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前幾天在網上看了《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臺灣作家林奕含的一個專訪,畫面裡是一個清秀的女孩子,穿著粉紅色的上衣,很有文采。採訪過程中幾度哽咽、停頓,斷斷續續的講述著她對該書的理解及創作過程,明顯能看出精神狀態不是很好。據說結束後第八天也就是2017年4月27日,林奕含被發現在家中自縊,年僅26歲。其父母撰寫聲明,由出版社代為發表,揭露林奕含久病不愈是因為多年前發生在她身上的誘姦事件,並指出《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為其自傳式小說,希望藉由小說杜絕房思琪式的悲劇再次發生。

採訪中她的精神科醫生說她是經歷過越戰、集中營、核爆的人,有人說集中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而林奕含卻說,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屠殺是房思琪式的強暴。她的這本書是一種屈辱的書寫,覺得自己很無力,她知道類似這樣的事情一直在發生,在臺北也許就在現在都有發生,可她卻阻止不了。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林奕含2016年她的婚禮上發表了一個演講,與我們經常看到的不同,一個美麗的新娘堅強的訴說著過往的悲痛經歷。她說在高二時候就患上了重度憂鬱症,開始了她與重度憂鬱症共生的人生。後來遇到一些事情就在這上面加上PTSD,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大家勸她去散心啊、出遊啊、聊天啊。可實際根本就不是那樣。失去了快樂的能力,會幻覺、幻聽、會解離,然後自殺很多次,經常進加護病房或精神病房。解離就是精神分裂,現在有個優雅的名字叫思覺失調。她的理解就是靈肉對立。因為肉體受到的創痛太大了,以至於靈魂要離開身體,才能活下去。

她說第一次解離是在19歲,她永遠都記得站在離她住所不遠的大馬路上,好像突然醒了過來,那時候正下著滂沱大雨,好像被大雨給淋醒了一樣。低頭看看自己,她的衣著很整齊,甚至彷彿打扮過,但是她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的門,去了哪裡,又做了些什麼。對她來說,解離的經驗是比吃100顆止痛藥,然後被推去加護病房裡面洗胃還要痛苦的一個經驗。

從中文系休學前幾個月,常常解離,還有另外一個症狀是沒有辦法識字。她知道這聽起來很荒謬,對,但就是打開書沒有一個字看得懂。身為一個從小就如此愛慕、崇拜文字的人來說,是很挫折的一件事。聽完這些,我才明白精神分裂原來是這個樣子,和我們之前的所理解的有多不同,遠比我們想象的痛苦的多,難以克服的多。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這本書很早就聽說過,豆瓣評分也很高,國內版本粉紅色的封面可愛的小鹿,溫馨的書名,原以為是個很溫情的戀愛小文。直到有天晚上無意翻開,一口氣讀完直到天亮。一是因為文字極美,開篇寫思琪的想象,在她眼中的事物,各種比喻,就很快愛上的這個可愛的小姑娘。二是越往後看越心傷,不敢放下,因為知道一旦放下再也沒有勇氣看下去。實際情況就是,自從看完再也沒敢再碰,一想起來就心痛的無法自拔,竟是幾天都沒有緩過來。

這本書其實可以用很簡單的兩三句話把故事講完,就是一個男老師長年使用他的老師職權,在誘姦、強暴、性虐待女學生。不得不說作者的文采是極好的,書中並未直接出現暴力的詞語,卻讓你看時感同身受,在文字中感到的痛苦都是真實的。當然毛毛的出現,也讓你感到溫情的存在,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作者通過十幾歲的女孩的眼睛,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很無力也很無奈的世界,感同身受的體會在那種情境下,自己是否也會作出了同思琪一樣的選擇。


本該是花一樣的年紀,思琪卻說“我是餿掉的橙子汁和濃湯,我是爬滿蟲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個燈火流麗的都市裡明明存在的,卻沒有人看得到也沒有人需要的北極星。” 這是怎樣的心境。思琪生長在一個物質條件很好的家庭裡,在最初發生的時候,思琪也曾暗示過父母,她曾問過媽媽:“我們的家教什麼都有,好像沒有性教育?”媽媽回答道:“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一下子明白了,父母在這個故事裡缺席了。書中思琪最後結局是進了精神病院。現實卻比書中更讓人絕望。在經歷了三次自殺後,林奕含還是離開了我們。

其實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是不想寫的,我覺得太傷痛,太悲哀。最主要的是我覺得這個還是個案,離我們很遙遠。可就在這幾天,網上出現的新聞事件,卻讓我們發現正如林奕含所說這種事情從未間斷。當然事情還未結束,我們不知道會出現什麼結果,但我相信正義永遠不會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