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 #文

大學期間半年多沒聯繫的朋友,情人節大晚上給我發來微信,我一看說,哥們你這大過節的不陪著女朋友過節,怎麼想起和我聊天來了,朋友說,別提了,去年12月分手了,今天看了別人一整天的朋友圈的秀恩愛,虐狗照片,哎.....

我說你們不是好好的麼?在大學你們可是整天撒狗糧,秀恩愛的。怎麼突然說分就分了。

朋友話匣子突然就打開了....



01

原來。畢業後朋友工作了一年,又考了研,現在還是在讀研階段,而女方依託家裡的關係找了個不錯的工作,在事業單位上班,我們本科時期的大學沒什麼名氣,朋友畢業後找了幾家工作,待遇薪資都比較低,所以朋友希望通過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學歷,從而在將來畢業時候謀的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近幾年朋友所學的專業又不景氣,就業率全國來看都是持續下滑。

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朋友家境一般,位於西部小城市裡面的農村裡,除了自己外還有個上高中的弟弟,一年的收入只是靠父母外出打工辛苦得來的,朋友曾經跟我談過,當年考上大學時候他是全村子“別人家的孩子”,被人們羨慕的對象,而現如今,當年和他同齡的孩子,有的結了婚,有的孩子都有了,在小縣城裡還買了房,有了小車,,而他現在仍然一無所有,他一度十分迷茫,不知道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

反觀朋友的大學時期女朋友家境殷實,又是位於沿海城市,又是家裡的獨生女,父母又是在做生意,雖然說是小本生意。

在男方讀研期間,女方家裡提議先在女方所在城市買房,先付個首付,可是朋友又在讀研,家裡又幫不上忙,根本拿不出錢來,最後倆人大鬧一場,分手了。

聊天的結束時,是朋友滿身的困惑和那句“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


02

現在社會上也充斥著不少讀書無用論的論調,那麼讀書到底有沒有用呢?

答案是肯定的,讀書人和不讀書人短時間看似乎沒什麼差別,但是長期來看,差距就體現出來了,體現在可謂方方面面。


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1)、內在的涵養。

國慶看閱兵,殲20出來時,經常讀書的人看到可能會說,哇,真的是大氣磅礴,如此國之重器,今日長纓在手,何日縛住蒼龍?而不讀書的人可能會說,窩草,牛b。

(2)、外在的談吐。

一對男女郎情妾意,正月十五去逛燈會了,讀書的人表達愛意可能他們對話是這樣的。

男: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女: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不讀書的對話可能是這樣的:

女:一尺深紅勝麴塵,天生舊物不如新。歡桃核終堪恨,裡許元來別有人。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男: 你說啥叻,俺不明白,但是翠花,俺稀罕你。

女:再見~

(3)、對事物的認知

同樣對於酒駕這件事的危害,讀書的可能會說,酒駕必須嚴查,一旦出事,害人害己,有些人稍微喝了點酒覺得沒事,但是偶然中包含著必然,必然中體現著偶然,所以不能心存僥倖。

而沒讀書的人會覺得,這次就喝兩口沒事,我又不暈乎,下次不喝就是了。讀書的人,更能透過現象看本質,而不讀書的人只能看到表象。


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4)、讀書是學習的過程

有人問年輕時候,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哪個更重要?一個很有靈魂的回答是,如果不讀書,行再多的路也只是個郵差而已。

讀書其實就是一個向聖人,向先賢學習的過程,學習他們的經驗就是夯實我們走向遠方的基礎,書中提煉他們對這個世界,對這個宇宙的認知,只有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

(5)長遠發展

調查顯示九成以上開公司做高管的是名校出身,有些公司老闆出來演講上節目,說不看重學歷,但是他們只去985,211去招聘,馬雲也說過學歷不重要,但是阿里巴巴校招卻從來不去二三本院校招聘。

現實情況是擁有更高學歷,更高知識的人享有更多的社會資源,可能會說,我說的是讀書和不讀書的區別,不是學歷的區別,那你再看,現如今知識變現,已經是隨處可見。



03

過去知識付費更多的是面對面的講授和課堂化的傳播,而現在知識付費的趨勢是,在保留原來面對面,課堂傳授的方法,結合智能終端以及網絡的普及,更趨於網絡化和智能化,尤其最近時間段,受到疫情影響,網絡課題直播、錄播熱度更加興起。


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其次,是隨著大眾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文化程度高人才的越來越多,高等教育趨向於細緻化,專業化,對於術業有專攻要求更加極致,這樣就催生了,不同知識點對應有更加專業人才來解答,推動了網絡知識付費行業發展。

另外國家對於知識產權,版權的保護越來越重要,這也是法律對知識創作者和人才智慧輸出的保護,鼓勵創作者去源源不斷依靠知識創造財富,這對促進一個國家民族文化長遠發展,十分關鍵。

說讀書無用的那些人,大概率是,自己沒能好好讀書的。



04、結 尾

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看到這段時間衝上熱搜的微博有很多是關於鍾南山、李蘭娟院士們以及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疫情來臨,娛樂圈退去,有個很有意思的提問是“鍾南山們成為全民偶像,眾明星撤離熱搜,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學習?我想大概是“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是醫者仁心,也是知識分子的擔當”

孩子,你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如果一些執念,我們一時難以放下,那就安靜的給予時間和距離,相信隔著一程山水,自會有答案水落石出。而我們心心念念想要的東西,在一段光陰的打磨之後,自然地擁有或放棄,才是上天最好的安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