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府人與番禺部分姓氏源流

何謂廣府人?

廣府人即廣府民系,主要分佈在廣州、佛山、東莞以及粵西東南部的廣大地區。 廣府人是廣東風俗文化的主要代表。廣府人全球人口約有1.2億 。廣府民系屬下有九大分支,包括粵海民系(即廣州府和肇慶府)、莞寶民系、四邑民系、羅廣民系、高涼民系、邕潯民系、勾漏民系、欽廉民系以及吳化民系。廣府人起源於廣信。古廣信原是遠古嶺南蒼梧古國的治所在地,前後歷經300多年,被譽為“嶺南古都”,是嶺南和珠江流域開發最早的地區 。在今廣西梧州和廣東封開一帶。

“廣府”之名稱來自於明代設置的“廣州府”,所以“廣府人”一詞最早不會早於明代。

南越族人和疍民

廣府人是移民而成,不是廣州土著人。廣府地區的土著人是南越族和疍民。南越族人和疍民是廣州地區的早期居民,並以南越人為主。由於時代久遠且歷史文獻資料缺失,現僅僅考察到南越人“斷髮文身,魋結箕踞”的一些生活片段。

疍民在明清時期有許多詳細的資料記載,疍民主要以舟楫為家,以捕魚為業。但關於疍民事蹟的記載,卻有許多,清初以李榮,周玉為首的疍民,因勢力雄厚,被平南王招募,在順治十八年(1661年)遷往內地生活,後因無業支持生活,於康熙元年(1662年)率眾起義,以失敗告終,第二年,在“遷海”令下,所有的沿海疍民,全部遷往內地。

雍正七年(1729年)和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頒發過一些保護當地疍民的措施雖有一些政策支持,但仍遭受習慣勢力歧視,地位低下,生活艱苦,有些人甚至恥於說自己是疍民。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國家政策扶持,生活水平才有所提高。

廣東境內的馬壩人,距今有12.8萬年,是廣東境內最早的人類。

秦漢時期移民

廣府人是中原人南遷到嶺南地區的漢族人群。而中原漢人首次較大規模南遷入粵,是在秦代。這是廣府人的第一代來源。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124年),在嶺南設置南海、桂林、象郡三個郡縣,並遷來數十萬的漢族軍民及流放犯,推動了廣東的開發。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首次領兵攻打嶺南,失利。主帥屠睢陣亡後,任囂接替屠睢與趙佗再率軍入嶺南,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統一嶺南。首任南海郡尉,並節制嶺南南海、象郡、桂林三郡,故稱“東南一尉”。以番禺(今廣東廣州)為郡治,在今倉邊路附近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廣州之始)。

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兼併了桂林郡和象郡,據有嶺南(今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東西萬餘里”的南越國,定都番禺。90多年後,漢武帝平定南越國,遷移了大量漢人進粵。這其中不僅有普通商賈農民,還有軍事人口和行政官員。漢族人“與越雜處”,互相通婚,漢人在嶺南站住了腳跟。這個時候,廣州一帶的人口結構也就開始了變化。移民的到來帶來了文化的融合與變遷,這就是“漢越文化融合期”的發端。

秦末漢初,廣東有人口

西漢時今廣東人口稀少。公元2年有37.52萬人,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65%。西漢末期起,中原地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迭起,人口大量南遷,使今廣東人口持續增加,公元140年有86.3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1.7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9人。

漢代廣東的人口分佈以粵北山地人口最多,西江流域次之,濱海低地人口最少的態勢。

唐朝開元名相張九齡,開鑿梅關古道。由於梅關古道的修通,南北交通大為改觀。梅嶺古道成了連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後人譽之為“古代的京廣線”。也使得北方人很容易來到南雄珠璣巷定居。

隋、唐、五代移民

衣冠南渡最初指的是西晉末,晉元帝避亂渡江,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東晉的事件,當時大批縉紳、士大夫及庶民百姓隨之南下,史稱“衣冠南渡”。晉統治者衣冠南渡後,中國歷史進入南北朝時期。這是第一次比較重大的南移事件。

從三國至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不斷,而遠離中原的廣東卻相對安定。據廣州晉代墓磚所銘:“永嘉世,天下荒,但江南,皆平康”。北方人民大批南遷以避戰禍,加上廣東被作為罪犯流放地,導致廣東人口大增。

歷史上三次大動亂,中原地區人口向外遷移的地區。其中就包括嶺南地區。

珠璣巷:“七百年前桑梓鄉”

晉代的衣冠南渡完成了廣府漢人文化的基本構建。在和當地俚人的反覆爭奪中,漢人逐漸佔據了文化上的制高點,成為了當時嶺南的時尚源泉。也正是這一批移民,確立了嶺南對漢文化和漢人王朝的認可。隋朝完成統一之後,廣東已經“以禮義威信鎮於俗…蠻中化之”了。

不過這些移民和他們的後代仍然不能稱作嚴格意義上的“廣州人”,因為他們仍然集中在粵北的南雄。唐、宋末年,中原內地戰亂頻仍,不少氏族為避戰禍和自然災害,紛紛經江西南安( 大餘) 越梅嶺南來。在古時,嶺南地區為煙瘴之地和官宦貶謫之所。這些先民在兵荒馬亂中,扶老攜幼,歷盡艱險,來到南雄珠璣巷。他們不熟悉嶺南各種情況,不敢貿然再南下,只好在此安頓下來,重新創業。居住數年或數十年,他們逐漸適應了嶺南地區氣候和生活習慣之後,才逐步南遷珠江三角洲。故那裡的許多名人望族,都把珠璣巷稱為“七百年前桑梓鄉”。

胡妃事件與羅貴南遷

廣府人、廣州人的相當大一部分是來自南雄珠璣巷。中原人逃居在南雄珠璣巷後,珠璣巷人口大規模南遷,起始於南宋末年。據說是因為一位姓胡的女子而起,民間稱之為“胡妃事件”。而因為胡妃事件引發的羅貴帶領97姓人家南遷,又稱為“羅貴南遷”。

據黃佛頤《珠璣巷民族南遷記》引《東莞英村羅氏族譜》手鈔本是這樣記載的:

“宋代間,有宮人蘇氏,貌美性淫,貪私無己。一夕,上幸宮,失調雅樂。上怒,命下冷宮,時宋宮禁不嚴,妃乃潛逃,無人知覺,自度不可復入,因扮作遊婦,混雜京省,蹤跡飄泊,所遇輙投,時有富民黃貯萬,系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人,貯萬備船運糧上京,遂得至關口市下,灣泊船隻,備牲酬福,時有歌舞近前,似有獻媚之態,萬見女貌美,稍以意挑之,女即下船,與萬言娓娓不己,願託以終身之事,因載而歸。後來上行敕復取蘇妃,而不知逃亡久矣。

上怒,敕兵部上書張欽,行文各省緝訪,經年無跡,乃復奏,上準歇,不行追究,不知貯萬所遇女子,即蘇妃也。已改胡姓,立為寵婦矣。一日,其家人劉莊因隙走出,揚洩弊端,傳溢京省,兵部官知此,恐上查究,乃詐謂民違法作孽,會同王府六部,所有文武官僚共掩前跡,密行計議,欲洗其地以滅跡。偽稱南雄府保昌縣牛田坊,有賊作亂,流害良民,冒挾聖旨準行,以南雄府始興郡保昌縣牛田坊地方,擇地建築寨所,聚兵鎮守,應國泰民安等事。

