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權利綻放的血色之花,三家分晉,是背叛?還是進取?

宗親間的互相傷害

曲沃代翼

鄭伯克段於鄢的時候,晉國相似的戰爭已經持續了十幾年了。

晉昭侯把自己的叔叔分封到曲沃,這座比晉國都城還大的城池裡,野心滋生。分封之初,不乏能人預測,這將是晉國混亂的根源。

預測準確,曲沃的權力慾望超過了親情,從叔侄相爭,到堂兄廝殺……血緣的延伸讓鬥爭更加肆無忌憚,大約經歷了近70年,劇本寫不出的殘酷和曲折暫停。曲沃的第三代,攻破晉國的都城“翼”,晉緡侯被滅,隨著大量的財寶被周天子“笑納”,曲沃政權得到了周釐王的官方認可,曲沃武公替代正統,成為晉武公

晉武公死,晉武公的兒子晉獻公更是用盡手段屠殺本家,他不希望自己老子的奪權之路,反過來在他的身上重現。

晉國的“宗室”在相殘中凋零,分封親族開始帶著猜忌和小心翼翼,“手足”的威脅消失,外姓的種子,正在成長!

驪姬之亂

晉獻公,公子重耳的父親,這次把殺戮之手伸向了自己的骨肉。

晉獻公,在爭戰中搶掠到新歡-驪姬。愛屋及烏,晉獻公的內心已經觸及“廢長立幼”的大忌,加上驪姬的手段,逼死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逃亡。公子在外,晉獻公身邊的親族更少,獻公死,卿大夫裡克在靈堂上刺死幼主奚齊,亂鞭打死奚齊的母親驪姬。

驪姬之亂後,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最終帶著追隨自己的親信,回到晉國。晉國的“宗室”幾經摧殘,所剩寥寥。

晉國也形成了公子離國的常態,公子們遊離“國外”,太子守著“王位”。權力慢慢轉移到“卿”位。

【春秋戰國】權利綻放的血色之花,三家分晉,是背叛?還是進取?


晉文公爭霸的遺產,忠臣的子孫,權力開始“聚”變、綻放

晉文公逃亡之路十九年,等回到晉國,忠臣變成重臣。六卿之位,把持著晉國的三軍和內政外交,依靠著六卿的忠心和賢能,晉文公稱霸天下,晉文公死,他的兒子晉襄公繼續稱霸。直到晉文公的孫子晉靈公上位,荒淫無度的晉靈公讓六卿之間陷入生死相爭。

趙氏孤兒

跟隨晉文公流亡歸來的趙衰,當然位列六卿之位,趙衰死,他的兒子趙盾掌握著趙國的大權。晉靈公荒淫殘暴,趙盾勸諫晉靈公。屠岸賈助長晉靈公玩樂,深得晉靈公之心,一場殘酷的絞殺拉開序幕。

晉靈公對趙盾的多次勸諫產生殺心,多次派人暗殺趙盾,趙盾倖免,出逃,趙盾的侄子(有記載是堂弟)趙穿帶著憤怒殺死了晉靈公,晉國人對殺死無道的晉靈公拍手稱快。趙盾回到都成,派人接回在東周作為質子的姬黑臀上位,為晉成公,他是晉靈公的叔叔,晉文公的兒子。

晉成公在位短暫,七年後離世,晉景公上臺,此時的趙盾已經過世,屠岸賈秋後算賬,翻出當年趙穿弒殺晉靈公的往事,兇殘的屠岸賈差點滅淨了趙氏,程嬰救走了趙武……十五年後,韓厥勸通了晉景公,最終拯救了趙氏,趙氏孤兒翻身,屠岸賈家族反被滅了個乾乾淨淨。

韓厥,趙衰撫養的晉國貴族之後。此時報答了趙氏,這種淵源也是後來韓氏背叛智氏的緣由之一。韓、趙情誼一直延續到戰國中期。

【春秋戰國】權利綻放的血色之花,三家分晉,是背叛?還是進取?


