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所谓“贵人语迟”可能是感统失调

​很多父母疑惑:宝宝讲话不清楚、语言含糊和发音困难等相关问题,带孩子到大医院耳鼻喉专科检查,医生说听力正常,智力发育也无异常。老话常说“贵人语迟”,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父母课堂:所谓“贵人语迟”可能是感统失调

所谓的“贵人语迟”,其实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大部分是由孩

感统失调所导致的,是儿童语言发育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家长往往觉得孩子仅仅就是“贵人语迟”,恰恰不知道这种想法会延误儿童言语矫正的最佳时机。

语言发育迟缓的特征

孩子两岁多了,仍然只会叫“妈妈”、“爸爸”

说话多以单音、叠音为主

表达简短,只能用几个字表达问句

语言表达水平远落后于同龄孩子

3岁以上说话仍不成句子

主表达过分少

如果出现以上一种或多种,那么小编就建议您要带孩子到专业的机构如全纳优童进行专业的测评,根据测评结果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以免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


父母课堂:所谓“贵人语迟”可能是感统失调


孩子为什么会语言发育迟缓呢?

可能正是下面这些你不以为意的小事在影响孩子说话:

▶ 把孩子扔给电子产品:

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与宝宝都没有交流,只是被动灌输的语言模式。电视节目里充斥了大量的不规范语言,又是单向输入,如果经常把宝宝扔给电视,就容易阻碍他的语言发展。

▶ 常吃过于软烂的食物:

很多宝妈都会担心宝宝嚼不烂、不好消化,而让宝宝总吃过于软烂的食物。却不知道这样做,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就会导致宝宝发音不标准、口吃。因为辅食过软过细造成宝宝语言发育缓慢的实例可不在少数。

▶ 他不说你就懂,他就不用说

宝宝指着桌子一“嗯”,妈妈马上就知道要喝水;

宝宝指着冰箱一“啊”,家长就知道要吃苹果;

宝宝一句“嗯啊”家长就能立刻理解,并满足宝宝的需求。

这种“心有灵犀”非常不利于宝宝的语言发育。

其实,平时有意“为难”一下宝宝,反而能增加他表达的欲望。2岁以后,当他指着某处大叫时,你要假装听不懂的样子。然后告诉他喊叫并不能让妈妈明白你要什么,然后问他你是要碗?筷子?还是勺子呢?当宝宝清楚表达自己要勺子时,你再给他。


父母课堂:所谓“贵人语迟”可能是感统失调


▶ 说话太快,宝宝跟不上

有些家长说话速度太快,没有给宝宝一个充足的时间,让他“听到→理解→回答”,这样宝宝会很难接收到有效信息。

当宝宝下意识地追着你说的内容去听,这时候他的大脑和语言无法同步,就有可能会导致口吃或不爱说话。

▶ 网络语和叠词不适合宝宝

吃肉肉、睡觉觉、喝水水……这些网络用语和叠词,都在影响着宝宝的语言发育和对事物的理解。

在和宝宝对话时,对事物描述清晰准确:例如你教宝宝说汽车时,应该是细化到小轿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而不是“车车”!

▶ 不停指责孩子发音


孩子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肯定有吐字不清晰,甚至沾染了其他口音和错误发音的地方。

这个时候不要模仿他,你只要用正确的发音重复一遍他的话就可以了。敏感又聪慧的小家伙并不需要很长时间,就可以学习到正确的吐字发音。

父母课堂:所谓“贵人语迟”可能是感统失调

家庭感统小游戏

拔萝卜

孩子躺在床上当萝卜,家长拎起宝宝双脚脚踝往斜上方边拔边有节奏地唱“拔萝卜,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嘿呦嘿呦,拔萝卜!”随着节奏反复弯曲和伸直孩子膝盖。最后“拔出来啰!”然后拉直孩子的腿。搓搓小脚丫,“萝卜洗干净啦,妈妈要来吃萝卜喽。”

听指令做动作

1-3岁的宝宝可以做一步或二步指令,两步指令如:举手弯腰,3-6岁的孩子可以听指令做相反动作,如一部指令:摸左耳朵,孩子动作要摸右耳朵,如二步指令:用右手捂住左眼,孩子的动作是用左手捂住右眼。

叮当猫的口袋

找一个漂亮的口袋,里面放3-5样玩具或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问他摸到了什么,请他在拿出来,看看对不对。大一点的孩子家长提供指令要拿什么东西,让孩子按指令找出来。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尝试否定指令,如:"请你把不能喝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蓝色的东西拿出来"等等加大难度。


父母课堂:所谓“贵人语迟”可能是感统失调


发展语言能力不能只靠知识的传授,也不能完全依靠模仿,它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慢慢发展成熟,也需要努力和意愿来累积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