時貴祖有婿梁喬輝,現在京都,任兵部職方司,得聞聲息,遂遣家人密報,未旬月,部文行批立令照議,嚴行遷徙,時始興郡牛田坊五十八村,居民億萬之眾,莫不嗟怨惶惶。惟珠璣巷居民九十七家,貴祖密相通透,圍集商議,以南方煙瘴地面,土廣人稀,必有好處,大家向南而往,但遇是處江山融結,田野寬平,及無勢惡把持之處,眾相開闢基址,共結婚姻,朝夕相見,仍如今日之故鄉也。眾議而相語曰:今日之行,非貴公之力,無以逃生,吾等何修而至此哉,今日之德,如戴天日,後見公子孫,如瞻日月。

九十七人即相誓曰,吾等五十八村,居民億萬之眾,而予等獨借公之恩,得賴逃生,何以相報。異日倘獲公之福,得遇沃壤之地土,分居安插之後,各姓子孫,貧富不一,富者建祠奉祀,貧者同堂共餐,各沾貴公之澤,萬代永不相忘也。世世相好,無相害也。即益名團詞赴縣陳告,準立文案文引,乃赴府告準案結引,立號編甲,陸續向南而行,所有案卷文引,備列於後。紹興元年(1131)仲冬望後志。”

貢生羅貴等居民九十七人,原系珠璣村屬人也。詞稱遷移之故,行慮集兵之擾,非有禁過之例,準案給引,此照通行,方至止處,即傳該掌官員,告下復引,毋遺。吏房書吏黃英茂行。

羅貴南遷事件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集體遷徙行動。是由大家集體研究,集體簽名,共同發誓的集體行動。行動是官府支持的,發有通行證,聯繫官府證明文書,並層層予以關照的遷徙行動。一到達目的地,即新立圖甲。這次集體遷移是以家庭為單位,97人即97家。多屬有有勞動力的家庭。如羅貴即有男僕5人,女僕3人,故生產力很強的。這些遷民是俱有不怕困難和甘冒風險精神的。是一種“逃生”的行動,故互相扶持,團結一起的集體行動。

珠璣巷與廣府人

根據黃慈博《珠璣巷民族南遷記》所述,現在珠三角廣府人的211個氏族中有191個來自南雄,且大多數是在南宋時期流入的。這些新來的漢人正是看中了被珠江衝擊而成的肥沃平原,和滔滔珠江水。有宋一代,移民在這裡圍田3萬多頃,供養了近20萬戶人家。這個數字是唐朝時的近5倍。

由珠璣巷南遷南海、番禺、順德、新會、鶴山、香山( 中山),東莞、恩平、廣寧、清遠、寶安、陽江、增城等地的氏族有73 姓,164 族。

明代移民

明洪武元年(1638年),徵南將軍廖永忠攻破廣州後,《明史—太祖紀》記載,洪武四年,靖海侯吳楨籍、方國珍的餘部,溫、臺、慶元三府的軍士,和藝秀山沒有田糧的民眾,收錄為軍,駐守廣州。

洪武八年(1375年)設有廣州左衛、廣州前衛和從化守禦千戶所。據道光《廣州通志》,廣州左衛有轄田步(嶽溪、應堂)、明經(右裡)、石頭崗(石崗鍾姓和市頭陳、梁、關等姓)、河南地(今廣州海珠區)、官橋(以上茭塘司屬),欖山、沙湧、官湧(含永善和華龍草堂)、新橋、石碁、嚇窩沙等11屯。

雍正初,習稱“九屯”的新橋、沙湧、明經、官湧、石碁、官橋、欖山、田步、石頭崗等屯,在新橋村東集資建書院,並訂有“守望相助”盟約。

民國時,十五屯鄉還屬於番禺,在1950年,被劃屬東莞,今為中堂鎮一部。

從化守禦千戶所有轄永太、趙陂、握山、馮村、水口、劍嶺、甫頭、大圍、良田、石湖等10屯。50年代後,從化守禦千戶所的各屯先後劃屬廣州市郊區和花縣。

番禺的屯兵,除了負責巡邏警戒,保衛疆土,還要墾荒闢土,耕種謀生,繳納賦稅。而且世代沿襲,家屬隨軍。後人稱為軍籍。生活困苦,直到明亡後,清朝實行“攤丁入畝”,屯兵後人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康熙五十五年(1719年),奉旨開設入學額,乾隆元年(1736年)廣州左衛、廣州前衛、從化守禦千戶所的人可以參加科舉考試。由備受歧視和壓迫的軍戶改為民戶後,他們的社會地位有所提高,經濟隨之好轉,人口也跟著增加。

從這裡可以看出,從化、番禺、海珠等很多廣州人是屯戶的後代。

清及民國時期移民

清代,廣州地區差不多開發殆盡,沒有成批的集體移民或有一下個別的人因宦遊、經商、做工滯留番禺。如乾隆七年(1742年),惠州,河源周、張和五華、興寧陳姓的客家人先後到大崗定居(今為客家村)。

民國時中山大學校長許崇清和魯迅夫人許廣平的祖先許穎園,也是分別從福建閩江和粵東澄海遷來落戶番禺。國民黨的核心人物朱執信、胡漢民的先祖也是清代才落戶番禺。他們都是江浙一帶出生的“師爺”的後代。

移民特點

廣州市最早是按南海縣和番禺縣劃分的,其中又以番禺縣為主。番禺的禺北(現白雲區)、禺東(現天河區、黃埔區、開發區)、禺南(番禺區、南沙區)的大部分都是廣州市的主要區域。

中原人士大舉越大庾嶺,經南雄珠璣巷而再南遷廣州帶,希望“擇地而遷,以詠樂土”。這些南遷移民,這時建村多聚居於市橋臺地邊緣,比如:

南邊的有石樓、官湧、南浦、石碁、小龍、傍江、石崗、市橋、北海、沙灣、古壩、紫坭;

西邊的有韋湧、屏山、鍾村、謝村;

北邊的石壁、會江、大山、禮村、河村、員崗、草堂、新造禮園(崇德、南約、北約);

東邊的有柏堂、東南、潭山、茭塘,小谷圍的穗石、北亭,潭洲的上村,黃閣以及蕉門、深灣,南沙的塘坑、板頭等,先後成為聚居點。

民國時期,番禺縣的四司之一——鹿步司,主要包括現在的天河區和黃浦區。

南遷移民大都聚居在緩坡或平原較高的土墩上,坦田多為耕作用,所謂“住民耕沙”。例如:沙灣在南排崗,潭山在水牛山和九仔崗高地,鍾村在南莊高地,石樓在馬鞍山腳下,上村在潭洲崗邊,黃閣建在低崗上。

