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道文化|歌仔戲:曲調柔和抒情,獨具特色

門道提示: 農曆十月十九

歌仔戲是20世紀初葉發源於宜蘭,目前臺灣民間最興盛的傳統戲曲之一,也是具代表性的傳統表演藝術。歌仔戲是以摻雜古典漢詩、漢文的文言文及閩南語為主的戲劇。和門道君一起欣賞歌仔戲的曲調吧。

門道文化|歌仔戲:曲調柔和抒情,獨具特色

歌仔戲

歌仔戲起源迄今約有百餘年曆史,相傳歌仔戲是由福建漳州地區的“歌仔”(錦歌),結合車鼓小戲之身段與地方歌謠小調發展而成。“歌仔”原為說唱藝術,自明代以降即流傳於漳州地區,錦歌為每首四句的民間小調(以七言或五言為一句),原先僅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歌謠,後來才發展成演唱地方故事的小調。

門道文化|歌仔戲:曲調柔和抒情,獨具特色

歌仔戲

歌仔戲是以閩南歌仔為基礎。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鄭成功東渡收復臺灣時,將流行於閩南地民間曲種"錦歌"帶到臺灣,很快在臺灣廣泛傳唱,群眾自發組織了演唱錦歌的"樂社"和"歌仔陣"。20世紀初,歌仔戲興於臺灣島內,不久傳及廈門,並迅速流佈閩南地區和東南亞華僑聚居的地方。

門道文化|歌仔戲:曲調柔和抒情,獨具特色

歌仔戲

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臺灣雜念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此外,它還吸收了臺灣當地的民歌小調和部分戲曲音樂作為補充。

門道文化|歌仔戲:曲調柔和抒情,獨具特色

歌仔戲

歌仔戲在臺灣發展起來後,一直不忘祖家。1928年,臺灣"三樂軒"、"雙珠風"兩個戲班,以回鄉祭祖為名,回閩南、廈門等地演出,歌仔戲又傳回福建閩南地區,並風行一時。其鄉音和曲調深深地感染著家鄉的觀眾,他們專門從臺灣請來歌仔戲的師傅,教練歌仔戲,歌仔戲名角不斷湧現,演技大大提高,並很快在閩南地區流行開來。由於它流行於福建薌江流域,所以在閩南一帶又稱為"薌劇"。

門道文化|歌仔戲:曲調柔和抒情,獨具特色

歌仔戲

臺灣歌仔戲的發展歷程也較為曲折,曾受到日本殖民統治者的破壞。臺灣光復後,歌仔戲得以重新發展,其中上個世紀50年代成為歌仔戲最輝煌的時期,歌仔戲劇團一度達到230多個,佔了當時臺灣各種劇團的近一半。 歌仔戲自誕生後,兩岸戲班及藝人演出交流不斷,作為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創造共同擁有的寶貴藝術形式,歌仔戲已經成為維繫兩岸人民精神文化的一條重要紐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