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甲午戰敗觀“翁李之爭”,起因是私怨,導致禍國殃民被世人恥笑

由甲午戰敗觀“翁李之爭”,起因是私怨,導致禍國殃民被世人恥笑

說起中日甲午戰爭,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滿清朝廷在被西方列強蹂躪後的最後一塊遮羞布,也被以前並不怎麼看得起的東洋小國日本給揭去了,漏出的是更加腐朽、衰弱的本質,也為後來的“八國聯軍”瓜分中國利益揭開了序幕。

甲午戰爭的失敗源於北洋水師的全軍覆沒。當時號稱世界第九、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會如此的不堪一擊呢?原因有很多,大致分為內部和外部兩個因素。

1、外部因素

在1888年,北洋水師建立之時,日本全國從上到下充滿了羨慕和嫉妒之情,明治天皇和各級官員踴躍捐款,購置軍艦,全國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軍事。在甲午戰爭前夕,日本海軍、陸軍的規模和現代化程度均高於清朝。

由甲午戰敗觀“翁李之爭”,起因是私怨,導致禍國殃民被世人恥笑

但清廷除了極少數明智之人,大多官員沉浸在幾十年洋務運動所取得的表面迴光返照式的虛假中興之中,對於日本的崛起和野心始終沒有防備之心。

2、內部因素

北洋水師自正式建軍後,就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再沒有購置任何新的作戰艦隻,艦齡漸漸老化,與日本新添的戰艦相比,火力弱,射速慢,航速遲緩。北洋水師的改變基本停留在改良老舊武器裝備的低級階段,但編制落後,管理混亂,訓練廢弛,戰鬥力比之初建時低下很多。

戰爭在日本軍國主義的蓄謀已久下開戰了,清軍猝不及防,在各方面都不如人的情況下,陸軍、水師都以慘敗告終。

剛才提到清廷在與日本開戰前,還有少許明智之人知道日本軍事實力的虛實,在戰爭幾乎沒有勝算的前提下,是極力反對開戰的,這些少數人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洋大臣、直隸總督李鴻章。

由甲午戰敗觀“翁李之爭”,起因是私怨,導致禍國殃民被世人恥笑

在後世之人看來,清末慈禧太后身前大紅人,獨撐晚清半壁江山的李鴻章反對開戰,那決策的時候應該慎之又慎才對,清廷是怎麼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倉促做出開戰的決定的呢?

帝黨、後黨之爭

這不得不提一下,晚清的帝、後兩黨之爭。沒開打之前,光緒皇帝就摩拳擦掌地想跟東洋小國日本打一場。因為“兒皇帝”經常受到“垂簾聽政”的老太婆慈禧太后的欺壓,他心中特別渴望通過自己的英明決策,打贏這場戰爭樹立自己的明君形象,好收回皇權,挺起腰板做皇帝。

而鼓動光緒皇帝下定決心的就是所謂的“兩朝帝師”、“中國維新第一人”的翁同龢。翁同龢是拿這場戰爭來賭光緒皇帝和自己的前途,因此他狂熱地渴望勝利,他開戰的理由很奇葩“朝廷既然花這麼多的銀子搞軍事現代化,總得觀觀效果吧。”

由甲午戰敗觀“翁李之爭”,起因是私怨,導致禍國殃民被世人恥笑

可是翁同龢的真正目的,通過王伯恭(曾任袁世凱的總統顧問)所著的《蜷廬隨筆》中記載的一段親歷所揭秘。

“甲午戰前,翁同龢一力主戰,李鴻章言不可輕開釁端……翁說‘李鴻章治軍數十年,現在北洋有海軍陸軍,正如火如荼,豈能連一仗都打不了嗎?’我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今已知自己確實不如人,哪裡有勝利的希望呢?’翁說‘我正想讓他到戰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餘地了!’”

真實目的竟然是為了等待戰爭如果失利就找到整治對手的證據。可見翁同龢是恨李鴻章入骨,甚至把國運當賭注,來進行這場不管勝利還是失敗都對自己有好處的戰爭。可翁同龢為什麼要整治李鴻章?

由甲午戰敗觀“翁李之爭”,起因是私怨,導致禍國殃民被世人恥笑

翁、李仇怨的因由

光緒皇帝曾對翁同龢說:“朕知道當年因李鴻章彈劾令兄翁同書一事,你們結下宿怨。但你們都是大清的股肱之臣,總要精誠團結,千萬不可因私而廢公。”大臣之間因政見不同,有些矛盾非常平常,但是要皇帝親自開口勸和,可見矛盾之深。那麼他們之間為什麼會有這麼深的矛盾呢?

當年圍剿太平天國時,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任安徽巡撫,其剿匪不力,畏罪潛逃,被李鴻章所參,被咸豐帝判了個“斬監候”,也就是死緩。翁父聽到後,氣怒交加,一病嗚呼。皇帝聽到消息後,於心不忍將翁同書的斬刑改判充軍新疆。原本顯赫世家卻因李鴻章的參奏而弄得家破人亡,此仇不共戴天,怎能不報?

甲午戰敗,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國人恨之,翁同龢卻在朝堂上集合黨羽不斷參奏,面對翁同龢的排擠和非難,李鴻章有苦說不出,只能硬挺著。由此可見翁同龢的心胸狹隘,睚眥必報。

由甲午戰敗觀“翁李之爭”,起因是私怨,導致禍國殃民被世人恥笑

結語: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這是世人對二人執政能力的諷刺,合肥是指李鴻章,常熟則指翁同龢(司農借指戶部,翁是戶部尚書)。因二人私怨,間接導致了國家的利益受損,民生凋敝,二人被同時唾棄也是理所應當的了。

李和翁鬥了一輩子,捱罵還被相提並論,也真是緣分天註定。李宰相“笑罵他人由之,好官我自為之”後世一直爭論不斷;至於翁尚書他絕對不是個好尚書,也不是個好的老師,唯一值得後人稱道的,也許就是他的學問和書法了。

  • 《清史稿》
  • 《翁文恭公日記》
  • 《蜷廬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