黃閣的開村,據《小欖麥氏族譜》記載:鹹淳九年(1273年)二月十六日由南雄珠璣巷起程,“抵廣州,五月十五日至香山黃旗角鄉”;“我麥姓五必公均南遷廣州,而必達祖遂至黃角。甫抵其境,見兩山高峙,石門迥開,溪深谷鸞,土沃泉甘,謂此誠避地也。遂相彼原隰,築室而居捐錢十萬,立石基以防水患”。即建屋建廟,修築石基,在墾荒中築堤護田。另一王姓遷黃閣,“王元甲……先世籍太原,於宋季入粵,居雄州,遷廣州之黃旗角”(《番禺縣續志》)

潭洲上村,“楊族始祖,自宋靖國年間(1101年)由嘉應州遷來,現歷二十代”(乾隆《香山縣誌》)。

沙灣是宋時建村後發展成為一個“煙火萬家”的大聚居地。最早居民是蘇姓、麥姓,曾、何、李姓稍遲。早期聚居於南排崗,何姓由大崗邊遷入今沙灣村崗口一帶,這裡有燒窯高地,蘇、麥兩姓居此,現尚存“麥步頭”。

據《廬江何氏宗支圖牒》記載:何族定居沙灣四世祖何德明,“在紹定六年,擇沙灣可居之地,納入廣東常平倉,置得土名第六洲田、烏沙田、蠔門沙田,村後青螺嶂山、大坑山、南牌漩水石、大澤山、黃桅坑山、土地崗、細崗園場地段,命諸子孫定居焉。”

何氏四世祖為李昴英西賓,居西村尾小坑之南。“李氏祖江西泰和人,大觀年間(1110年)遷南雄溪塘鎮,三世後再遷廣州。再三世生李昴英,英二世孫李文光遷沙灣。”

沙灣鎮的留耕堂,不僅僅是何家的根基,也成為廣州的一張名片。

沙田區居民,原多屬佃農,向未建祠堂,未修族譜。

民田區和半沙民區聚族而居的姓氏,絕大部分都有祠堂和族譜。

但在建國前,族譜多存放在仕宦之家和“公嘗”管理人手中,土地改革時,大都散失。偶有私人保存的,至今也不免殘破不堪。現引用的族譜資料,多是輾轉借閱的抄件或來自有關史籍引用的零章斷句,以及一些老人傳說。雖掛漏萬,亦輯錄整理,藉以拋磚引玉,待知情者提供補充。

1987年,番禺內有祠堂的氏族共96姓其中同姓不同宗的頗多。

如沙灣與大石的何姓,坑頭(含石樓、赤崗、梅山、練溪)與水坑含舊水坑、新水坑、沙圩)的陳姓,南沙(含塘坑、盧灣、深灣、板頭、大嶺界、東井、東瓜宇)與南村(含樟邊、朱邊)的朱姓,市橋與新造的黎姓,均不同宗。

屏山與韋湧的簡姓,雖然同是來自廣州大市街(今惠福東路),但其先祖到廣州前不是同居一地,顯然是不同宗的。

市橋黎姓同居一地,卻有“詒燕”、“垂裕”兩個宗祠之分。號稱“十大房”的張姓,也只有市橋、石崗、岐頭、紫坭等村張姓是同宗的。

左衛九屯後人,同姓者甚多,但他們先祖均屬軍籍,來自五湖四海,同宗之說,更不可信。當然,也有一些是同宗的,如化龍與市橋、沙灣的李姓,市橋與古壩的韓姓,莘汀與沙亭的屈姓,小龍與詵墩的孔姓等。

民國時期,小谷圍島即現在的大學城的地圖。現在保留的四個村和對岸的官洲都清晰可見。

光緒《廣州府志》記載:探花李昴英封番禺開國男,食邑三百戶,三子志道勤王有功,賜東莞田八千頃。1955年在香港大嶼山發現“李府食邑稅山”界石可佐證。

古壩開村,《市橋韓氏族譜序》記有:“九世韓魏公,功高宋室。十四世從會稽徙於廣之南雄。十五世、十六世始自南雄入番禺,居於古壩。留於古壩者四,入市橋者一”。

元代,市橋(石橋)謝氏遷入。《市橋謝氏族譜》記載說:“始祖六郎……·自南雄珠璣裡遷居番禺慕德里司大田村。八世禮叟,乃遷居市橋。六郎武仲,生宋鹹淳中(1270年)。”又說:這裡“田野寬平及無勢惡把持之處”,“煙瘠地面,土廣人稀”,“眾相開闢基址,共結婚姻,朝相見,仍如今日之故鄉。”這說明了當時市橋一帶,仍“土廣人稀”,開墾荒坦,艱苦創業。

光緒《石橋謝氏族譜》還記載:謝氏二世祖寶壽,在元末到石橋,當時其鄉土曠民稀,山澤多遺利,公乃課童力作,治荒以為田,因澤而為塘。

番禺部分姓氏源流縣內姓氏頗多,遷來時間,先後不一;蕃衍興替,各有差異。有關這方面的資料,首推族譜。沙田區居民,原多屬佃農,向未建祠堂,未修族譜。民田區和半沙民區聚族而居的姓氏,絕大部分都有祠堂和族譜。但在建國前,族譜多存放在仕宦之家和“公嘗”管理人手中,土地改革時,大都散失。偶有私人保存的,至今也不免殘破不堪。現引用的族譜資料,多是輾轉借閱的抄件或來自有關史籍引用的零章斷句,以及一些老人傳說。雖掛一漏萬,亦輯錄整理,藉以拋磚引玉,待知情者提供補充。

1987年,各鎮(缺新造鎮)上報的《社會調查表》統計,縣內有祠堂的氏族共96姓。其中同姓不同宗的頗多。如沙灣與大石的何姓,坑頭(含石樓、赤崗、梅山、練溪)與水坑(含舊水坑、新水坑、沙圩)的陳姓,南沙(含塘坑、盧灣、深灣、板頭、大嶺界、東井、東瓜宇)與南村(含樟邊、朱邊)的朱姓,市橋與新造的黎姓,均不同宗。屏山與韋湧的簡姓,雖然同是來自廣州大市街(今惠福東路),但其先祖到廣州前不是同居一地,顯然是不同宗的。市橋黎姓同居一地,卻有“詒燕”、“垂裕”兩個宗祠之分。號稱“十大房”的張姓,也只有市橋、石崗、岐頭、紫坭等村張姓是同宗的。左衛九屯後人,同姓者甚多,但他們先祖均屬軍籍,來自五湖四海,同宗之說,更不可信。當然,也有一些是同宗的,如化龍與市橋、沙灣的李姓,市橋與古壩的韓姓,莘汀與沙亭的屈姓,小龍與詵墩的孔姓等。今將部分姓氏的源流資料,按姓氏筆劃次序,選錄如下。

據番禺眉山《蘇氏族譜》和車陂《蘇氏家譜》載:始祖蘇紹箕,南雄世家沙水鎮珠璣巷人。生宋神宗熙寧三年庚戌五月十五日。哲宋元佑九年複製科舉,經術精通可備講讀科,尋授迪功郎,歷徽宋宣和間,八遷而至殿中監,公以身任休慼,上特眷注,秩轉太尉,掌四方兵事。功深歲盡,即奏其殿最,上益敬重之。欽宗靖康末,金人充斥,聖天子蒙塵,舉朝惑於和議,皆屏棄中正,信任奸邪。公力以戰守杭諭,僉陰中傷之禍幾延,公因辭病乞骸,上克允以。公初直學士院,特賜象簡綠衣進右丞相階,以寵其歸。高宗紹興初,虔絨彭友連兵亂,剽黥循梅英南韶諸州,時縉紳多避地南遷者,公乃攜家奔廣州,”到了廣州,蘇紹箕首先想到的是年青時在那裡讀書的白雲山月窯庵。其時月窯庵已殘破不堪,蘇紹箕見了,感慨萬千,於是與主持商量,捐資擴地重建梵宇,取名月溪禪寺,併為寺院購置了十三頃田產以供寺僧補給,晚年,他又增購了寺後的三百畝山地,交由寺院代管,並吩咐兒子,自己身後要葬在這裡。

