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文|茶沫

“總之,如果你要我說,我描述的到底是普通人,還是在加油添醋地描述一個彷彿沙碩中珍珠般的傳奇人物,我想答案是介乎兩者之間吧。反正我只知道安迪·杜佛尼不像我,也不像我入獄後見過的任何人。他把五百美金塞在肛門裡,偷偷夾帶了進來,但似乎他同時也夾帶了其他東西進來——或許是對自己的價值深信不疑,或堅信自己終會獲得最後勝利......或只是一種自由的感覺,即使被關在這堵該死的灰牆之內,他仍然有一種發自內在的光芒。”

這段話是斯蒂芬·金所著《肖申克的救贖》裡的一段話,我喜歡這句話的時候已人到中年,已經褪去了姑娘家的羞澀跟避諱,直面文字本身的面貌。

《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相當一部分中年人的世界如瑞德口中描述的一般“體制化”:身體是機械的,思想是綁架的。每當思想因為某事有一絲漣漪時,我都喜歡看幾十頁這本書,停一會再看半小時的電影。這種交叉的方式也是體制化的產物。

看的過程中,那擰巴在一起的困頓會隨著瑞德的手稿而變得有路可循。路的開端寫著:有要求,不期待。

01 創作的由來

斯蒂芬·金一生最愛恐怖小說,也寫盡恐怖,打從七歲因病休學在家便在母親的鼓舞下開始創作,那是一個四頁長的魔法動物故事,稿費是母親獎勵的一塊美金。

也許是母親的不經意引導,也許是造物主的刻意為之,斯蒂芬·金腦子裡心心念唸的只有諸如外星人、吸血鬼、活死人、開膛手傑克之類的“異物”書籍。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越血腥、越恐怖,他越興奮滿足。這份興奮滿足把讀過的東西沉澱到他的思想中,再飛躍到手稿紙上。

當十四歲的少年把恐怖片改編成小說並售賣給同學後,那個溫文爾雅的校長髮怒了:我真搞不懂,斯蒂芬,你明明有才華,卻為什麼老愛寫這些垃圾東西,白白糟蹋天分呢?

《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少年在校長的授意下把錢退給了同學,交易回到了最初始的狀態,可校長的話卻烙在了少年的心中,讓他感到羞愧。由於對恐怖的狂熱讓他割捨不下,他的創作依然在繼續。

成年後,斯蒂芬生活中的貧窮困頓多的如他腦子裡刻畫的那些恐怖主角一樣,這些令斯蒂芬無暇顧及校長的訓斥,當他扔到垃圾桶的《魔女嘉莉》手稿被崇拜他的才華比麵包還多的妻子撿起來閱讀後,他的貧窮插翅高飛了。

當他的天分被各大出版社及名導爭相追捧,書的版權、影視劇的收入讓他位居作家富豪榜第一時,校長的話再次在耳畔響起,即使美國最暢銷的二十五本書裡他的書就佔七本,各大影院的上映電影幾乎被他的作品包圓。

他審視周邊,代表嚴肅文學的“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從不曾寄過一張邀請函給他,那些把“暢銷”與“垃圾”劃等號的書評人也總是正面或側面地用比校長還過激的文字在抨擊他。

他感到心力交瘁,他的體制化讓編輯為他擔心,急於向校長證明自己沒有浪費天分,沒有浪費時間,寫的不是垃圾的他在文字的意義上糾結,他開始酗酒、吸食可卡因。

《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跟恐怖不沾邊的《肖申克的救贖》便是這個時候的產物,斯蒂芬對它這樣總結:我花在上面的精神比任何一本書都多。

02 書的內容

通篇以肖申克監獄裡唯一一個承認自己犯罪的終身監禁者瑞德的口吻在講述,講他在監獄的所見所聞,講他的所思所想,可他不是主角,主角是讓他的思想得到救贖,讓肖申克同時期關押的許多人的靈魂得到救贖的殺人犯銀行家安迪·杜弗尼。

安迪是一個冷靜到讓人倒抽涼氣的銀行信貸部副總裁,因被控殺害妻子及妻子的情夫而入獄,他在法庭上鎮定、不帶感情地述說自己的故事,以至於所有出席人都對他的罪深信無疑,包括他的辯護律師。

他的書生氣讓瑞德輸掉兩包煙,所以瑞德對他刮目相看。他的平靜從容對於入獄二十年的瑞德來說,很合時宜。

《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當瑞德跟同伴們在房頂上席地而坐,慵懶地喝著安迪從警衛隊長哈力那用專業、才能及生命贏來的啤酒時,瑞德說:

