習園二期建設,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民眾鎮啟動“四最精神”學習園二期建設,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民眾鎮啟動“四最精神”學習園二期建設,著力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1954年春,中山縣新平鄉第九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梁碧南等36名青年組織突擊隊,他們在興修水利、整治圍內排灌、改革耕作制度等科學種田實驗中,發揮了先鋒隊作用。1955年9月,毛澤東同志為《中山縣新平鄉第九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青年突擊隊》題寫著名的“四最”按語,即——“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隨著“四最”按語的發表,新平鄉青年突擊隊的先進事蹟傳遍祖國大地。

出海作業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規劃新農村建設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青年突擊隊在甘蔗地開坑鍬泥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標榜入泥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水利大堤加固工程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稻穀入倉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

人民出版社一九五六年一月出版發行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獲毛主席題按語的《中山縣新平鄉第九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青年突擊隊》一文的作者陳詩博老人在翻閱《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

為繼承和弘揚“四最精神”,2015年12月,民眾鎮選址沙仔村原平一小學(新平突擊隊工作舊址附近),建設中山新平鄉青年突擊隊“四最精神”學習園(以下簡稱“四最精神”學習園)一期工程,工程於2016年4月28日建成投入使用,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包括紀念廣場、紀念碑以及事蹟展示牆。

“四最精神”學習園一期工程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題寫“四最”按語65週年,民眾鎮啟動“四最精神”學習園二期建設工程,將其作為一項重點工程來打造,力爭打造成為民眾、中山乃至全省的重要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學習園在原址重建,建築面積約1000平方米,建設兩個展覽展示館和多媒體功能室,其中一個展館用於展示珠三角生產生活用具、風土人情,另一個展館擬通過蠟像形式展示毛主席提按語的情景、青年突擊隊隊員及事蹟、勞動場景等。同時,作為配套工程,從國電項目旁修建一條路延伸至“四最精神”學習園。主體建築和道路預計年底前建成並投入使用。

傳承和弘揚“四最精神”離不開史料的收集。前段時間,民眾鎮已向珠江電影製片有限公司購買《1972年廣東新聞第3號》關於民眾鎮新平鄉青年突擊隊的珍貴錄像。為更全面地重現新平鄉青年突擊隊那段激人奮進的光輝歲月,向社會生動、立體地展示“四最精神”的豐富內涵,民眾鎮現正開展徵集“四最精神”見證物的活動,以實物、影像、照片、文字檔案及藝術作品等見證物為主,包括:工作記錄、照片、文藝作品、影音記錄、新聞媒體報道以及當年新平鄉青年突擊隊使用過的農家農具、木工藝品、漁具、鐵工藝品、竹製品、具有時代特徵的服飾等見證物。為此,民眾鎮向廣大群眾發出倡議,號召群眾慷概捐贈,為“四最精神”的傳承和弘揚獻出一份力。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滑動查看更多“四最”徵集物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四最精神”見證物徵集的方式以自願捐贈為主,歡迎廣大群眾、機關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積極參與捐贈;有捐贈意向的熱心單位、人士請與民眾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聯繫。

聯繫人:盧先生、曾小姐、康小姐;

聯繫電話:

0760-85578005

電子郵箱:

[email protected]

捐贈者將實物資料拍照,連同文字說明一併發至民眾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郵箱。由民眾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進行初步登記。經鑑選確定接收後,請捐贈者將實物送至民眾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地址:中山市民眾鎮文化路1號)。徵集時間從即日起至2020年6月1日。

美編:鄭曉純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發佈權威聲音 傳播水鄉文化

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民众镇启动“四最精神”学习园二期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