1140年農曆十一月,蘇紹箕逝世,享年七十歲,其後人遵囑將其安葬在白雲山摩星嶺月溪禪寺後名叫“渴驥奔泉”的山坡上,經過歷代子孫的重修,這墳墓及周邊的碧江蘇氏各世祖墳成了白雲山名勝“蘇家山”,後來,那月溪禪寺也成了晴川公的山祠。

據《世界蘇氏大族譜》和鍾村韋湧南邊《蘇氏家譜》載:韋湧南邊蘇氏始祖鼎,字世寶,號梅嶺,相傳是四川蘇軾(東坡)族人。蘇世寶生於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登紹聖元年(1094年)甲戍科進士,授朝議大夫。因諫元黨爭,被貶嶺南,娶大埔吳氏夫人。不久,因金兵入侵,宋朝南渡,蘇氏避居番禺。先居石壁鹿村(今草場大井頭),後遷於韋湧南邊,創世德堂(抗日戰爭縣境淪陷時為土匪所拆,今尚有遺址)。世寶公卒年未詳,其衣冠冢葬於鍾村白頭崗,吳氏夫人葬於沙灣青蘿嶂(當地有蘇家山,現存)。南邊蘇氏始祖到今已有二十八傳。

蘇基(今韋湧村中韋公路口一帶)、湧口(今韋湧往順德勒竹古渡頭一帶)蘇姓,系蘇轍長孫淡玄公(宋徽宗靖國元年即1101年1月18日生)之後裔。在蘇氏族譜神牌中,有蘇洵、蘇軾、蘇轍、蘇世寶、蘇淡玄等人。

沙頭鎮黃編村蘇姓,於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遷入建村。相傳其先祖亦屬蘇東坡後人。黃編蘇姓一世祖蘇荔灣原住南海官窯,二世祖蘇友貞隨父到番禺大石一帶經商,三世祖蘇九峰於洪武十四年(1381年)定居黃編,繁衍子孫。明正德元年(1506年)蘇煊在黃編建眉山寺,經五次重修,於今尚存。蓋蘇東坡原籍四川眉山,取名眉山寺,以資紀念。

據清·康熙《重修孔氏家譜·序》載:唐光化三年(900年),孔昌弼隨丞相徐彥若來廣東,“寓保昌(今南雄)之平林村,是為遷粵之祖。生三子:長曰,次曰荃,三曰葆。葆生承休,承休生繼明。宗太平興國二年(977年),承休挈繼明來廣州彩虹橋”(今屬荔灣區)。“繼明生二子,長惟聚、次惟翰。惟聚生安禮。安禮生二子:長曰粹,次曰巨。粹字夢錫,宋鄉貢,歷官朝散大夫”。“由南海鼎安遷番禺小龍,為小龍之祖”。“巨字夢雷,宋進士,歷官朝奉郎”。又據明代嘉靖《番禺小龍孔氏家譜·序》:“朝散大夫粹為小龍之小宗,朝奉大夫巨為鍾村塹崗龍伏(今詵墩)之小宗”。

《石壁區氏族譜》載,宋建炎年間(1127~1130年),金人入寇,東南震動。始祖區端(即文溪公)“自南雄遷廣州,寓燒鵝巷。官至提舉司”。生四子:長子志剛遷寓登州,次子志柔寓西,三子志和寓石壁,四子志平寓陳村。明弘治己酉(1489年),石壁區玉、陳村歐源廣(陳村房志平公十一世孫太吉,任彰德衛百戶,其誥書寫作“歐吉”,故陳村區姓皆改為“歐”)同榜,謁祖時會面,恐後世誤解“區”、“歐”為異姓,乃合詠一詩,以記其事。詩曰:“金陵避亂始南圜,猶有貞昌八代傳。一在登州三石壁,二居西四陳村。家從棉圃移交廣,世起梁唐歷宋元。支派莫將加欠別,文溪橋上總根源”。今縣境內石壁、雙崗、市橋、田心、韋湧、鍾村、會江、南村等地皆有區姓人居住。

據清·光緒《龍灣馮氏世譜·序》引《宋史·馮拯傳》:“拯字道濟,湖廣武陵人。舉進士,擢右正言。淳化間(990~994年),以言事謫端州(今肇慶),改通判廣州,遂家焉”。“相傳居城南清水濠裡(今廣州文德南路東側)。子元祉,遷龍灣”。

據《沙湧江氏族譜》:江永慶“原籍江南直隸寧國府旌德縣通貴鄉二十一都。仕廣州左衛小旗,遂居番禺南沙灣都沙湧鄉,以為始祖焉”。“永慶生於大元順宗至正壬午二年(1342年)十月十一日,終於大明永樂二十二年甲辰(1424年)九月二十日,壽享八十三”。“生二子:長子添德,字廣居。承職小旗,因屢戰有功,升總旗。次子源德,字廣源”。又據老人傳說,沙湧江氏原籍浙江省奉化縣金鰲村。

朱羨,號粵山。祖籍江南徐州古豐郡,後遷居粵東南雄保昌縣珠璣巷。尚宋益王郡主,募兵勤王,隨宋帝於新會崖山,授輔國將軍。宋亡後,偕妻子避居東莞歸德山門(今寶安縣福永鎮)。元至順年間(1330~1333年),其孫朱中陽遷來南沙深灣定居。生一子,名南峰。南峰生四子:長子亞寶(即朱文慶),於至正年間(1341~1368年)遷居塘坑。次子亞壁,遷回東莞。三子亞金,遷居東井。四子亞玉的後人遷往元朗圩(今屬香港)南邊圍。今南沙的深灣、塘坑、東井、蘆灣、大嶺界、東瓜宇、板頭等地朱姓人皆其後裔(據《南沙朱氏族譜》整理)。

據民國民國己卯重修《潭山許氏家譜》載:唐荊州剌史許昶,由河南洛陽遷居福建莆田。其十三世孫許峙,字伯崗。為宋台州推官,始“由閩入粵,爰居南雄始興縣”,“為南海、番禺、新會之始祖也”。許峙生四子:長子名寵、次子名佐、三子名致、四子名牧。許牧於宋仁宗天聖元年(1023年)薦闢八行、進士(一說是宋真宗天禧元年薦闢八行,三年 才成進士)。官至御史。生二子:長名彥先、次名彥國(遷居新會)。許彥先登宋仁宗天聖三年(1025年)進士,與其父許牧、伯父許致、堂兄彥博(許致之子。任瓊州太守、樞密使,後擇居南海)、堂侄安世(許佐之孫)一門五人先後均成進士,世譽為“五鳳世家”或 “五鳳齊鳴”。授正議大夫。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八月,任廣南東路茶鹽轉運使、兼常 平司事。累官至殿中丞,銀青光祿大失,安撫廣州,“愛番禺之勝,遂卜居於潭山鄉務本里。後以事攜子安修公還始興,卒”。其孫許青,宋承務郎。“留居潭山,遂為潭山開基第一世祖”。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二月十五日“葬於州山”(後改葬山門虎崗)。許青有二子:長名淵、次名淑。淑生才舉。才舉生二子:長名潑卿、次名清卿。浚卿生於理宗紹定三年庚寅(1230年),終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壬辰(1292年),“享壽六十三年”。有二子:長名允中,號桐圃;次名成恭,號紫嶺。皆在“白石祠”奉祀。清卿有三子:長名榮祖、次名邵祖、三名華祖。皆在“紅石祠”奉祀。

