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文|茶沫

“总之,如果你要我说,我描述的到底是普通人,还是在加油添醋地描述一个仿佛沙硕中珍珠般的传奇人物,我想答案是介乎两者之间吧。反正我只知道安迪·杜佛尼不像我,也不像我入狱后见过的任何人。他把五百美金塞在肛门里,偷偷夹带了进来,但似乎他同时也夹带了其他东西进来——或许是对自己的价值深信不疑,或坚信自己终会获得最后胜利......或只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即使被关在这堵该死的灰墙之内,他仍然有一种发自内在的光芒。”

这段话是斯蒂芬·金所著《肖申克的救赎》里的一段话,我喜欢这句话的时候已人到中年,已经褪去了姑娘家的羞涩跟避讳,直面文字本身的面貌。

《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相当一部分中年人的世界如瑞德口中描述的一般“体制化”:身体是机械的,思想是绑架的。每当思想因为某事有一丝涟漪时,我都喜欢看几十页这本书,停一会再看半小时的电影。这种交叉的方式也是体制化的产物。

看的过程中,那拧巴在一起的困顿会随着瑞德的手稿而变得有路可循。路的开端写着:有要求,不期待。

01 创作的由来

斯蒂芬·金一生最爱恐怖小说,也写尽恐怖,打从七岁因病休学在家便在母亲的鼓舞下开始创作,那是一个四页长的魔法动物故事,稿费是母亲奖励的一块美金。

也许是母亲的不经意引导,也许是造物主的刻意为之,斯蒂芬·金脑子里心心念念的只有诸如外星人、吸血鬼、活死人、开膛手杰克之类的“异物”书籍。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越血腥、越恐怖,他越兴奋满足。这份兴奋满足把读过的东西沉淀到他的思想中,再飞跃到手稿纸上。

当十四岁的少年把恐怖片改编成小说并售卖给同学后,那个温文尔雅的校长发怒了:我真搞不懂,斯蒂芬,你明明有才华,却为什么老爱写这些垃圾东西,白白糟蹋天分呢?

《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少年在校长的授意下把钱退给了同学,交易回到了最初始的状态,可校长的话却烙在了少年的心中,让他感到羞愧。由于对恐怖的狂热让他割舍不下,他的创作依然在继续。

成年后,斯蒂芬生活中的贫穷困顿多的如他脑子里刻画的那些恐怖主角一样,这些令斯蒂芬无暇顾及校长的训斥,当他扔到垃圾桶的《魔女嘉莉》手稿被崇拜他的才华比面包还多的妻子捡起来阅读后,他的贫穷插翅高飞了。

当他的天分被各大出版社及名导争相追捧,书的版权、影视剧的收入让他位居作家富豪榜第一时,校长的话再次在耳畔响起,即使美国最畅销的二十五本书里他的书就占七本,各大影院的上映电影几乎被他的作品包圆。

他审视周边,代表严肃文学的“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从不曾寄过一张邀请函给他,那些把“畅销”与“垃圾”划等号的书评人也总是正面或侧面地用比校长还过激的文字在抨击他。

他感到心力交瘁,他的体制化让编辑为他担心,急于向校长证明自己没有浪费天分,没有浪费时间,写的不是垃圾的他在文字的意义上纠结,他开始酗酒、吸食可卡因。

《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跟恐怖不沾边的《肖申克的救赎》便是这个时候的产物,斯蒂芬对它这样总结: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书都多。

02 书的内容

通篇以肖申克监狱里唯一一个承认自己犯罪的终身监禁者瑞德的口吻在讲述,讲他在监狱的所见所闻,讲他的所思所想,可他不是主角,主角是让他的思想得到救赎,让肖申克同时期关押的许多人的灵魂得到救赎的杀人犯银行家安迪·杜弗尼。

安迪是一个冷静到让人倒抽凉气的银行信贷部副总裁,因被控杀害妻子及妻子的情夫而入狱,他在法庭上镇定、不带感情地述说自己的故事,以至于所有出席人都对他的罪深信无疑,包括他的辩护律师。

他的书生气让瑞德输掉两包烟,所以瑞德对他刮目相看。他的平静从容对于入狱二十年的瑞德来说,很合时宜。

《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当瑞德跟同伴们在房顶上席地而坐,慵懒地喝着安迪从警卫队长哈力那用专业、才能及生命赢来的啤酒时,瑞德说:

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此时的安迪面带微笑的在阴凉处独坐,他赢得了狱友的尊重,狱警们的特殊对待。

瑞德说了文章开头那一段话,即使他对安迪说在这个地方希望是个害人的东西,即使长期服刑的狱友们如体制化的布鲁克一般,对监狱依赖到出去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安迪通过帮典狱长洗黑钱,帮狱警们避税等获得了单人间,被调到图书馆工作,远离“姊妹”们的骚扰与暴打。

