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作為新會人,老李在介紹自己家鄉“新會”的時候,卻很容易被人認為是“四會”人。也不怪他們,畢竟在廣東,有“會”的地級市,好像還真不多。

加上新會和四會都因為盛產“柑橘”而聞名於世,加之非廣東的朋友不熟廣東地理,四會(隸屬於廣東省肇慶市)和新會(隸屬於廣東省江門市),名字有些相似,距離也算相近(兩地相隔一百多公里,大概2小時車程),外地人就更容易混淆了。

只是不同的是,四會的特產是”砂糖桔“,而新會是茶枝柑以及它的衍生品“新會陳皮”。

這裡沒有比誰高低的地方,老李是農業愛好者,也很喜歡吃砂糖桔,只是一直也沒弄明白,同是生產柑橘的地方,但為啥”四會陳皮“卻沒有”砂糖桔“的知名度呢?

為了一查究竟,老李翻查了資料後,撰寫了以下一篇科普文章。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新會茶枝柑的柑胎

“新會”和“四會”的歷史差異

四會,別名柑桔之鄉,位於廣東省中部的肇慶市。四會的柑桔尤其是沙糖桔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而在400年前就被列為朝廷貢品,數百年以皇家貢品的身份,成為柑橘國中的高貴典範。

《尚書禹貢》記載:“厥包橘柚賜貢。”說白了就是:橘柚是用來賞賜或上貢的物品。可見柑橘地位極高,而且附著較多的文化色彩;《廣東通志》記載:“柑乃桔之屬,滋味甘美特異也……產四會上林者佳”。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由“行柑”製作而成的廣陳皮

而新會,是屬於珠三角城市江門的地級市,而關於新會地區種植柑橘的記載,最早在宋元時期就記錄,其中宋末元初詩人在憑弔崖山之戰時寫道:“天涯客鬢愁成縷。海上傳柑夢中去。今夜上元何處度。亂山茅屋,寒爐敗壁,漁火青熒處。”

詩中提到的“海上傳柑”是宋人元宵時節的習俗,崖山之戰發生前二十天左右正值元宵節的時日,而此時的新會還沒有被元軍侵佔,因此推測所用柑來源於新會。

新會自宋元時期就屬於廣南,而《雞肋編》記載:“廣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種柑橘以圖利。”宋元時期,新會種植柑橘雖未有明確的文字描述,但是新會所在的廣南已盛產柑橘,由此可知,新會在宋元時期肯定已有柑橘種植了。

不難發現,歷史上的新會和四會,都是屬於“廣中之地”的有名柑橘產區,其出品的柑橘,都有貢品級別的“嶺南佳果”之美譽。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新會陳皮

“四會柑”與“新會柑”的品種差異

在中國古代,四會柑桔能成為水果貴族,朝廷貢品,主要依賴地利——四會地處廣東中部,北迴歸線橫貫其中,亞熱帶季風氣候讓四會地區陽光雨量都十分適合柑桔生長。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四會特產“砂糖桔”

現今,四會柑桔的品種甚多,“柑”的品種有貢柑、甜柑、行柑、蕉柑、茶枝柑等;“桔”的品種有沙糖桔、蜜桔、八月桔、大紅桔、硃砂桔、四季桔、年桔等。但以貢柑、沙糖桔和蜜桔品質最佳,風味獨特,因此作為主要品種加以栽培。

其中“砂糖桔”也是芸香科的,其橘皮陳化後也可以作為“普通陳皮”的一種使用,但相對來說味道偏苦澀,香氣少且沒有什麼功效。新會人也會使用“砂糖桔”做的陳皮,但不是入藥,而是用來蒸魚闢腥等,而煲湯泡茶就不建議使用。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四會砂糖桔

而新會陳皮的品種“茶枝柑(大紅柑)”,是從分佈於新會古兜山脈、牛枯嶺山脈和圭峰山脈的河谷地帶野生品種群馴化而來。據調查,在古兜山脈發現百年以上野生桔樹群落。

細數新會的“柑史”,就有大種油身、細種油身、大蒂柑、高督柑和短枝密葉柑等5個品系,其中以軟枝形“大種油身”和“細種油身”為上品。由於品種質量特色明顯,用其果皮曬制的新會陳皮也因此品質獨特,而特定的品種基因成為新會陳皮質量突出性的基礎。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新會茶枝柑

新會和四會“氣候和水土”差異

四會市地處廣東省中部偏西,屬廣義的珠江三角洲範圍,其中山地面積680平方公里,北迴歸線橫貫該市,年平均氣溫21.2°C,年無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對溼度83%,土壤多為山地黃壤與赤紅壤。這些亞熱帶季風氣候及土壤條件都最為適合種植柑桔。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新會柑的種植田以黑土為主

而新會地處北半球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充分,光照時數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堪稱珠三角的福地,這裡以典型珠三角精耕細作制度見稱,富有柑桔的栽培經驗。

新會大部分耕地都是在西江和潭江交匯的沖積平原地貌。每年汛期,西江就會將遠至雲貴高原的土壤元素隨洪水帶到新會銀洲湖與潭江水交匯,形成獨特的灌溉用水。每年的12月至來年的3、4月汛期前,西江、潭江徑流減少,海潮倒灌,形成每年一次的鹹潮,含鹽量達3—9‰,因此水土成分中滲透了海水的元素。

由於西江的洪水和潭江潮水及南海的海水共同作用,形成獨有的“三水融通”水土特色,決定了新會的土壤兼具多種土壤成份類型,豐富的水分、沉積機質和海水鹽類成就了新會陳皮脫穎而出。

“新會”和“四會”都盛產柑桔,為何“新會陳皮”卻更出名?

新會陳皮村

“新會陳皮”和“四會陳皮”差異

四會盛產柑橘,也有茶枝柑的種植,因此也是有陳皮的,畢竟凡是生產桔子、橘子、柑子的地方都會有陳皮,但他們都是普通陳皮,不叫“新會陳皮”;而四會的陳皮,一般統稱為“廣陳皮”。

其實在古時候,“廣陳皮”和“新會陳皮”並沒有細分,很多時候廣陳皮直接代指新會陳皮,直到清代才有了新會陳皮的本草古籍記載。

而廣陳皮就再次細分新會陳皮(茶枝柑)和普通廣陳皮(行柑),其中,四會生產的陳皮屬於廣陳皮的一種,但原料一般是用四會行柑,並不是上面提及的四會砂糖橘。

四會出的陳皮,相比於“新會陳皮”,其中特有的成分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偏少,因此在香味方面,四會陳皮(廣陳皮)與跟新會陳皮有一定差距。。

而新會陳皮含有揮發油成分多達24種以上,黃酮類成分種類遠高於其他產地的陳皮。新會陳皮除橙皮苷外,以川陳皮素、橘皮素的含量較高,因此隨著陳化的時間變長,其香味也不斷加深。

PS:如對老李收藏的新會陳皮感興趣,可私信或者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