大嶺許姓,原籍浙江紹興,後遷居南雄珠璣巷。據老人傳說,時許氏有女冊為皇后,返南雄探親,被宦官誣告為勾結孃家謀反,許姓人相率南逃,至番禺大嶺鄉隱居雲。

鄔大昕,字東啟。其父鄔,於宋治平年間(1064~1067年)自南昌度庚嶺入粵,遷居南雄。大昕“遊學河源,因家焉。登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任廣州僉判”。任內開鑿鹿步滔(今廣州黃埔區廟頭鄉附近),“延袤十餘里,闊十丈”。“舟行安利,人皆德之”。“寓廣之白蓮池,常攜筇放遊於藥洲之濱,九曜石有乾道三年(1166年)公之題字”。大昕五世孫鄔鼐,字合輔,號公相。“鹹淳七年(1271年),飢。公出私粟施賑,存活甚多。有司請給冠帶,徵為宣義郎”。景炎二年(1277年),元兵攻入廣州,干戈屢起,乃“避居番禺洲南、卜居銀竹崗之陽”,“是為我族卜居南村之始”(據《南村鄔氏家譜》整理)。

始祖李仙之,“朝請大夫緝公子也。歷官承奉大夫。公始遷廣州”。生一子,名櫸。李櫸字才舉,號竹澗。“自番禺鷺崗村遷居城北西龍頭市。歷官迪功郎,廣南東路經略安撫使”。生二子:長子天蕖、次子天亮。李天蕖字孟忱。“歷官奉直大夫,特差倨州路(今惠州)通判”。生五子:長子昴英、次子壁英、三子奎英、四子軫英、五子翼英。李昴英字浚明,號溪。“嘉定十五年(1222年)以春秋首解。寶慶二年(1226年)進士第三人”(即探花。見同治《番禺縣誌》)。“歷官龍圖閣尚書、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學士、監修國史、晉爵番禺開國男,食邑三百戶”。暮年歸隱,卒詮忠簡。生五子:長子奉道居東莞。次子守道,字尚翁,號澗泉。“以父蔭官輅院,賜紫金魚袋。鹹淳四年(1268年),赴官福州,途次海豐北新街,卒。年四十”。其子文光,定居沙灣,“為碧江、龍津、沙灣(李氏)之祖”(《番禺縣續志》卷十八)。三子性道,居化龍東溪。四子志道(庶出),字立翁。“淳祜九年(1249年)鄉薦,寶祜元年(1253年)進士。鹹淳三年(1267年)召為朝散大夫,值寶謨閣,廣南東路經略安撫使,提點刑獄,節制兵馬兼屯田使,尚書,工部侍郎”。“德祜元年(1253年),以疾請得歸。端宗航海,元兵日逼,志道糾集鄉勇,躬督於潮州,上粟十萬石餉軍”。 “宋亡,志道大哭”,“未幾卒”(同治《番禺縣誌》卷三十六)。其家人避居於市橋。五子由道,字義翁,號溪泉。“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進士。官至朝烈大夫,廣東都督府參軍務”。生二子:長子憲文、次子以文。以文字律可,號玉澗。“官至文林郎,龍川縣尹”。生五子:長子國瑞、次子國碹(出繼市橋房志道公為嗣)、三子國鹼(出繼新會外海姑丈陳舜功為嗣)、四子國瑪(居墨湧)、五子國進,字舜彝,號碧溪。“奔沙亭卜居,後遷坑頭”。生三子:長子貫一,居傍江;次子萬一,不詳;三子千一,仍居坑頭。千一生三子,長子元煩和次子元愷均居石壁。三子元恆,字梅溪。生一子,名愛勞。愛勞生三子:長子觀蘭,號子勤。“復返沙亭居住,我沙亭(李氏)實以觀蘭公為始祖”。次子觀善,“帶一僕昌進,遷居草塘”。三子觀盛,“遷居珠江”(據化龍《李氏族譜>整理)。

據《湞陽水木記》和《廬江何氏原宗統傳》記述,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趙氏王朝覆沒後,烽煙不舉,關隘無禁。何紹姬以荊州“偕妣芊氏,來至湞陽(今英德)大慶坊,築室居之”,“開吾(何氏)嶺南之族”。東漢時(25~220年),發展到第六代,

由於“族人眾多,田宅不給”,開始分散到陽山、曲江、南雄等地居住。唐末時,逐漸南移到廣州一帶。《番禺縣續志》卷二十九引清·咸豐《沙灣何氏家譜》:“沙灣何氏,自宋淳熙十五年戊申(1188年),名人鑑(即何德明)者定居沙灣”。《廬江何氏原宗統傳》載:沙灣何氏始祖何德明,原居廣州城清水濠(今德政南路東側),後“擇番禺沙灣居之,廣拓產業。紹定六年(1233年),納價入廣東常平司,承買官荒山園地。土名:第六洲田(今靈山鎮子沙),烏沙田(今魚窩頭鎮太石、大烏、小烏)、蠔門沙田(今欖核鎮人民、綠村),村後青蘿嶂山、大坑山、南牌璇水石山、大澤山、黃桅坑山、土地崗、細崗、園場地段。後之子孫生有居,死有葬,皆公廣拓之力也”。何德明有四子、十孫、二十三曾孫(不含女性,下同),分為十四房。至明洪武初年(1368年),約有男丁三千。清末民初時(1911年前後),已達八千之數。

王漸逵(萬曆)《錫類堂碑記》:“何氏自宋五通直公始徙飄崗之北,歷世十一,蕃族數百,於是大石始有何族”。據大石《何氏家譜》:“始祖五通直公先居南雄府保昌縣沙水村之珠璣裡,於宋度宗鹹淳九年(1273年)宦遊來廣,建籍番禺,卜居大石”。“子一,即七十承直公”。承直公“子一,即二朝奉公”。朝奉公“子一,即八登士公”。登士公“子二:汝霖、汝梅”。汝霖字天澤。“子二:世祿、世平”。汝梅字天瑞。“一子禹疏,是為莊邊房。無子,以以禮公(即世平)三子德華承嗣,是為北街之始。傳至十二世,萬曆丙午年(1606年),嗣缺,乃失其傳”。世祿字以簡,“因軍役不回”,“傳聞建籍江南”。世平字以禮。有三子:德顒、德昂、德華(庶子。出嗣禹疏公)。德顒(1379~1452年)字士卿,號蕙軒。“居西宅,名西街”,奉祀於裕德堂。德昂(1381~1429年)字士儀。“居東宅,名東街”,奉祀於錫類堂。

