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誰來接榛城市化?

404:誰來接棒城市化?

創建於2020年01月10日

一、城市化拐點是現代經濟的分水嶺

二戰後,石油供給激增,能源格局被重構,中東取代美國成為石油供給中心,廉價能源為工業革命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這在全球催生了兩次大規模的城市化運動。第一次是從1950年-1980年,全球範圍內的戰後重建和城市化。第二次是從2000-2019年,以中國為主導的城市化。兩者對經濟的拉動、對工業的影響、對大宗商品價格的影響、對潤滑油需求的影響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

鋼鐵是一個承上啟下的行業,其上游連接著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氣)、交通(鐵路、公路),下游連接著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卡車、汽車、機械、工程機械、造船、家電、化工等行業。在城市化的上升階段所有需求都會最終反映在鋼鐵需求量上,因此可以用鋼鐵需求量倒推來研究城市化對經濟的影響。

1950-1980年,全球共向市場投放142億噸粗鋼,按照40%用於建造房屋,則可建造1136億平米的房屋。按照每平米造價0.15萬元人民幣,升值0.25萬人民幣計算,則前者向社會提供了170.4萬億的訂單,這一訂單被鋼鐵、水泥、建材、玻璃、有色金屬、重卡、工程機械、能源等企業所分享,促使這些行業產能急速擴張,並達到最大化,這些產業的發展帶動了就業和消費,所有人因城市化而獲益(見圖1和表1)。後者帶來約284萬億財富增值,這一增值成果被全球居民所分享。

2000年至2019年,中國城市化需求拉動,共生產與投放113.64億噸粗鋼(139.43億噸鋼材),按照4000元/噸計算,城市化投資為鋼鐵行業帶去55萬億以上的訂單,按照鋼材佔投資比重10%計算,城市化為中國製造帶來的訂單總量高達550萬億(這個推導數據與統計局數據只相差5%左右,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2000年至2019年,全社會固定資產累積投資總額為532.47萬億)。按照大摩預測,40%的鋼材用於房地產,這些鋼材已經建成1100多億平米的房屋,人均擁有房屋面積接近80平米。

按照每平米住房價格為1萬元計算,這些房屋總價格大於1100萬億。這個資產加上其他投資形成的資產,總資產規模會超過1500萬億。我們都知道資產都是有收益要求的,且資產的收益要求普遍高於5%,否則,資產持有者會將資產出售,變成現金存入銀行,以獲得接近5%的安全收益。因此,1500萬億資產整體的收益要求會高於70萬億,這幾乎吃掉了全部的GDP。表現為:1、企業普遍沒有利潤,甚至虧損;2、個人收入不足以應對開支,出現月光,甚至月虧。因此,城市化拐點前後,經濟會表現出鮮明的涇渭分明。城市化拐點之前,城市化帶來的天量訂單會給市場帶來勃勃生機;而在城市化拐點之後,城市化投資形成的資產則會變成巨大的社會債務和負擔,壓的整個市場喘不過氣來。

404:誰來接榛城市化?


404:誰來接榛城市化?


404:誰來接榛城市化?


404:誰來接榛城市化?


數據清晰表明:中國城市化實際建設需求已經被滿足,客觀上的拐點已經出現,但主觀上各個行業卻認為:還需要再建20年,再建1000億平米以上的住宅和若干基礎設施。形成這種認知的關鍵:第一,長期的高增長讓每個行業的企業規劃部門認為,增長是理所應當,未來的訂單理應比現在更多。但實際上,

所有完成城市化的經濟體,與城市化相關的產業會進入永久冰河期,才是真正的客觀實際。第二,長期增長的樂觀預期,使國企和央企大量舉債投資,形成天文數字的產能和負債,如果訂單掉頭,大部分重複建設形成的產能都會變為負債,就會形成大面積的破產潮和失業潮,因此,企業規劃部門不敢去想增長停滯,甚至掉頭向下。第三,長期學習帶來的高增長,讓規劃部門對歐美的老師深信不疑,忘記了中國的人口結構和增長速度與美歐日韓有著本質的差別。以上三點主觀認知帶來的結果:第一,國企債務與過剩產能急劇膨脹,據財政部對外公佈數據:截止2018年4月底,國企負債總額已經突破108萬億。第二,每個企業對未來的危機很憂慮,但缺乏解決問題的辦法與共識。大家心裡意識到危機,但大家都秘而不宣。第三,每個企業都希望政府繼續擴大投資,通過政府投資來緩解自己的產能過剩壓力和償還貸款利息的壓力。

二、誰能接棒城市化,成為新的動力源?

未來20年,我們無法從城市化再獲取500多萬億的訂單。這是無法迴避的客觀現實。在西方解決問題的框架內,沒有這500多萬億訂單,中國製造陷入結構性的債務危機、破產潮和失業潮將難以避免。能否以智能化突破西方框架?

