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催婚到底是在"催"什麼?

1

上週,表弟訂婚了,終於在第19次相親後,帶著十萬分不情願,把終身大事定了下來,他說,真的再經不起父母的各種催了。

表弟畢業至今五年了,因為生在農村,在同學都在為事業奮鬥的時候,他被父母催著回了家鄉,考了公務員,工作剛穩定下來,又被催婚了。我那舅媽,催的方式真的是層出不窮,只要她能想到的主意都使了,我們家的每個人也因此都成了說客。

這場訂婚,舅媽最為開心,逢人便說:我終於放心了,終於放心了。

我同情表弟,也更理解舅媽。

因為舅媽身體一直不好,雖說沒什麼大毛病,但到了一定的年齡,她就開始沒了安全感,生怕自己突然走了,唯一的兒子還沒成家。

在舅媽看來,她催的不是一段婚姻,她催的是表弟的後半生,是給自己的一顆定心丸。

記得之前《我家那閨女》,有一次讓我哭了好幾次。

焦俊豔和高亞麟老師談話的那3分鐘,我如坐針氈。因為這個話題,讓我們都覺得痛心。

焦俊豔的提問,相信也是很多人一直想知道答案的問題。

"人為什麼要結婚?為什麼要做一個相對於父母來說更好的人?為什麼要帶起期盼去選擇結婚?或者去做一些自己並不那麼喜歡的工作?"

高老師給我們的回答是:

"父母是我們和死神之間的一堵牆,父母在,你看不見死神,父母一沒,你直面對死亡。"

因為只要父母在,不論是三十歲還是六十歲,孩子都不會感到恐懼,而只要父母離去了,那種猶如天要塌下來的感覺,就是因為那堵牆不在了,孩子要獨自直面死亡。

父母在時,察覺不到生命的寶貴,父母離去,才知人生的短暫。

父母的各種催各種嘮叨,是因為他們看到了死神,他們老去的步子太快。孩子的生活、孩子的孩子,是父母的另一種奔頭和希望。

父母催婚到底是在

2

我媽不是一個愛哭的,所以那兩次哭,讓當時的我覺得很難理解。

一次是我結婚的時候,婚禮第二天了,我媽給我打電話,說昨晚和我爸送走賓客後,兩人哭到大半夜。我當時不以為然,大大咧咧的答道:有啥好哭的呀,那麼近,想我了我就回去唄。我媽說:不一樣了,結婚就不一樣了,你不懂。

的確,當時的我不懂,不懂他們為什麼會哭,不懂為什麼結婚了就不一樣。直到我生了女兒之後,老公華麗變身女兒奴,不止一次對我說:我真不想女兒嫁出去啊。我說,那你不是在"綁架"她嘛。老公嚴肅的回答:那誰要娶她就讓他來我們家,我給買大房子,反正我捨不得她嫁出去。老公的提議我當然是雙手贊成,我又何嘗捨得離開她呢?

每次想到她要獨自面對未知的生活,我就擔心她、不捨她、掛念她……直到我的這種情愫湧上心頭,我才終於明白,為何我結婚那麼大一件喜事,我爸媽會哭,因為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最父母和孩子,真正意義上的"分離"了,這比斷母乳、分床、上幼兒園等等給的感受,更為深刻、更為徹底。

第二次就是她催我弟結婚的時候,總是說著說著就哭起來,她還說,甚至看到別人的請柬就想哭。當時,我應該是"懟"了她的,我向來主張凡事自己高興就好,年輕人自由戀愛自由結婚多好,哪有規定說三十歲就一定得結婚啊,所以我覺得她是"故意"在給我弟施壓。她聽完後,一邊哭一邊大聲吼我:你不懂,等你的孩子大了你就知道了。我心想:我這麼開明的媽媽怎麼會催婚呢?我巴不得她不結婚呢!

聽了高老師的話,我才知道,原來我媽不是再催我弟結婚,而是她想在她身體還行的時候,能夠再幫兒子做點什麼。雖然她的表達方式有誤,但她的本意、她的恐慌、她的焦慮不應該被我們忽視啊,起碼我應該理解她,而不是拉上弟弟與她"對抗",我們的小家庭,是她的另一種盼頭,是可以讓她無所畏懼,即便有意外發生,她不能繼續陪我們了,我們身邊也還有人在啊。

現在,我也要收回我當初那句話,我也希望我的孩子遇到可以託付終身的人,我想看她穿婚紗,我想抱抱她的孩子。因為我也擔心我老得太快,不能陪她看盡世間繁華,不能給她另一種牽絆。

原來,父母給的愛,都是為了分離的時候,能夠少一些牽掛,能夠坦然一些。

父母催婚到底是在

3

一個朋友和說起他父親離世前的故事。

朋友屬於早婚那一類,根本不用催,早戀早婚早當爹,他是一氣呵成。要問他有沒有後悔,他說從沒後悔過。事業上的成就,無法取代家庭的溫馨。單身的人,也無法體會我的快樂。特別是在父親患癌後,我覺得我早婚太對了。

在他婚後第八年,父親患了肝癌,當他覺得無力的時候,父親反而安慰他道:沒什麼,我知足了,兒女雙全,孫子們可愛懂事,雖然苦了幾十年,但是這幾年裡我算得上比很多人幸福了,知足了。

"知足"二字,雖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易啊。朋友的無心插柳,滿足了父親的晚年願望,一段平凡的婚姻,一個可愛的孩子,可以讓父親安然離去,事業沒多大成就又何妨?車子沒人家好又怎樣?對於父母,我們能做的,不就是讓他們放心嗎?

父母對孩子婚事的牽掛和催促,想抱孫子的想法,遠不止我們看到的那些,背後更多的是他們的期盼、牽掛、心願啊。

高亞麟老師說:

"父母是隔著我們和死神的一堵牆。

有一堵牆,擋在你和死神面前,你看不到死神。"

父母在,尚有來去,父母去,只剩歸途。

如果婚姻是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鴻溝,那我們主動跨過去也無妨。父母催婚的背後是滿滿的愛,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上,就做好了為我們操勞一輩子的準備,上學,結婚。他們催婚,不是為了要我們按照他們的意思去結婚,而是想看到我們結婚、看到我們幸福。

在父母催婚時,多些耐心吧。

因為每次催婚,都是他們對死亡的恐懼,都是他們對孩子的期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