吳週字德充,號懷庵,又號遐年。“以先人勳蔭,為東京總制,隨高宗南幸。於建炎年間(1127~1130年)扈從隆裕皇太后僑避虔州(今江西贛州)。時盜彭友作亂攻城,公乃遁居於廣昌。後迎太后還都,遂失武秩,優遊鄉里”。“卒於紹興乙亥二十五年”(1155年),奉祀於紹德堂。有三子:長名旒、次名旗、三名旋。吳旒字國冕,任廣州參軍,為觀樂堂遠祖。生子之淮。之淮生延之。延之生輝祖。輝祖“娶市橋張氏,遂家於市橋”。吳旗字國士。敕授中書。為敦讓堂(故址今育新幼兒園)遠祖。生子少一,字用博。由廣昌遷居南雄。生子名勤,字敏功。登紹興三十年(1160年)進士,授福建汀州府長汀縣知縣。由南雄珠璣巷遷至廣州城北(一說是蕭崗)。生二子:長子鳳翔、次子麟翔(順德赤花房始祖)。鳳翔字謂舉。生五子:鎮東(北亭房始祖)、鎮南、鎮華、鎮恆、鎮嵩。鎮南字藍田。其子進元(1239~1303年),字漢臣。由廣州城北遷來市橋寧仁裡(今三堂)。吳旋字國楨。為貽謀堂遠祖。其後人吳石庵由廣州遷來市橋迎曦裡。五世孫長房居市橋,二房為香山(中山)翠微房始祖(據《市橋吳氏族譜》整理)。

新會蓮蓬裡《麥氏家譜》載:宋“鹹淳九年癸酉”(1273年)麥氏家族南遷時,“以竹結筏,浮湞而下,至連州水口,遇風筏散,溺斃男女無數。至廣屬香山縣黃角大良,各投土人草屋安歇,分尋居住,成聚落焉。麥氏有五弟一妹及同族二百餘人,始居黃閣”。又《小欖麥氏族譜》載:“我祖必達公兄弟五人(長必榮、次必秀、三必達、四必瑞、五必雄),於鹹淳九年二月十六日起程抵廣州,五月十五日至香山黃旗角鄉。未幾,遂分居各屬”。“麥必達為鐵杖公十四世孫,自南雄保昌遷香山之黃旗角”。“捐錢十萬,立石基以防水患”。“十九世元俊,元至治間(1321~1323年),又遷小欖”。“麥必榮、字尚仁。登宋崇寧癸未(1103年)貢選,官至奉政大夫。由南雄始遷東莞”。“麥必秀,字尚義。登宋政和丙申(1116年)鄉貢。宣和二年(1120年),授江西南康縣知縣,招討尉。由南雄始遷南海麥村”。“麥必瑞,字尚智。由南雄始遷番禺”。“麥必雄,字尚信。弱冠以諸兄遷徙,一旦復歸南雄,後再至廣州,居新會。帝時(1278年),出谷賑濟”。

陳元德,原籍陝西鞏昌府伏羌縣。“事東晉孝武帝,歷安帝、恭帝朝,有徵伐功,封建國大將軍。盧循陷廣州,元德承命往徵,功未就。劉裕惡元德不附己,謫晉江剌史。裕篡位(420年),遂挈妻子遁跡番禺”。“初居白水坑,後遷坑頭”(同治《番禺縣誌》)。元德生二子:長亮、次高(無後)。亮生悉。悉生所學。所學生康養,康養生。生帥德。帥德生殷。殷生時太、時昌。時太生元勳(赴遼東),時昌生元功。元功生陶。陶生繼初。繼初生文英。文英生尚武。尚武生純。純生孟德、孟仁(遷南京)。孟德生融。融生思聖、晚福(遷白水坑)。思聖生勳。勳生紹裘。紹裘生賓、膺(遷麻車)、貫(遷張槎。皆宋徽宗時)。賓字子集。生七子:偉、良、璋、課、信、評、誼。

評字敏行,為陳元德二十二世孫。於南宋紹興年間(1131~1162年),“遵海濱,探名勝,見夫礪山獅海,層峰參雲,環流競響,以為勝地可居,乃攜妻子至止其下”(參見石樓《陳氏家譜》),是為石樓陳氏開族之始祖。

陳元德隱居坑頭後一段時期,人口繁衍緩慢,分居各地後始陸續發展,正如《陳氏家譜》雲:“所歷二十餘傳,所居二十餘處”。據《家譜》統計: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時,石樓有222丁(16歲以上,60歲以下的男性。下同)、坑頭272丁、上梅坑(梅山)144丁,共638丁。道光元年(1821年)時,石樓3011丁、赤山(崗)1342丁、坑頭1297丁、上梅坑1002丁、黃閣216丁、白崗81丁、蔗坳(蔗山)62丁、練溪(白坭湧)62丁、三善33丁、朱村31丁、白水坑14丁,共7151丁。

陳保昌,原籍江西太和縣柳溪鄉古井巷。北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年),南遷入粵,寓南雄珠璣巷。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1年),遷到番禺大嶺鄉定居。

據《鍾村陳氏族譜》載:鍾村陳姓“始祖諱實,字道公,號太保。先世家居浙江紹興府上虞縣。自宋□□年間,宦遊入粵,遂卜居於鍾村鄉。時宋亂,嚴立保甲,眾推公為社長,有李、區二姓者繼焉。歿後,鄉人思其德,遂建廟塑像,遇時節致祭不缺,名其人為陳家太保、李家太保、區家太保。名其廟曰:太保廟”。

陳顯,字德明,號南莊。原籍汴梁光州固始縣。宋神宗元豐七年甲子(1084年)發解,翌年“乙丑,對太庭,擢進士。銓授翰林院編修,歷任禮部侍郎、戶部尚書”。“崇寧建元(1102年)正月朔旦入賀,徽宗皇帝御賜擎天寶硯一方”。“後蔡京弄權,顯屢諫,忤帝,出為越州知府,繼而隱居於四明”。政和五年(1115年)時,曾一度召為宣和殿大學士。金兵南侵,中原亂起,“又遷於嶺表南雄之石井頭”。“建炎丁未(1127年),徙廣州之南海蘆頭”。陳顯生於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終於高宗紹興十七年(1147年)。“有子一人,名熙,字紹基。男孫三人:長賢高,字遜志,嗣守緒業;次賢賞,字遜英,遷居番禺水坑;三賢祿,字遜雅,分居黃鼎司之張槎”。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賢賞後人有一支“自水坑分居沙頭圩”(今沙圩)。(據乾隆·陳炫《始祖墓碑記》整理)

據《冼氏家譜》卷一之四載:“宋提督文淵祖由南海西江遷居番禺茭塘司河村鄉,是為河村房(冼)始遷之祖”。

據《張裕慶堂族譜》載:““十一世祖諱富。生於南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辛未(1151)。十二世祖諱明。十三世祖諱才用。分居番禺市橋、岐山(龍岐)、毬山(石崗)、鰲山(紫坭)。才用生二子:長緝、次慶,緝生子達宗,居市橋,即今市橋房世德堂之始祖也。”。