答案是肯定的。中國製造面臨的問題:訂單不足。能不能把中國製造的未來訂單統一存儲到一個新零售平臺內?從技術角度看,這是沒有任何難度的。如果把中國製造的未來訂單,存儲到一個系統內,會發生什麼?答案是:數字訂單=數字貨物=數字貨幣=提貨權=與人民幣等價=智能化的投資款+償還歷史債務的資金。因此,一旦我們迴歸事物本質,我們就能發現:中國是世界工廠,大部分領域的產能佔世界的50%,如果我們必須要求中國製造以它們不能生產的錢來償還,那麼,必然會產生結構性的債務危機。而一旦我們允許中國製造以貨物來償還債務,來投資智能化與創新,那麼,充足的生產能力就會變為取之不盡的資金。

在這個思路之上,我們會發現:第一,中國製造的員工是消費者的主體,中國製造可以要求他們的員工入駐自己控股的新零售平臺。以中石油為例,它有100多萬員工,它控制的產業鏈相關企業的員工數量接近1000萬。也就是說,如果中石油級別的10家央企,聯合組建一個新零售平臺,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內整合1億以上員工,這1億以上的員工可以輕鬆影響整個市場,使用這個新零售平臺。在這個新零售平臺內,具有公信力的企業發行的提貨權可以投資智能化產業,可以支付成本,可以出售給消費者,快速回籠人民幣,償還歷史債務。第二,201X年的營業收入數據是不容篡改的歷史數據,如果每個企業以這個統一的、不容篡改的數據為標準,發行提貨權。國企和央企可以快速獲得100多萬億提貨權資金。這些資金的50%投資智能化產業,會使所有智能化方向獲得充足的資金,會調動整個市場最優的工程師和技術團隊來競標,來建設智能化與無人化產業。這些資金的20%用於支付固有開支,就可以使國企在下一階段將成本階段性清零;這些資金的30%出售給消費者,就可以使國企債務規模迅速下降。

更進一步,我們會發現:消費者的智能手機是新零售平臺的免費基礎設施,零成本的優勢可以使中國社會消滅金融、分銷和其他的成本開支。這表現在:中國製造和全民聯合控股的新零售平臺與衍生出的公共網絡體系,數據是以共享的方式存在的,並且新零售平臺可以給各地政府輸送無息的貸款,讓各地政府都可以基於共享數據,去建設自己的人工智能產業,如,無人駕駛、智能農業、智能醫療、智能汽車、智能飛艇等等。當每個地區都可以像硅谷和北京一樣發展智能化產業,這意味著:智能化產業將可以像工業化一樣為各個地區帶去大量的高薪就業崗位,同時,也會加速各個細分領域智能化的實現。在過去20年,中國人勝利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在未來20年,只要我們在完成智能化——智能機器不僅可以生產所有產品與服務,更能生產智能機器本身。那麼,所有固有矛盾都會輕鬆解決,因為矛盾止於不勞而獲。所有領域實現智能化,意味著社會可以賦予每個人經濟自由和時間自由。因此,決定未來的關鍵是認知。智能化2.0是承接城市化就業轉移的唯一方向。

404:誰來接榛城市化?


三、如何解決信息不對稱?

互聯網將世界一分為二,實體世界和智能世界。

實體世界價值創造的主體是生產者。

智能世界價值創造的主體是消費者。

消費者提供了智能發展所需的三要素:休閒時間、智能手機(電腦)和消費。

休閒時間為智能世界源源不斷的注入知識、經驗和技術,休閒時間持續不斷、不厭其煩的教育著軟件,讓一個個軟件變的更加聰明,直至裂變出人工智能。消費者的智能手機和電腦是智能世界的免費基礎設施,消費者每年要投入上萬億資金更新硬件,主觀上為自己使用,客觀上卻為智能世界提供了基礎設施。消費者在智能世界的消費不斷增加,這讓軟件可以像印鈔一樣向生產者收取分銷佣金,這些分銷佣金被用於發展人工智能,收購與改造實體企業。

因此,智能化不是工業化,只要政府承認消費者的貢獻,政府的意圖就可以被消費者貫徹給生產者。政府承認的消費者貢獻的方式:分股到戶。通過分股到戶,將消費者吸引到一個平臺,消費者的另一個身份生產者也會被吸引到這個平臺之上。當兩個身份在這個平臺匯合,中國製造會自發發現:中國製造的未來訂單等於中國製造現在的提貨權。

如下圖,政府提供公信力,信息的自然傳播速度。一個獲得政府授予股權的股東,會在3天內告知他的家人和朋友,即每3天,股東數會翻一倍。大約90天,就可以實現所有消費者的匯聚,就可以實現消費者和中國製造的會師,中國製造的提貨權就可以變成真金白銀,各個地方政府就可以無息的向這個系統借提貨權,用於本地人工智能、智能農業、智能醫療、智能汽車、智能飛艇的發展。

404:誰來接榛城市化?




後記,

信息是高度不對稱的。

我們有500多萬股東,其中不乏公職人員,也不乏公職人員的熟人。

希望大家把這個內容發給相關的公職人員,讓更多公職人員認知到我們真正面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案。

同時,希望有志於解決這個問題的公職人員,加下面的微信,使全國各地的公職人員匯聚到一起,更自由的協商與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