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前几天在网上看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台湾作家林奕含的一个专访,画面里是一个清秀的女孩子,穿着粉红色的上衣,很有文采。采访过程中几度哽咽、停顿,断断续续的讲述着她对该书的理解及创作过程,明显能看出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据说结束后第八天也就是2017年4月27日,林奕含被发现在家中自缢,年仅26岁。其父母撰写声明,由出版社代为发表,揭露林奕含久病不愈是因为多年前发生在她身上的诱奸事件,并指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为其自传式小说,希望借由小说杜绝房思琪式的悲剧再次发生。

采访中她的精神科医生说她是经历过越战、集中营、核爆的人,有人说集中营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而林奕含却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她的这本书是一种屈辱的书写,觉得自己很无力,她知道类似这样的事情一直在发生,在台北也许就在现在都有发生,可她却阻止不了。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林奕含2016年她的婚礼上发表了一个演讲,与我们经常看到的不同,一个美丽的新娘坚强的诉说着过往的悲痛经历。她说在高二时候就患上了重度忧郁症,开始了她与重度忧郁症共生的人生。后来遇到一些事情就在这上面加上PTSD,所谓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大家劝她去散心啊、出游啊、聊天啊。可实际根本就不是那样。失去了快乐的能力,会幻觉、幻听、会解离,然后自杀很多次,经常进加护病房或精神病房。解离就是精神分裂,现在有个优雅的名字叫思觉失调。她的理解就是灵肉对立。因为肉体受到的创痛太大了,以至于灵魂要离开身体,才能活下去。

她说第一次解离是在19岁,她永远都记得站在离她住所不远的大马路上,好像突然醒了过来,那时候正下着滂沱大雨,好像被大雨给淋醒了一样。低头看看自己,她的衣着很整齐,甚至仿佛打扮过,但是她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的门,去了哪里,又做了些什么。对她来说,解离的经验是比吃100颗止痛药,然后被推去加护病房里面洗胃还要痛苦的一个经验。

从中文系休学前几个月,常常解离,还有另外一个症状是没有办法识字。她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对,但就是打开书没有一个字看得懂。身为一个从小就如此爱慕、崇拜文字的人来说,是很挫折的一件事。听完这些,我才明白精神分裂原来是这个样子,和我们之前的所理解的有多不同,远比我们想象的痛苦的多,难以克服的多。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地狱空荡荡,魔鬼在人间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很早就听说过,豆瓣评分也很高,国内版本粉红色的封面可爱的小鹿,温馨的书名,原以为是个很温情的恋爱小文。直到有天晚上无意翻开,一口气读完直到天亮。一是因为文字极美,开篇写思琪的想象,在她眼中的事物,各种比喻,就很快爱上的这个可爱的小姑娘。二是越往后看越心伤,不敢放下,因为知道一旦放下再也没有勇气看下去。实际情况就是,自从看完再也没敢再碰,一想起来就心痛的无法自拔,竟是几天都没有缓过来。

这本书其实可以用很简单的两三句话把故事讲完,就是一个男老师长年使用他的老师职权,在诱奸、强暴、性虐待女学生。不得不说作者的文采是极好的,书中并未直接出现暴力的词语,却让你看时感同身受,在文字中感到的痛苦都是真实的。当然毛毛的出现,也让你感到温情的存在,像黑暗中的一束光。作者通过十几岁的女孩的眼睛,让读者看到了一个很无力也很无奈的世界,感同身受的体会在那种情境下,自己是否也会作出了同思琪一样的选择。


本该是花一样的年纪,思琪却说“我是馊掉的橙子汁和浓汤,我是爬满虫卵的玫瑰和百合,我是一个灯火流丽的都市里明明存在的,却没有人看得到也没有人需要的北极星。” 这是怎样的心境。思琪生长在一个物质条件很好的家庭里,在最初发生的时候,思琪也曾暗示过父母,她曾问过妈妈:“我们的家教什么都有,好像没有性教育?”妈妈回答道:“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思琪一下子明白了,父母在这个故事里缺席了。书中思琪最后结局是进了精神病院。现实却比书中更让人绝望。在经历了三次自杀后,林奕含还是离开了我们。

其实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是不想写的,我觉得太伤痛,太悲哀。最主要的是我觉得这个还是个案,离我们很遥远。可就在这几天,网上出现的新闻事件,却让我们发现正如林奕含所说这种事情从未间断。当然事情还未结束,我们不知道会出现什么结果,但我相信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