據《永善張氏族譜》載:“始祖宗榮公。公諱肇基,字啟明,號宗榮。原配何氏,繼配黃氏。原居省城芳草街(今廣州農民講習所舊址東側)。子三:長,孟興,往從化縣錦洞開基。次,富興,往新會縣廣田開基。三,貴興,在番禺縣茭塘司永善鄉開基。(宗榮)公生於元泰定元年甲子(1324年)正月十五日子時,終於明洪武二十八年乙亥(1395年)六月十二日午時,享壽七十二歲”。貴興生六子,分為六房,皆在永善定居。

據屈新南宗《屈氏族譜》載:“番禺屈氏始祖禹勤,字元勵,號誠齋。原嶺南道南雄府始興縣沙水裡珠璣巷人。其先出於楚,宦遊入粵,遂家焉。生宋元豐戊午(1078年)二月十八日。登徽宗崇寧四年乙酉(1105年)鄉薦,大觀三年己丑(1109年)進士,授迪功郎。宦遊入粵,卜居番禺之沙亭。在世修行五十七年而終,時紹興甲寅(1134年)六月十四日。子偉,字邦傑,號凌江。隨父宦遊入廣東。生崇寧丙戌(1106年)九月十五日,登紹興二年壬子(1132年)鄉薦,癸丑(1133年)進士,任校書郎。上奏乞恩,得歸鄉里。終紹興二十五年乙亥”(1155年)。今思賢、莘汀、沙亭等屈姓族人,皆其後裔。

據《豫章羅氏源流考》載:“南雄始祖系寶兆。今《廣東岡州莨底譜》載‘應兆’,乃年遠譜爛誤寫。珠璣開傳七代,至四十四世孫諱貴,別字天爵,號琴軒。南雄府學廩生,贈吏部尚書。於高宗始興元年辛亥(1131年)正月十六日在珠璣巷起程,侶戚屬九十七家、三十八姓(《謝氏族譜》作三十三姓),攜妻帶子,三月十五日才到岡州,今廣東廣州府新會莨底鄉也。公配金氏恭人,生九子,共四十七孫”。

民國辛已(1941年)《豫章家譜》載:羅貴次子慎之(二房)“長子名恆,字伯常。生子名可大。可大生希聖。希聖有四子:長子存仁,居市頭。次子存義,居羅邊。三子存禮,居東莞。四子存智,居羅邊”。“八子紹之(八房),字定用,號宋南,花號‘浪蕩生’,生於高宗紹興九年己未(1139年),官授承務郎,徙居番禺傍江,配妣張氏宜人,生四子:長子芝,居傍江;次子蘭,居南沙;三子蓉,居九江;四子茂,居高明。

據沙頭丹山《梁氏族譜》載:“嘗聞我祖原籍順德大良城內,世居文秀橋漸美巷。因與羅尚錦(廣州左衛屯兵)有親”,“於大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隨徵,鎮守欖山屯。後昇平,居於獨崗(今丹山)村北約,里名曹邊頭,耕鋤為業”。

據《金井莫氏族譜》載:“入粵始祖諱廣,字建川。公生開元年間”(713~741年)。“生一子,讓仁”。讓仁生宣卿(796~869年)。宣卿字仲節,號片玉。“肇慶府封川(今封開)縣人也”。唐宣宗大中五年(851)辛未科狀元。少年時有《詠風箏》詩:“僅成羽翼便騰空,隱顯皆由造化功。汲引全憑千丈線,吹噓還賴四邊風。才離平地紛紛起,一入青雲路路通。得止步時須止步,莫教停在半空中”。“生三子:長,晉;次,楚;次,齊”。今石村金井坊莫姓,即其分支後人。

凌震,字國威,號雷門。福建莆田人。南宋淳進士,初任廣州知府,後升廣州都統。景炎三年(1278年),文天祥進攻惠州,牽制元兵。震與車陂王道夫合兵,乘虛克復廣州,被端宗封為廣州制置使。後數度與元兵交戰,皆不利。宋亡,隱於東圃(今屬廣州黃埔區)。

卒葬東圃古鼎崗。梁士楚有詩吊其墓:“再復孤城血戰斑,汴京炎火落崖山。少康舉事無成旅,祿父歸心止義頑。獨木豈能支大廈,一丸猶欲塞函關。當年英毅如公少,真與張王仲伯間”。有子十三人,“今官羅、凌邊、深井、潭村、新會、程村之淩姓,皆其後”。(參見宣統《番禺縣續志》)。

崔欽若,其先為贛人。任廣州通判,始由江西入粵定居。生子名克。克生子名。生子世昭。世昭任長沙通判,升儒學提舉,有子名成之。成之字子敬,號柏堂,為員崗崔姓始祖。“從兄與之公,以首相退居於家,屢召不起,且又素以末路結果語公(成之),故公決意避遁,以避繳於亂世”。“員崗蓋番禺屬地也,去城六七十里,巒林聳翠漾環縈”,“是誠一方明秀也”。“公按地脈,低迴於斯久之,而即建籍番禺,卜居員崗。墾闢荒蕪,無何而錢銀所至,盡膏沃矣”。(據《員崗崔氏族譜》整理)。

據《寶安沙井新橋曾氏族譜》和《番禺小龍曾氏族譜》資料,曾氏先祖原籍山東武城,南宋初年,遷至南雄保昌珠璣巷,繼遷廣州。曾氏兄弟二人,兄名仕貴,遷往東莞歸德場(今寶安縣沙井鎮新橋村);弟士行,遷居番禺沙灣司小龍鄉,為小龍曾氏始祖。其後人分居隔田、尾、金山、橋山等地。

鍾村《彭樂善堂家譜》載:“我彭樂善堂先祖,世居番禺縣鍾村。自太祖因宋亂南徙,迄今已數百年矣”。今已發展至24代。

據民國二十六年(1937) 韓鋒《古壩鄉志》載:韓“琦及第,仕至大丞相,封魏國公,諡忠獻。琦五子,季嘉彥,尚神宗女齊國公主,拜駙馬都尉,封秦國公,贈昭義王,諡端節。嘉彥生試,中書門下侍郎。試生縉選,湖州太守。縉選生三子,次仿胄,韶州判從事,居會稽。仿胄生世卿,韶州幕判,徙南雄珠璣巷。世卿生髮。發生振宗,徙番禺古壩寨崗之趺,俗名崗根”。“來時一叔攜挈四侄,初居市橋鄉。厥後四侄欲自立門戶,乃遷於寨崗之麓。相傳當時先有梁、李、莫、鍾四姓闢居於此,鍾姓且為村祖”。“吾鄉韓姓,共分四房,以東南西北四方向別之。蓋大房居東,故稱東房,男丁約二千三百餘人;二房居西,稱西房,男丁約一千三百餘人;三房居南,稱南房,男丁約四百餘人;四房居北,稱北房,男丁約三百餘人。全鄉韓姓男丁共約四千餘人。其他梁、李、莫、鍾四姓男丁約共五百餘人,尚有各家佃戶之民,散處蛇洲沙一帶,亦約男丁千餘人,綜計全鄉男女共有一萬五千餘人”。

