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距離武漢封城整整一個月,作為一個身在疫區的武漢人,最幸福的當然是一個月以來

全家沒有不良狀況,並且一家人整整齊齊在家裡,每天做做飯,還在一起看了很多年沒有看過的春晚。

1.媽媽種的花開了,以前偶爾回家我很少趕在花開的時候,也從沒有好好看過。

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天氣好的下午,在自家後院裡,跟媽媽曬著太陽,按照她的要求,給她的花花拍照,角度、光線、拍幾朵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每棵樹的樣子都是瞬息萬變的,在你沒看到的時間裡它會生長、會開花、會凋謝,來年再開也不是今年的樣子了。

父母也一樣,在我們離開的時間裡,他們有了新的愛好,結實了新的朋友,但也離離開我們更近了一步。

2.第一次我和媽媽在家裡長時間沒有矛盾,每天一起研究怎麼做吃的,我給她搜教程,給她拍照記錄,讓她好發抖音。

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我和媽媽平時上班都不在家,很少能一家人整整齊齊在家吃飯,我有時候會羨慕別人家媽媽白麵紅案樣樣拿手,而我家大多時候都是吃半成品。

宅在家裡一個月,食材雖然有限,媽媽也花了不少心思,對一個南方人來說,從和麵開始都要自己動手,著實不容易。

以前我總以為媽媽是一個蒸魚會把玻璃鍋蓋蒸炸,燜豬蹄會把高壓鍋底燒焦的廚房殺手,這一個月潛心研究下來,我的媽媽也成了朋友圈裡讓人羨慕的媽媽。

對了,還有吃過都說好吃的豬耳朵。

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零食買不到,媽媽看著教程第一次做出來的竟然比買的還好吃,又薄又脆(想要教程的點贊關注我噢~)

看來每個媽媽在壓力的逼迫下都是廚房裡的巴啦啦小仙女~媽媽做的飯一定要吃完!

3.通過這次疫情,我知道了我住在一個多好的社區,社區的親人多麼可愛。

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前幾天武漢管理措施又加嚴,拿著出入證也不能出門,社區緊急拉上微信群,和超市對接,就生活必需品糧油米麵蔬菜肉食水果進行團購,並由社區工作人員送到各站點。

在非常時期,超市也並沒有加價,一切基本按照市場價格供應,隨後又有一些私營老闆加入,按照市場價向市民供應。

群裡經常有人想買一些社區團購買不到的東西,就會有人把自家的貢獻出來,非常時期,雖然不是很貴的東西,但對大家來說都是稀缺資源。

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有人家的鍋鏟做飯斷了,不能出門買不到,立馬就有人把自己家的貢獻出來,不到半個小時拿回家,鍋裡飯還熱乎著呢。

這些場景都是平時見不到的,雖然同在一個社區,大家平常可能也沒說過話,見了面也不會打招呼,但在這個關鍵時期大家都彷彿成為了一家人,共同度過這個艱難時刻。

不僅僅是自己家的這點事,還有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人們的關心。

每當在新聞裡看到馳援武漢的隊伍,看到為了守護武漢拼盡全力不眠不休的人們,聽到“武漢加油”的聲音,這一個月的眼淚真是不值錢。

這一個月來,我承包了外地朋友的關心,也在朋友圈看到很多人當上了志願者。

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口罩稀缺,那就籌募資金,尋求購買渠道,從國外空運,人肉搬運回國,甚至直接送到醫院。

降溫了,戶外的志願者們、外地臨時馳援的醫護可能缺少保暖設備,有朋友立馬對接需求,購買衝鋒衣,不到3個小時就把衣服送到一線。

還有朋友詢問捐款通道,有朋友的公司在開始就捐助CT監測設備,開公司的朋友,在倉庫復工後立刻就捐贈一批產品。


疫區人民的閃光時刻

武漢一線醫生的朋友圈


我感恩於這樣的人們,很有幸認識了他們,感激逆行的白衣天使,感謝每一個為抗疫做貢獻的人們。

2020年的初始,武漢被陷入黑暗中,但這樣的生活,這樣的人,便是武漢人的光。

家人的團聚時刻,志願者的奉獻時刻,醫生的救人時刻,便是黑暗中的閃光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