四大家族

十一家豪門為這六卿的權力更迭,爭鬥不休,腥風血雨,詭詐殘忍。

公元前497年,趙簡子命令邯鄲趙午將五百戶遷到晉陽,趙午違背了趙簡子的命令,趙簡子攻殺趙午。趙午,雖是趙氏,也是中行寅的外甥。中行氏和範氏立刻聯合攻打趙簡子,趙簡子退守晉陽。

智氏為了擴大權力,選擇聯合韓氏、魏氏幫助趙簡子。三家取得晉定公的同意,進攻中行氏和範氏。中行氏和範氏戰敗,八年後中行氏和範氏逃到齊國。

從此晉國只剩下智氏、趙氏、韓氏、魏氏四大家族。晉國的六卿改為四卿,晉國的權力完全由四大家族掌控。

三家攻趙

攻滅中行氏和範氏後,智氏的實力進一步升級,一家獨大。

吳越爭霸中原,晉國影響力下降。智伯認為晉國衰落,實際是國君的實力的衰落,是晉國失去爭霸能力的關鍵,要想重現晉文公爭霸的局面,各家都應向國君讓步,向國君進獻土地和人口,讓國君能像晉文公一樣強大。

於是智伯向晉君作出表率後,代表晉君向趙、韓、魏索要土地和人口。趙、魏、韓三家各有所思 。

韓氏認為,不和強大的智氏直接衝突,先出土地靜觀其他兩家的反應,如果有一家不給,智氏就會攻打,到時候隨機應變。魏氏的想法也差不多,估計他們都心知肚明,這個強硬的趙襄子會和智伯發生衝突。

最終韓、魏戰略性妥協,趙氏的趙襄子選擇寸土不讓。智伯果然聯合韓、魏攻打趙襄子。

趙襄子遵照趙簡子臨終的交代,“生死存亡,退守晉陽”。三家圍困晉陽兩年,晉陽城固若金湯。智伯利用雨季引水灌城,晉陽城糧食消耗殆盡,危在旦夕。智伯望著勢不可擋的水勢,發出影響智氏命運的感嘆,“原來水可以滅人之國!”韓氏、魏氏的封地都有河流在畔,韓虎看了一眼魏駒,眼神的相交已經種下了智氏滅亡的種子。

趙襄子找張孟談問計,張孟談趁著夜色出城,談及韓氏趙氏的淵源,訴說唇亡齒寒的道理,和韓氏、魏氏的談判一拍即合,反攻魏氏。

智伯夢中醒來,親身體會大水的威力,趙、魏、韓逆轉局勢,滅了最大的智氏。

後來豫讓為智伯報仇,又是一段佳話。

【春秋戰國】權利綻放的血色之花,三家分晉,是背叛?還是進取?


趙、魏、韓登上“戰國七雄”的舞臺

智氏覆滅,趙、魏、韓三家瓜分了智氏的土地,斬草除根,誅滅智氏宗族兩百餘口。晉君面對三家明目張膽的瓜分,於是求助齊國和魯國,希望除掉這三個“國賊”。

趙、魏、韓三家一不做二不休,聯合攻打晉君,晉君的軍隊只能接受失敗,晉君逃亡齊國的路上病死,諡號“晉出公”。

晉出公死後,姬驕被三家立為國君,他被稱為晉哀公,從此晉國的國君形同虛設。

三家的力量足以和諸侯抗衡,天下只能眼睜睜看著晉國被三家瓜分。

三十年後,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認趙、魏、韓為諸侯。戰國七雄的局面形成。

權利的遊戲,平衡是永恆的話題

晉,在宗親的爭鬥中總結教訓,自晉獻公始不再重用宗族,這的確解決了宗親奪權的問題,接下來公子間的王權之爭再次讓晉國骨肉相殘,吸取教訓,從此“公子離國”,重用親信大臣。

兩代之後,宗親衰微的局面被放大,宗親的力量無法限制各大家族的力量。平衡被打破,當國君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大勢已去,教訓只能留給各國和後世。

權力的花朵綻放著血腥的氣息,爭鬥的步伐愈發堅定。

是背叛,貪婪和進取交織,權利永恆。

【春秋戰國】權利綻放的血色之花,三家分晉,是背叛?還是進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