《韓氏世系譜》載:“振宗,發之子,字原茂。理宗端平年間(1234~1236年),中原多事,縉紳之士多避地南遷,公亦自南雄徙來番禺古壩之崗根落居。其時同來有堂叔侄兄弟五人。但寧卿公之子壁,不願在古壩留居,轉往市橋落籍。

同治《番禺縣誌》引程可則《市橋韓氏族譜》:韓氏“十四世從會稽徙廣之南雄。十五世、十六世始自南雄入番禺,居於古壩。留於古壩者四,入於市橋者一”。

《市橋謝氏族譜》載:番禺謝氏“始祖六郎,字忠卿”。宋“開禧元年(1205年),同陸聖、羅貴等九十七名赴告,向南而行”,“自南雄珠璣裡遷居番禺慕德里司大田村(今屬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市橋謝氏“始祖文峰,諱庭藪,原名信叟,別號茂夫,乃莘田始祖芳圃公第五子,公在大田為八世,在莘田為二世,遷居市橋為謝姓始祖”。“公生於元”。

簡朝亮《粵東簡氏大同譜》載:“先世有字仲立者,被契丹之亂,後晉天福七年(942年),由涿州遷南雄州保昌縣珠璣巷。遠祖肖二,子念三。宋開寶間(968~976年),隨父由南雄州遷廣州城大市街(今惠福東路)。子汝恭,江西臨江新喻縣儒學教授。宋真宗時(998~1003年),由大市街遷番禺縣韋湧鄉之西涌”。

該譜又載:“屏山房始遷祖榮屬,字鬱文。原籍江西南昌。因避兵燹,遷廣東南雄始興縣沙水村珠璣巷。歷宋南渡,遷廣州城大市街,於後遷番禺縣屏山鄉。又屏山房遠祖,原籍江西洪都,被兵燹遷山西平陽府,復遷江南太平府石城縣,宋紹興(1131~1161年)某年,遷廣東南雄珠璣巷。長子世英, 鹹淳(1265~1274年)某年, 遷廣州城大市街”。

該譜又載:都那房“始遷祖永修,父英,號梅軒。原籍江南。入嶺南為參議,居南雄保昌縣沙水村珠璣巷。四子:伯某、仲永修、叔某、季某。宋度宗時(1265~1274年),賈似道專政,有胡妃事。兄弟四人,避禍攜家遷廣州。既而伯居新會,仲居番禺都那大尾巷”。

《禮園黎氏族譜·陳璉序》:“番禺多著姓,黎其一也。厥先姑蘇人。自剌史公仕唐,宦遊嶺南,因家居南雄珠璣巷。歷宋,至諱念泗者,崇寧間(1102~1106年)舉賢良,拜侍御史,南渡入廣,始居番禺之禮園(今新造鎮崇德村)。又據《禮園黎氏族譜》載:“值寇逼南雄,衣冠之士多避地於粵,公遂居番禺之禮園鄉”。“子士勤,處士。早歲侍父入廣東。生子時舉。時舉生叔永,由郡庠生登理宗淳二年壬寅(1242年)進士,授浙東提舉,歷福建提刑按察使副使。此宋南渡初入粵者”。禮園有“九坊”。今新造鎮崇德、南約、北約等村黎姓人,皆其後裔。

《板橋黎氏族譜》:“一世祖景成,諱觀光。宋進士,任廣東南雄府知府。二世祖京相,任廣西永福縣知縣,居省城叢桂坊(今廣州荔灣區叢桂路)。三世祖啟楨,南海邑庠。四世祖將伯,處士。五世祖諱承箕,字紹裘。生三子:長汝汶,字巨川;次汝淇,字彙川;三汝淮,字騰川。六世祖巨川遷居紫坭鄉。生三子:長名震,居紫坭;次名需,遷居番禺板橋鄉;三名鼎,遷居順德槎湧鄉(市橋東湧房由槎湧黎本盛、太婆徐氏分支,即槎湧房梅峰公之後)。七世祖震,字升之。生六子:長名南現,宋解元,居紫坭;次名南寶,遷居汀溪(沙頭汀沙);三名南珍,宋進士,娶沙灣陳姓女,因有奩田,居住沙灣”。板橋《始祖墓碑記》:“始祖(即黎需)自宋建炎四年(1130年), 來籍番禺,卜於板橋村打望崗之下居焉”。

市橋《東城詒燕堂世始圖》載:“始祖諱本盛,號仲仁。(順德)槎湧房梅峰公三子也”。“一世諱順興,號禮庵,本盛公次子,為東城一世祖”。《市橋東城黎氏族》載:順興“公遊學始至番禺沙灣司市橋鄉,卜地東城湧,築地開族為始祖”。“公生於元”。

潘友直原居細圩(今化龍),其子潘觀福,字休,號西莊。為潭山許氏七世孫許子仁贅婿。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由細圩遷來西山,為西村潘氏始祖。

番禺霍姓開族始祖霍長惺,曾任廣東惠州知府。退職後,在廣州米市街(今屬荔灣區)居住,後遷往大市街。有二子:長,大奴;次,二奴。二奴生二子:長子望峰,遷往西江;次子念惺,於明永樂年間(1403~1424年)遷來番禺茭塘司小谷圍白坭湧,為練溪霍姓開族之祖。生五子,分別名:英、雄、豪、富、貴,分為五房。二房和四房都住在白坭湧(即今練溪),且建宗祠。五房遷往西邊坑(今屬廣州市海珠區新滘小洲)。另外,新造鎮穗石村的赤坎,也有霍姓族人居住,約二三十人。

近人黃佛頤《廣州城坊志·第二鋪》條載:“戴乾,休寧(今屬安徽省)人。宋承務郎,調豫章南昌府。解組後,值金亂,徙居南雄沙水鎮。繼遷羊城西之第二橋,即今省城第二甫也(今廣州光復北路最北一段)。子敦,隨父徙居,構一堂,名‘隱庵’,有《南溟集》。敦生子二:睿、哲。睿之後為西門房;哲生銘,徙居番禺赤崗”(參見《赤崗戴氏家譜》)。

“化龍鄉黃氏,在宋有宣議郎諱粵南者,由南雄遷居化龍鄉,遂為番禺人”(李光庭《宛湄書屋文鈔》)。其後,有一支分居茭塘,發展至今,蔚為大族。縣內黃姓聚族而居的村莊很多,據說其先祖都來自南雄珠璣巷。據《石橋謝氏族譜?流徙銘》記述,當年“團詞上告”,一起批准南遷的共33姓、86人(戶主。下同),其中黃姓佔11人。《豫章羅氏家譜?遷徙銘》則記有38姓97人,其中黃姓佔12人。由此可知,即使是同一時期南遷的黃姓人,也不一定是同宗的。在珠汪三角洲(主要是南海、番禺、順德、新會、中山、東莞等地)定居後,經過一段時期,大都建祠立譜,譜中都載有黃居正自福建莆田遷往南雄沙水裡(一說是“米氏太婆”率家人自南雄珠璣巷南遷珠江三角洲)時撰的一首律詩:“騎馬登程出異方,任從隨地立綱常。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曉夜莫忘親命告,晨昏須薦祖宗香。願言天意垂庥庇,三七男兒總熾昌”。從前,縣內黃姓老人常“以詩為證”,判別同姓族人是否來自珠璣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