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2國內財經要聞】

1.2020年一季度財政收入45984億元 同比下降14.3%

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5984億元,同比下降14.3%。1-3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5284億元,同比下降5.7%。

2.積極財政多路加碼護航“穩”經濟

進入二季度,積極財政政策多路加碼護航“穩”經濟。記者獲悉,下一步,中央財政將研究適當提高財政赤字率,集中使用部分中央存量資金,統籌加大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加強對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的財力支持。將在繼續落實落細已出臺減稅降費政策措施的同時,密切跟蹤疫情和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進一步研究完善稅費政策措施。

3.一攬子宏觀對沖政策將落地 發改委進一步研究出臺企業幫扶政策

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在發改委發佈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經濟下行並非中國經濟發展基本面的正常反應,而是突發嚴重事件帶來的結果。宏觀對沖政策仍有很大空間並將持續發力。下一步,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抓緊按程序推動一攬子宏觀政策出臺落地,努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

4.央企營收下滑 國資委推硬核舉措穩增長

深化改革強動力是其中重要舉措之一。據透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形成了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履行審批程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出要加快出臺。2020年是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的第一年,國企改革將在混改等七個領域重點發力,中央企業將穩妥開展併購重組,加快產業鏈升級補短板。

5.三歲遼寧自貿區 制度創新成硬核

成立三年來,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複製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區域協同,多領域發展。截至目前,區內新增註冊資本6987億元,共有217家東北亞外資企業入駐,面向東北亞開放合作“橋頭堡”效應初步形成。

6.福州自貿片區穩步快跑“絲路”經濟回暖復甦

位於福州自貿片區的江陰港,在剛剛過去的一季度,完成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10%,這表明儘管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承載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區經貿往來的“海上絲路”,正在逐漸回暖復甦。

7.香港失業率再攀逾九年新高 特區政府加碼措施力保民生

應對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特區政府日前公佈高達1375億港元的紓困措施,並在特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獲得通過。其中,810億港元用於“保就業”計劃,向合資格僱主提供工資補貼,避免企業裁員。特區政府還將在未來兩年動用60億港元,創造約30000個有時限的就業崗位,涵蓋不同技能及學歷人士,包括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和應屆畢業生。


8.系列重磅新政激活經濟新動能

打造經濟新動能將迎來系列重磅新政。4月20日,在國家發展改革委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司長伍浩透露,將研究出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此外,數字經濟方面,經研究提出了15個新業態新模式重點方向,將推進相關試驗試點。

9.知識產權保護全面強化 一系列政策細則加速落地

4月2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發佈2020-2021年貫徹落實《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推進計劃,提出將制定修訂專利法、著作權法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加大侵權懲罰性賠償。強化知識產權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制定出臺商標侵權等判斷標準,從重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10.農業農村部:豬肉產能年底恢復至常年水平

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20日發佈的《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20-2029)》預計,我國豬肉產能將於今年年底恢復至常年水平。

11.進博朋友圈再擴容全球企業為中國經濟投“信心票”

來自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的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報名參展企業超過1000家,數十家世界500強、行業龍頭企業將成為第三屆進博會上的“新面孔”。朋友圈越來越大,進博越辦越好,全球企業為中國經濟投下“信心票”。


【20200422國內財經要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