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投資狂賺5128億元,五大上市險企今年怎麼投?

去年投資狂賺5128億元,五大上市險企今年怎麼投?


隨著2019年年報的發佈,五大上市險企去年的投資收益全部浮出水面。而險企在收穫去年良好投資業績的同時,也遭受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衝擊,不僅業務節奏被打亂,投資形勢也發生了變化。


去年投資狂賺5128億元,五大上市險企今年怎麼投?


今年,險資投資面臨兩大重大變化,一是受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資本市場劇震,全球利率直線下降;二是從2021年開始保險業將全面實施新的會計準則IFRS9。

多重背景之下,保險資金如何看待當前的資本市場劇震,對今年的投資預期是否變得悲觀?今年的投資將採取怎樣的策略?

01 看成績:最高總投資收益率6.9%

根據五家上市險企發佈的2019年年報。靚麗的成績單背後,投資收益功不可沒。“金融1號院”統計發現,去年,五家上市險企依靠投資就賺了5128.28億元,同比增長65.76%。

具體來看,去年,中國平安取得總投資收益1912.63億元,同比增長113.7%;中國人壽取得總投資收益1690.43億元,同比增長77.7%;中國太保取得總投資收益669.78億元,同比增長31.1%;中國人保取得總投資收益492.00億元,同比增長17.0%;新華保險取得總投資收益363.44億元,同比增長15.1%。同時,從總投資收益率來看,5家險企皆取得了比2018年更好的成績,其中,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達6.9%,位列第一。

2019年上市險企投資收益成績靚麗,背後有何邏輯支撐?各公司在年報中對此也有充分闡述。

【中國平安】

持續優化保險資金資產負債久期匹配。在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堅持穩定的風險偏好。結合對市場利率的研究分析準確把握債券市場配置機會,繼續增配國債、地方政府債等免稅債券以及政策性金融債等長久期低風險債券,進一步縮小資產負債久期缺口,優化資產負債匹配,積極應對市場長久期資產供給不足的挑戰。同時,動態調整權益資產配置比例,加大長期股權投資,降低權益市場波動影響。

持續完善投資風險管理內控機制,包括持續加強資產負債風險管理工作。例如,通過加大長久期利率債的配置改善資產負債期限結構匹配狀況;高度重視成本收益匹配風險管理,設置以成本收益匹配為核心量化指標的風險偏好體系,並通過季度檢視進行必要的更新。

【中國人壽】

持續強化資產負債管理,加強基礎資產和戰略資產配置。固收類投資方面,優化品種配置結構,積累長期資產,把握時機配置長久期傳統固收品種的同時,加大對非標資產、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等品種的配置力度,嚴控信用風險的同時提升 配置收益率。公開市場權益投資方面,有效落實戰術配置,適時開展再平衡,優化權益持倉結構,實現較好的投資收益。

【中國太保】

在戰略資產配置牽引下,增加了權益類資產配置,並加強戰術資產配置流程建設,積極把握市場機會,創造了明顯的收益。在低利率環境下積極做好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積極配置長久期國債、高等級信用債,同時在綜合考慮流動性安全的情況下增加優質非公開市場融資工具的配置。考慮到固收市場仍面臨較大的信用風險,對於信用風險承擔仍保持謹慎的態度。

【中國人保】

權益市場投資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積極把握固定收益配置節奏和配置計劃,加大長久期債券和債權型非標產品配置力度,有效防範投資風險。

在固定收益投資方面,加大非標資產配置力度,在非標資產仍具有較高配置價值的背景下,投資收益較高的稀缺優質資產;同時積極把握債券配置機會,在年內相對收益高點加大了長期債券配置力度,拉長資產久期。

【新華保險】

根據保險業務的負債特性及宏觀經濟週期,堅持長期投資、價值投資與穩健投資,兼顧投資收益與風險管控,積極把握市場機遇,實現了穩定良好的投資收益。

在債權型金融資產投資方面,高度重視風險防範,持續強化持倉資產風險排查,嚴格把控新增資產風險。準確把握債券市場配置機會,戰略性達成長久期國債、地方政府債等配置目標,優化資產負債匹配;同時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配置優質金融產品,有效提升投資資產整體收益。

股權型金融資產投資方面,權益類投資堅持價值投資、穩健投資理念,追求“高夏普、回撤小”的確定性收益。股票投資圍繞基本面發展穩定與業績穩步增長,自下而上優選標的,積極把握結構性機會,並利用好港股市場這一價值窪地,不斷增加配置力度。基金投資兼顧價值投資與波段操作,積極主動地把握投資機會,圍繞“低估值、高分紅、低波動”優選價值型基金品種,並通過寬基指數和行業基金進行波段操作,追求絕對收益目標。

02 看行動:舉牌加倉忙戰投

今年春節後至今,A股市場寬幅震盪,兩次跌破2700點,又兩次重回3000點以上,3月30日上證指數報收於2747.21點。同時,截至目前,國內新冠疫情抗擊工作尚未取得最終勝利,國外又呈蔓延之勢。在這樣的背景下,保險公司在投資方面採取了哪些行動?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險資的一系列舉牌行動。

從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公開披露的情況,今年年初以來,已經有8起險資舉牌案例。包括太平人壽舉牌大悅城、華泰資產舉牌國創高新、中國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中國太保集團及旗下4家子公司攜手舉牌贛鋒鋰業H股、中國人壽舉牌中廣核電力H股、太保壽險舉牌錦江資本、太平人壽舉牌農業銀行H股,以及中信保誠人壽舉牌中國光大控股。

公開披露的信息之外,還有更多的行動,儘管部分險資對上市公司持股不到5%而無需公開披露,但業界人士對“金融1號院”表示,近期市場的大跌對險資既有持倉帶來了一些損失,但從長遠看,依舊對我國股市保持樂觀信心,同時,大跌也帶來了新的機遇,較好地釋放了風險,給險資的買入創造了機會。“我們認為,此次市場大跌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影響,這個突發意外因素的影響將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而減弱,股市長期向好的趨勢並不會改變。”某險企投資部負責人表示。此外,險資對非上市公司的投資也並沒有停歇。而其共同的原則是長期投資,戰略投資,價值投資。

面對新冠疫情,在實操中如何化“危”為“機”?中國人保董事長繆建民表示,今年權益投資不會過分悲觀,投資思路是搶抓“三個機遇”。

第一,搶抓戰略性的機遇。“在市場下行的過程中,也許就蘊含著戰略性投資的機會,不要因為市場波動而驚慌失措。”繆建民表示。第二,搶抓行業性機會。“在市場動盪的過程中特別是新冠疫情的影響對不同行業很不一樣,有的行業影響很大,有的行業影響比較小,有的因為商業模式領先甚至於沒有受影響。所以要加大行業研究,搶抓行業分化帶來的機遇。”他說道。第三,搶抓戰術性機遇,“在市場波動過程中有很多戰術性機遇。”他分析道。

與此同時,中國人壽投資管理中心負責人張滌,新華保險首席執行官、總裁李全,太保集團擬任總裁傅帆等險企大佬都表達了類似觀點,即經過大跌之後的資本市場給險企介入資本市場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從長期趨勢來看,險企一致認為,當前低利率水平下優質資產稀缺,無風險利率下降,權益投資的佔比將進一步提升。同時,2021年保險業將全面實施新的會計準則IFRS9,這也會促使險企投資追求更加穩健的投資風格,降低權益市場短期波動的影響。

去年投資狂賺5128億元,五大上市險企今年怎麼投?


去年投資狂賺5128億元,五大上市險企今年怎麼投?

去年投資狂賺5128億元,五大上市險企今年怎麼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