他乐此不彼地给州长写信,希望他拨款扩充图书馆,尽管他深知经费的用途只有三个:加高监狱的围墙、加厚监狱的铁窗、加派看守的警卫。他写了六年,每周一封,得到了200元及几箱旧书的封口费。然后他将每周一封的信增加到每周两封,然后他慢慢得到了400、600,甚至1000元。

他利用磨石头的爱好,扩充图书馆的“宏图伟业”为遮挡,用19年挖通了瑞德认为六百年都挖不到头的逃生通道,用的是一个一英尺长的像鹤嘴锄的小锤子。

当汤米带着真相入狱后,在狱中平静了十五年的安迪,魂不守舍地在云层很低,灰蒙蒙的墙上是灰蒙蒙的天的一天走进了典狱长的办公室。他语无伦次地要求典狱长为他翻案,他甚至激动到忘记他是典狱长的利益链中最结实的一段线这一件事情。

他大骂典狱长,高喊这是我的人生,我出去的机会,你不懂吗?他被警卫拖了出去,关在暗无天日的需要走下二十三级楼梯才会到的禁闭室,瑞德这样形容禁闭室:在那里度过二十天,就好像过了一年一样。三十天仿佛两年,四十天则像十年。而安迪被关了两次二十天。

安迪身上的那种光芒消散了一阵子,但是禁闭时他内心对于妻子的死得到了救赎。他向瑞德吐露,很爱妻子,虽然枪不是他开的,但是他的性格把妻子推向了死亡。

《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安迪身上的光芒又回来了,直到1975年他越狱。瑞德在第二年戏剧性地获得了假释,在奔赴安迪所在地的车上,瑞德说:自由人才会兴奋

03 有要求,没期待

“我很佩服他,尽管他碰到不少麻烦,还是继续过他的日子,但世界上其他成千上万的人却办不到,他们不愿意或没有能力这么做,其中许多人根本没有被关在牢里,却还是不懂得过日子。我还注意到,尽管安迪的脸孔透露出他碰到麻烦了,但是他的双手仍然干净得一如往常,指甲也修建得整整齐齐的。”

瑞德对安迪的夸赞很多,但通常都是精神上的,这一次落到了实处。

安迪总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要做什么。作为银行家,他在入狱时便深知钱在监狱里的重要性。

他可以冒着生命危险为自己在监狱的地位跟残暴的哈力对峙,他总是会把机会握在手中,仿佛知道老天已经为他准备好了。

《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如瑞德所说: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那么抱着乐观的期望就没关系。

安迪总是会把真相掩盖,他只让人看到他想让别人看到的东西,因为他有要求,没期待。

他的要求是对自己的,他从不对任何人及事抱期待,因为在期待之前,他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他的希望来源于他自身,不依附任何人。所以认识他伊始,瑞德就说安迪仿佛一直身披自由的外衣,身上有许多狱中人都缺乏的特质,是一种内心的宁静,甚至是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认为漫长的噩梦终有一天会结束。

这种宁静及信念,便是安迪的有要求、没期待。

所以安迪可以在1967年挖通逃生通道后,会等上八年直到1975年才去手触自由,他用八年的时间来确保计划的可实施性,即使他已经谋划了19年,掩盖洞口的曼妙女郎贴画几经更迭。

当电闪雷鸣时,他掐着雷点去砸排泄物管道,当排泄物喷涌而出时,那个瑞德口中多次描述的手指干净,指甲修剪整齐的传奇人物没有一秒迟疑地匍匐到了管道里。

瑞德说,如果是他或其他许许多多的人肯定忍受不了。安迪靠着圣经的掩护,利用那句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安迪的故事差不多讲完了,现在来讲讲天才大师斯蒂芬·金,当他卸下羞愧的外衣,跟那些书评人据理以争时,外界肯定他的声音越来越多。

随着《肖申克的救赎》的面世,斯蒂芬余生的作品更多的是专注在文字上的打磨,他真正的钻到了他的文字里,外界的声音在他的耳畔越来越模糊,直至最后由嘈杂变得宁静,那个代表主流的“美国国家图书基金会”向他发出邀请,不是嘉宾,是上台领奖的邀请,奖项为:全国书奖的终身成就奖。

《肖申克的救赎》:有要求、不期待

那个凭借恐怖获得雨果奖、卢卡斯奖、世界奇幻文学奖的斯蒂芬,终于在有生之年完成了对校长的交代,虽然此时的他早已没了这个执念。

安迪的有要求、没期待,也成了他的有要求、没期待。

作者简介:茶沫,写自己的字,暖自己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