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機很微妙,大國崛起有時候也是靠運氣

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這是不爭的事實。

那麼我們來盤點一下當時地盤較大的世界各殖民地國家,

便會發現,中國真的是太幸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機很微妙,大國崛起有時候也是靠運氣


先說說巴西,巴西在十五世紀被葡萄牙殖民後,

便成為徹底的殖民地國家,

1821年,巴西宣佈獨立,但還是難以擺脫葡萄牙的影子,

因為其第一任君主就是葡萄牙國王若奧六世的嫡子。

巴西領土面積世界第五,卻成為殖民國家,

中國能夠倖免,難道僅僅是因為人口眾多?

那我們看看印度。

早在16世紀,葡萄牙人就來到了印度並在這裡建造據點;

此時的印度人口已經高達一億四千萬,

而彼時的中國人口只有一億一千萬,

但因為武器落後,印度人對殖民者沒有任何反抗之力。

到了18世紀,在印度追求利益的歐洲強國主要是英國和法國。

經過一番鬥爭,英國人取得了優勢,

在這裡建立了東印度公司。

雖然法國、荷蘭人也建立過東印度公司,

但沒有一個國家像英國這樣將公司發展到如此的高度。

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是個很變態的公司,

他們僱傭軍隊,搞自己的私人武裝,

可以和東方國家級武裝作戰而絲毫不落下風,

壟斷貿易,黑白通吃,

絕對秒殺現在的世界五百強,堪稱人類歷史上最牛逼的公司,

這絕對是空前絕後的了。

雖然印度爆發了各種起義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

但然並卵,槍桿子裡出政權。

1818年馬拉塔人勢力最後覆滅後,

大多數印度王公都承認了東印度公司的宗主權。

接下來東印度公司開始向東方最大的國家——中國伸出了邪惡的觸角。

十九世紀初,東印度公司取得了對中國的貿易壟斷權,

大量的鴉片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

間接觸發了1840年的中英鴉片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機很微妙,大國崛起有時候也是靠運氣

英國對滿清的軍事優勢是壓倒性的。

從1840年6月到1842年7月,

虎門、廣州、廈門、三元里、舟山、寧波、平湖、鎮江先後淪陷;

東海、南海的海岸線幾乎全部被英軍佔領。

1842年8月,英軍逼近南京。

道光皇帝在權衡利弊後,派人在南京的靜海寺與英國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

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不僅割讓了香港島,

還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

清政府喪失了關稅主權和貿易主權;

從這之後,西方列強都知道中國好欺負了,

便一次次地找上門來。

1844年,滿清政府與英國簽訂虎門條約。

1858年,與俄美英法簽訂天津條約。

1860年,與俄國簽訂北京條約,

中國喪失了大約35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直至今日!

1895年4月,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

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並賠償日本軍費2億兩白銀。

1901年,與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

向各國賠償白銀4億5000萬兩,

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

……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機很微妙,大國崛起有時候也是靠運氣

此後清政府搖搖欲墜,袁世凱漸漸攫取政權。

1911年辛亥革命,袁世凱上位;

中國進入了北洋軍閥統治時期。

事實上,在北洋軍閥內部,都有西方帝國主義的扶植。

直系、滇系、桂系軍閥依靠英美帝國主義的扶植,

而皖系、奉系則依靠日本帝國主義的扶持。

作為軍閥首腦的袁世凱,自然跟西方列強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

這從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事實上此時的中國已經接近殖民地國家了。

但中國人卻在此時迎來了一個奇妙的機會。

這個機會我覺得是上天的眷顧,

就算到今天我都覺得不可思議。

事實上,在二十世紀初期,

本來可以徹底殖民中國的西方列強,

因為一些歷史上的遺留問題,鬧出了很大的矛盾。

其中最大的矛盾有三個:

因為普法戰爭失敗,法國和德國鬧矛盾;

在巴爾幹半島上搶奪資源,俄國和奧匈帝國也鬧矛盾;

同時,因為拿破崙和俾斯麥的關係,英國也怕德國過分強大。

所以,當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的時候,

其內部其實是有很多分歧的。

尤其是德國,在鴉片戰爭期間英國忙於爭奪南海時,

在武漢、天津、青島等地建立殖民統治,

影響遍佈中原各地;

日本人和英國人對此耿耿於懷。

1882年、德、奧、意更是公然簽訂了同盟條約,

針對英法俄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

1892年,法國和俄羅斯帝國達成了軍事協議,

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意大利的進攻,

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

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奧匈帝國的進攻,

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

沒辦法,德國就是這麼有剛,

歐洲人真怕他們再出一個拿破崙。

不久,英國也加入進來,於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

三國協約的建立,使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機很微妙,大國崛起有時候也是靠運氣

1914年薩拉熱窩事件之後,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列強忙於窩裡鬥,對東方大國的掌控力逐漸失效,

中國終於獲得喘息之機。

這真是我中華民族之大幸!

尤其值得欣慰的是,在戰爭末期,

中華民國當時的總統段祺瑞力排眾議,

加入了英法聯盟,有幸成為了笑到最後的人。

1918年,德奧意戰敗,簽訂了著名的凡爾賽條約。

這次會議上,作為勝利方的中國代表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其中一條就是廢除《辛丑條約》中對德國和奧匈帝國的戰爭賠款,

其總額達到了9500多萬兩白銀!

同時,由於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

對俄國的賠款也降低了三分之一。

條約還規定,中國可以暫緩賠償到1922年,

這些錢可以用來恢復生產,製造武器,

對當時中國政局的影響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中國還收回了德國在天津、漢口地區的租界,

恢復了在天津駐軍的權力。

而青島被另一個戰勝國——日本佔領了,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

就是以收回青島主權為主題的。

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

此後中國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西方列強再想殖民中國,已經成為夢幻泡影了!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來說,

我們真的應該感謝一戰帶給我們的機會。

這一定是上蒼賜給我們的禮物。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

喜歡的小夥伴請點個關注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