陽光灑肩頭,彷彿自由人。此時的安迪面帶微笑的在陰涼處獨坐,他贏得了獄友的尊重,獄警們的特殊對待。

瑞德說了文章開頭那一段話,即使他對安迪說在這個地方希望是個害人的東西,即使長期服刑的獄友們如體制化的布魯克一般,對監獄依賴到出去就無法生存的地步。

安迪通過幫典獄長洗黑錢,幫獄警們避稅等獲得了單人間,被調到圖書館工作,遠離“姊妹”們的騷擾與暴打。

他樂此不彼地給州長寫信,希望他撥款擴充圖書館,儘管他深知經費的用途只有三個:加高監獄的圍牆、加厚監獄的鐵窗、加派看守的警衛。他寫了六年,每週一封,得到了200元及幾箱舊書的封口費。然後他將每週一封的信增加到每週兩封,然後他慢慢得到了400、600,甚至1000元。

他利用磨石頭的愛好,擴充圖書館的“宏圖偉業”為遮擋,用19年挖通了瑞德認為六百年都挖不到頭的逃生通道,用的是一個一英尺長的像鶴嘴鋤的小錘子。

當湯米帶著真相入獄後,在獄中平靜了十五年的安迪,魂不守舍地在雲層很低,灰濛濛的牆上是灰濛濛的天的一天走進了典獄長的辦公室。他語無倫次地要求典獄長為他翻案,他甚至激動到忘記他是典獄長的利益鏈中最結實的一段線這一件事情。

他大罵典獄長,高喊這是我的人生,我出去的機會,你不懂嗎?他被警衛拖了出去,關在暗無天日的需要走下二十三級樓梯才會到的禁閉室,瑞德這樣形容禁閉室:在那裡度過二十天,就好像過了一年一樣。三十天彷彿兩年,四十天則像十年。而安迪被關了兩次二十天。

安迪身上的那種光芒消散了一陣子,但是禁閉時他內心對於妻子的死得到了救贖。他向瑞德吐露,很愛妻子,雖然槍不是他開的,但是他的性格把妻子推向了死亡。

《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安迪身上的光芒又回來了,直到1975年他越獄。瑞德在第二年戲劇性地獲得了假釋,在奔赴安迪所在地的車上,瑞德說:自由人才會興奮

03 有要求,沒期待

“我很佩服他,儘管他碰到不少麻煩,還是繼續過他的日子,但世界上其他成千上萬的人卻辦不到,他們不願意或沒有能力這麼做,其中許多人根本沒有被關在牢裡,卻還是不懂得過日子。我還注意到,儘管安迪的臉孔透露出他碰到麻煩了,但是他的雙手仍然乾淨得一如往常,指甲也修建得整整齊齊的。”

瑞德對安迪的誇讚很多,但通常都是精神上的,這一次落到了實處。

安迪總是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要做什麼。作為銀行家,他在入獄時便深知錢在監獄裡的重要性。

他可以冒著生命危險為自己在監獄的地位跟殘暴的哈力對峙,他總是會把機會握在手中,彷彿知道老天已經為他準備好了。

《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如瑞德所說:只要為最壞的結果預先做好準備,那麼抱著樂觀的期望就沒關係。

安迪總是會把真相掩蓋,他只讓人看到他想讓別人看到的東西,因為他有要求,沒期待。

他的要求是對自己的,他從不對任何人及事抱期待,因為在期待之前,他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

他的希望來源於他自身,不依附任何人。所以認識他伊始,瑞德就說安迪彷彿一直身披自由的外衣,身上有許多獄中人都缺乏的特質,是一種內心的寧靜,甚至是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認為漫長的噩夢終有一天會結束。

這種寧靜及信念,便是安迪的有要求、沒期待。

所以安迪可以在1967年挖通逃生通道後,會等上八年直到1975年才去手觸自由,他用八年的時間來確保計劃的可實施性,即使他已經謀劃了19年,掩蓋洞口的曼妙女郎貼畫幾經更迭。

當電閃雷鳴時,他掐著雷點去砸排洩物管道,當排洩物噴湧而出時,那個瑞德口中多次描述的手指乾淨,指甲修剪整齊的傳奇人物沒有一秒遲疑地匍匐到了管道里。

瑞德說,如果是他或其他許許多多的人肯定忍受不了。安迪靠著聖經的掩護,利用那句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

安迪的故事差不多講完了,現在來講講天才大師斯蒂芬·金,當他卸下羞愧的外衣,跟那些書評人據理以爭時,外界肯定他的聲音越來越多。

隨著《肖申克的救贖》的面世,斯蒂芬餘生的作品更多的是專注在文字上的打磨,他真正的鑽到了他的文字裡,外界的聲音在他的耳畔越來越模糊,直至最後由嘈雜變得寧靜,那個代表主流的“美國國家圖書基金會”向他發出邀請,不是嘉賓,是上臺領獎的邀請,獎項為:全國書獎的終身成就獎。

《肖申克的救贖》:有要求、不期待

那個憑藉恐怖獲得雨果獎、盧卡斯獎、世界奇幻文學獎的斯蒂芬,終於在有生之年完成了對校長的交代,雖然此時的他早已沒了這個執念。

安迪的有要求、沒期待,也成了他的有要求、沒期待。

作者簡介:茶沫,寫自己的字,暖自己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