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鼻祖是誰?他是哪裡人?你知道嗎?

倉頡是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助手。

倉頡,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倉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

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興起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沮誦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蒐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

我國史學界共識:在全國眾多的黃帝史官、文字鼻祖倉頡遺蹟中,源於漢代的全國僅有四處——河南南樂、虞城、開封和陝西白水。“虞城”所指的即是商丘市虞城縣古王集鄉堌堆坡村西側的古倉頡墓和倉頡祠。

不久前,記者再次探訪倉頡祠。凝目觀望,這裡的倉頡遺蹟著實不夠搶眼:3間算不上巍峨的倉頡祠踞於半米多高的平臺上,祠後是古倉頡墓,祠前有兩株檜柏,6間東西廂房分居兩邊,僅此而已。然而,它們並非鏡花水月,完全可以看得見摸得著。內容為王,它簡陋中蘊含著內涵,“寒酸”中透露出本真。

沿甬道繞倉頡墓一週,我認定它是此文化景區的核心,為古老之最。這座圓丘形的古冢,高3米,周長45米,被蔥蘢的綠樹青草覆蓋。早在1978年和1984年,考古隊曾兩次對其勘探,確認它為距今約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虞城縣誌》記載,漢靈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倉頡墓前立碑一通,正書“古倉頡墓”,後廢;康熙四十一年,重立石碑一通,陰刻“古倉頡墓”四字,後廢;1990年,新漢字識字法推廣者、遼寧人唐炳仁先生又重立“古倉頡墓”石碑一通。此前的1976年,倉頡墓被虞城縣政府命名為第一批項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它又被商丘市政府命名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現代漢語詞典》的“我國曆代紀元表”,推斷黃帝和他的史官倉頡當生活在此前5000年左右的遠古時代,確實夠遙遠的了。面對著鬱鬱蔥蔥的古倉頡墓,我禁不住發問:泱泱神州,為何在此築起古倉頡墓?究竟又是什麼時候築的?倏地,我想起60多年前在這裡的小學求學時,老師講述的一個傳說:很古很古的時候,這一帶遭遇洪水,不知從哪裡飄來一具人頭骨,前額下有4個眼孔,眾人大為驚異。有一個當地的高人認出(一說孔子周遊列國時路過此地確認),這是黃帝史官、字聖倉頡的頭骨,大家感佩倉頡造字的功德,便把它埋葬在此。爾後,當地的先民們口口相傳,便把這埋葬倉頡頭骨之冢叫倉頡墓。

古墓前為倉頡祠。“漢時初建,唐時擴建”(見《虞城縣誌》,同前),後屢廢屢建。如今此為3間出廈,明柱木雕,鐫刻有“天下文章祖/古今翰墨師”的楹聯。在迎門靠後牆處的平臺上,莊嚴的寶蓋下端坐著倉頡塑像,神態安詳,四目炯炯,雙手握著造字的器具,宛如在凝目思考創造什麼新字。

望著“四目靈光”的倉頡塑像,想起當地流傳一個關於倉頡四隻眼睛的傳說。倉頡造字廢寢忘食。一天午後,妻子叫他吃飯,叫了三四遍,他卻紋絲不動,依然在那裡琢磨一個筆畫繁多的象形符號。太陽快落山了,妻子又把鍋裡的飯熱了一會,硬是把倉頡拽過來吃飯。妻子心中有氣,轉身出去找了只屎殼郎,放在那個象形符號上來回爬了幾下。倉頡用過飯回來,看到那個象形符號筆畫交織,亂如團麻,越發辨別不清了。時間悄悄地溜走,倉頡一夜未眠,心急如焚,雙目之下竟然生出了兩隻眼睛(全國各地供奉的倉頡塑像均有四目)。這固然是個美麗的神話,但卻彰顯倉頡造字備嘗艱辛。

藉助倉頡的旺盛文脈,當地政府在景區旁邊辦了一所倉頡小學。

在倉頡文化的薰陶下,方圓十里以內的村莊,薪火相傳,文脈不斷,敬字聖、尚文化、倡文明的理念,在一代又一代的村民心中紮下了根,苦讀書、明事理的風氣經久不衰。

後人感其德、念其功,尊其為字聖、斯文鼻祖,每年春秋舉祭,焚香叩首,捐款獻物維修遺址,保持了康熙九年重修時的原貌。(楊石)

漢字的鼻祖是誰?他是哪裡人?你知道嗎?


漢字的鼻祖是誰?他是哪裡人?你知道嗎?

簡陋而又蒼桑的蒼頡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