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P40發佈會,坦白來講,IT圈子總體的反應比較波瀾不驚:P40系列早在歐洲公佈,大家只關心國內售價;備受期待的河圖雖然開放下載,但只支持敦煌和上海外灘,遠稱不上成熟;“華為史上最貴新品”是之前就被劇透過的65寸智慧屏,兩萬五的售價也不是面向普通大眾的。

佈會的晚些時候,餘承東則突然宣佈了一張“卡”的誕生,並宣佈這是“華為手機用戶的專屬數字信用卡”,通稱Huawei Card,並在六月開始以邀請制推出。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一款意料之外,但又情理之中的產品,正在向我們走來。

“綁架”高端用戶

相信不少讀者,已經從Huawei Card上找到了它的原型,那就是蘋果去年推出的Apple Card,但在小雷來看,華為推出這張卡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和蘋果叫板,而是固定住自己的國內用戶。

坦白來講,如今的華為正在逐漸從一家硬件為驅動的公司逐步過渡到生態驅動雖然相機和麒麟芯片依然是每次談到華為要討論的話題,但P40的相機提升幅度對比前幾代,不能稱之為飛躍(雖然DXO依然是全球第一)。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除了相機,大家也逐漸習慣了麒麟的“自研”光環,在華為逐漸能通吃日常應用和遊戲的現在,再到發佈會上大談特談麒麟1XXX處理器有多厲害是無法打動到消費者的。正如現在的蘋果,每次的處理器介紹基本只有十幾分鍾,但大家都不會對新一代iPhone刷新跑分紀錄感到太大驚訝,已經是習以為常。當然這種習慣,恰恰是在肯定海思這十年來付出的巨大努力,但消費者也確實越來越難感同身受了。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如果說稍微知道些參數的消費者(年輕人或多或少還是知道一些的)開始對華為的硬件“冷感”,那麼華為的另一大主力群體——中年用戶的紅利也要吃乾淨了。從“爵士人生”、“君子如蘭”開始,華為一直在不遺餘力地塑造自己的高端形象,而影像系統的發力也很符合中年人“隨手拍”的需求。從華為的用戶畫像可以看出,在國內,華為和蘋果有三個共同點,學歷高(其他品牌不到10%),消費主力在一二線,30歲以上的消費群體達到一半以上。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尤其是在去年,華為因為海外受阻,不得已在國內進行全面發力,已經拿到了近半的市場,中年購買的潛力已經被榨乾(不是每次都有特朗普給華為打廣告),在消費市場上,如何強化“高端”印象,鞏固現有的用戶群體,是華為首先要做的功課。

而看了看用戶群體類似的蘋果,華為也選擇了“生態”這一條路。

Huawei Card的高端形象

如果說之前的HMS、河圖都是華為對未來的賭注,那麼Hwawei Card則是行之有效的高端化戰略。我們在用戶畫像中也看到,華為擁有著一批高學歷、年齡偏大、居住在一二線城市的用戶,其消費力完全可以保障。

而從卡片的宣傳語中,我們也能明顯看到針對這群人的野心,華為將Card分為了四個宣傳點:安全、貴賓服務、快捷、返利,除了貴賓服務,這些基本都是Apple Card的宣傳路數。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安全性能並不需要特別講解,華為宣稱,在卡片上有金融級安全芯片和基於微內核TEE OS雙重保護,可以在手機丟失的同時保障你的金融安全。並且和蘋果一樣,隱藏卡號等敏感信息,避免被盜刷。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接著是返利,華為並沒有給出明確的返利規則,而且這也不好和Apple Card作對比。畢竟在美國,信用卡的費率基本都是3%左右,我國只有0.6%,蘋果能在美國打出“沒有其他苛捐雜費”,並且做到3%的返利,而中國大陸的結算體系已經很實惠,Apple Card的本土化任重道遠。

不過反過來講,儘管Apple Card雖然實惠,但並不算什麼“消費神卡”,不過作為一張蘋果專用卡則是非常合適,並且很適合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如果華為也是在瞄準這樣一批市場的話,那麼優惠力度恐怕會不小。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便捷自然也是華為吸引年輕用戶的重要手段,餘承東宣稱,用戶只需要在錢包app裡就可以自行完成申辦,並且不需要通過其他銀行的app進行操作,直接在app裡就可以完成數據管理和消費統計。

快捷辦卡這一點雖然和Apple Card也很相似,但在國內算是第一個以手機品牌作為深度金融服務管理的信用卡,可以不被銀行所綁架。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最後的貴賓服務則是信用卡的常規操作了,不過這裡小雷更關心的是Card和Huawei Pay的協作程度。在發佈會上餘承東也表示,將會和Huawei Pay進行無縫接入,並且服務的重點在於賓館和機場,這對於商務人士也是利好。

綜上,Huawei Card基本上可以看作為中國的Apple Card,華為和蘋果都是看中了有初步消費力的年輕人+相對富裕的中年階層,算是一次精準營銷。儘管最關鍵的返利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標準,但應該也是華為商城>線上支付>實體卡支付,儘管這幾招我們都在Apple Card上看過,但Apple Card在美國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成功,上線兩個月,高盛就批准了100億美元的額度,華為效仿也是無可厚非。

銀聯之困

在這張卡的推出上,銀聯恐怕是要比華為還要積極。

小雷在之前Apple Pay要與支付寶合作的時候曾經講過,這是蘋果向國內支付環境的一種妥協。儘管銀聯曾經數次叫停支付寶的虛擬信用卡、二維碼等服務,但是在強大的地推之下,微信和支付寶還是包攬了國內線下小額支付的江山,這也是Apple Pay倒戈的重要原因。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既然Apple Pay倒戈,Apple Card分成還要談,那麼現在,移動支付的突破口,就只能在華為身上。Huawei Card的返利應該不會少的重要原因:銀聯不僅希望華為來提振自己的移動支付規模,中國偏低的信用卡開卡率也是重要原因。年輕人用花唄也不用信用卡,這對銀聯來說無疑是致命的。

當然,對於銀聯來說,這次的瞄準的幾乎都是大學生市場(美國是禁止21歲之前申請信用卡的),畢竟商務人士或多或少都有一張信用卡,沒有必要去提振自己的普及率。而大學生則是相對小白的群體,但是敞開大門也沒有幾個人申請,那麼套上華為的皮,用華為便捷的開卡和消費返現來替自己做宣傳,也是一種變相的“地推”行為。

如果Hwawei Card能夠成功的話,銀聯一定會把經驗放到OPPO、VIVO和小米身上,甚至只要蘋果願意讓利,中國版Apple Card的發行也不是毫無可能。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華為的生態之路

當然,Huawei Card的推出,在鞏固自身的用戶數量的同時,也在為未來做準備。

例如最近大規模推送的HMS,其中應用分發、數據統計和結算體系,用Huawei Card來固定住是最好的選擇。而HMS一但在國內開始受到支持,Huawei Card的線下結算體系也可以繞過支付寶和微信,用華為自己的系統解決。甚至只要華為願意,Card和第三方支付進行合作也不是不可以。

華為和銀聯出大招,花唄不香了?

當然,目前的Huawei Card還是處於早期階段,相關的信息都沒有出臺,Huawei Card揹負的,絕不僅僅只是一張可以簡單使用的信用卡。它的背後,是手機廠商和銀行體系對於現有的支付形式進行市場侵佔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