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獨立”要趁早?過早獨立,對孩子的傷害你可能想不到

前段時間偶然在醫院遇見一位多年不見的同學,原來她是在醫院陪護母親。與她閒談間才得知,她白天要工作,晚上要陪床,而她母親的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幾個月,時間一長她也有點感覺很疲憊,整個人看上去很憔悴。

我原本建議她找個護工,或者找家裡親戚偶爾看顧一下,能夠讓自己休息一下。她卻表示,護工太貴請不起。她有點自嘲地說:“我從小我媽就教育我要獨立,不要麻煩別人,我現在都不知道怎麼開口向家裡人求助,但我真的覺得獨立實在是一件太累的事情,連喘個氣歇一歇的機會都沒有。”

其實在上學時,這位同學就是一位“獨立”到讓人心疼的人,初中時我們不是寄宿式學校,一般初三都是家長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但是她是一個人在學校外面租房住,自己洗衣、做飯,甚至生病時也是自己找老師請假,自己去醫院……她曾經與幾個好友吐槽:“我真懷疑我是不是我爸媽親生的。”

她媽媽來開家長會時,最自得也正是這一點,曾經說:“我女兒學習成績馬馬虎虎,但是自理能力很強,從來不用我們操心。”

人們常說,獨立的孩子有強大的內心,但是錯誤的“獨立教育”帶給孩子的卻是一生之殤。

孩子“獨立”要趁早?過早獨立,對孩子的傷害你可能想不到

花開有期,獨立有時

前幾年,媒體曾經報道過湖北紅安大別山深處6歲男孩徐奧的故事。

因為父親的去世,母親患有家族遺傳性風溼病,手腳萎縮,生活不能自理。整個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在了6歲徐奧瘦弱的肩上,種地,洗衣,做飯,照顧媽媽,都是這個“小大人”親力親為。

很多人都為了這個獨立、堅強、孝順的孩子而深受感動,但這個孩子遭遇也令人心酸。

就如陶虹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所說的那樣,一個孩子在不適齡的情況下做到了堅強和獨立,是因為太早見過絕望了,只能努著要去堅強。

而一個在正常情感關係下長大的孩子,到了一定年齡自然就會獨立了。因為孩子的能量上來了,你不讓他承擔他都要承擔。

有的家長總是認為孩子越早獨立越好,但其實孩子在每個年紀都有該做的事情。就如尹建莉說,“古今中外在教育問題上,總是有太多反自然反天性的事。成人無視兒童的自然需求,不斷把某種基於社會需求的設計強加到孩子頭上。在孩子幼年時期就急於去發展他的社會屬性,拔苗助長。”

真正的獨立,並不是急於求成,而是水到渠成。 它就像是在孩子成長的土壤上播下一顆良種,有愛和關懷的陽光雨露,靜候花開。

孩子“獨立”要趁早?過早獨立,對孩子的傷害你可能想不到

先教育,再放手

前段時間,一名9歲女孩獨自回家走丟的新聞上了微博熱搜。

原來因為這位媽媽沒有時間去接9歲的女兒放學,讓女兒自己坐車回家,結果女兒竟然坐錯了車,找不到家,一直坐在車上哭。

直到司機詢問情況,才知道女孩是第一次自己坐車,趕緊替孩子聯繫到了家長。

孩子“獨立”要趁早?過早獨立,對孩子的傷害你可能想不到

有的網友在評論說,9歲的孩子還不會自己做公交車回家,獨立能力也太差了。

有的網友則說現在社會上壞人這麼多,自己不能接,可以讓家人接一下,直接讓孩子自己回家,,媽媽的心也太大了。

對其中一個網友的評價很是認同。

孩子“獨立”要趁早?過早獨立,對孩子的傷害你可能想不到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也不是一夜之間就長大的。

想要孩子獨立,父母就需要放手,這本沒有錯;但是父母在放手之前,需要教會孩子如何生存、如何獨立。

在沒有做好充分準備的情況下放手,是害!只有在讓孩子擁有成熟能力時放手,才是愛。

要獨立,不要冷漠

曾經看過一期綜藝《不好說特想聽》,裡面有一段母子之間的對話,令人印象深刻。

母親從兒子小時候開始,就用各種方法逼兒子獨立。到了兒子18歲,她索性斷了兒子的經濟來源,放他獨自一人在英國洗盤子生存,目的是讓他能養得起自己。

她說:“我沒法陪你一輩子,但我得給你技能。你恨我我也認了。”
但兒子卻覺得,他渴望的陪伴和愛,媽媽都沒有給。在爺爺奶奶去世那天,他就沒有家了。

他說:“我雖然是北京人,卻像個北漂一樣,甚至北漂可以回家,我卻連退路都沒有。”

孩子“獨立”要趁早?過早獨立,對孩子的傷害你可能想不到

在孩子獨立的道路上,父母需要做的是放手,而不是在情感上徹底抽離。

心理學家Bartholomew,認為如果父母總是離孩子很遙遠,不陪伴、回應孩子,表現得很冷漠,孩子則會形成迴避型的依戀模式。迴避型的孩子長大後有兩種表現——疏離型(dismissive)與恐懼型(fearful)。他們都會在很多時刻,覺得自己好像不需要/反感與人親密。疏離型的人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他們對親密感到不適,追求獨立。而恐懼型自身的想法會搖擺——他們既擔心被拋棄,但有時又對親密感到不適,時而想要依賴時而又渴望獨立。

在孩子獨立的過程中,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就會有一種被拋棄、孤立無援的不安全感,會逐漸變得冷漠。在面對困難時,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情感上的支持,孩子才會更有力量。

當孩子獨自走人生路時,內心懷揣的是信心和希望,而非懷疑膽怯恐懼,這才是有益於他終生的教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