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百善孝當先。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父母雙全,福氣連綿。
富養父母,就是此生最大的福報。
01
以感恩心回報父母
中國人最講倫常道德。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古人認為,人首先要對父母孝,然後才能對國家忠,才能對兄弟悌,才能對朋友信,才能對子女愛。
近來人們常說:富養孩子、善待自己。
須知,富養父母,才是善待家人的基礎。
所謂富養,不僅要為父母提供舒適的物質生活。
比物質更重要的,是懷抱一顆感恩的心。
回報父母的恩情,讓他們的晚年生活安寧、順遂。
曾國藩的祖父,晚年得了瘻病。
老人動作不靈便,又說不出話來,如果要什麼東西,只能用眼睛示意。
老人因病每晚小便六七次,曾氏子孫晝夜輪流侍奉在旁,不曾有一夜安睡。
人們常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曾國藩家卻恰恰相反,子輩、孫輩都以侍奉老人為榮,絲毫不嫌棄老人身上有異味。
這是因為,在曾氏的家風裡,報達父母的生恩養恩,是為人子女最大的福分。
曾國藩還教育子女,不僅在家時要敬老愛幼,出嫁後也要尊敬公婆。
由於養成了孝順尊長的好家風,曾氏一族在鄰里間贏得了威望。
02
以恭敬心孝順老人
《禮記》中說:“凡為人之子,冬溫而夏清,昏定晨省。”
說的是古代兒女侍奉父母的禮節。
冬天設法使父母暖和,夏天設法使父母清涼;
晚上為父母整理床鋪,早上向父母問安。
然而,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
子夏問孝,子日色難。
所謂色難,是說孝順之所以難,就是難在永遠和顏悅色,承順父母的心意。
曾國藩的父親對兒子要求嚴格,經常在大庭廣眾之下大聲呵斥。
有時別人惹得他不高興,他卻痛責兒子,整日責備訓斥。
每當此時,曾國藩就屏氣凝神、靜心領受,面色始終和悅如初。
曾國藩侍奉父母,以得父母歡心為本。
因此闔家上下氣氛融洽,養成一團和氣。
03
以慈悲心侍奉雙親
明朝有個青年叫楊黼。
此人幼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
長大成人,有感人生無常,於是立志學佛。
他辭別母親,去寺裡求見一位禪師。
禪師問他:“你來做什麼?”
楊黼答:“來求佛。”
禪師說:“想求佛並不難。
你往回走,夜晚到家時,有個披衾倒屣為你開門的人,那便是佛。”
楊黼將信將疑,踏上了回家的路。
一路上風雨交加,一直走到家門口,也沒有碰到禪師說的佛。
他懊喪地敲響了家門。
家中,母親早已等候兒子許久。
聽見敲門聲喜出望外,趕忙從床上爬起。
來不及披好衣服,趿拉著鞋子,就出來給兒子開門。
看到眼前的母親,楊黼終於明白了禪師的話。
他眼含熱淚,跪拜在母親的膝下。
常言道:堂上二老是活佛,何須靈山朝世尊。
曾國藩對此非常贊同。
他說:“敬神的人燒香發願,也與孩子常常以美食供奉父母一樣,沒有什麼實際的好處。
人凡是孝順父母的,一定做人有規矩、辦事有條理,親戚們都依賴他,遠近之人都佩服他,父母也因此更愛他,這才是最大的福報。”
富養父母,就是你最大的福報。
願天下所有父母健康長壽,幸福綿長!
閱讀更多 道德經玄機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