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廈的智能照明

在“上海中心大廈”項目中該系統覆蓋區域面積達57萬平方米,將控制5萬多盞帶DALI接口的數據燈具,超過6000多條照明迴路,受控的照明配電箱達1500多臺。為實現智能控制的目的,系統配置了超過1700多個各類傳感/探測器,超過500多個智能控制面板,整個系統的控制設備達到5600多個、線路長度達120公里的照明工程建設。

上海中心大廈智能照明管理系統被評為2014年上海市物聯網十大應用示範工程。這是通過物聯網技術給“上海中心大廈”帶來的綜合社會經濟效益。上海大廈中心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項目的應用集室內照明智能化控制、綠色節能環保、能效管理服務於一體,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上同類規模的應用名列前茅。

據統計,應用物聯網智能控制技術和LED照明技術,上海中心年節約用電約998萬度,電費1048萬元;年節約設備損耗約212萬元,以20年計,共可節約約4000萬元;年可節約人員維護費用約150萬元,20年共可節約約3000萬元。在社會效益方面,經測算可以節約標煤4190噸/年,節能減排綜合效益明顯。“上海中心大廈”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項目在去年4月德國法蘭克舉辦的國際智能燈光博覽中榮獲全球KNX協會2014年度項目入圍獎。承擔該項目的上海儀電物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完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包括硬件控制器和各類協議的網關設備),以及一套智能照明和能效管理應用系統的平臺軟件。

通過物聯網智慧照明技術,為該中心辦公區域節能69.59%,停車庫節能67.74%,使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和LED照明設備使“上海中心大廈”的能耗大大降低,直接帶來了經濟收益,而照明設備的使用壽命大大延長,不僅帶來設備損耗成本的降低,同時人員維修維護的費用也大大降低。應用效率的LED節能照明技術使得智能建築的照明比用傳統的照明節能達到58% 的節能率,通過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使用將節能效果再提升20%。

據介紹,上海中心大廈是國內的第一個在建築全壽命週期內滿足中國綠色建築三星級要求的超高層建築,本項目應用了以物聯網和LED節能照明技術為基礎,使用的LED光源照明產品、中央綠色照明控制管理系統、數字可視化照明信息傳輸系統和動態感應“恆照度”照明技術來實現智能照明和能效管理。

照明的分時控制:根據白天、晚上以及節假日的時刻,設置照明工作時間表,實現照明開關的時間自動控制;恆照度控制:充分利用戶外日光照度,調節辦公區域的燈光亮度,既達到舒適的照度,又節省能源;有人無人探測控制:採用高靈敏紅外探測器探測人體的移動狀態,自動控制燈光的開關,使得燈光的應用更加合理化;恆照度與人體探測的邏輯配合:燈光只有在有人且照度未達到設定值的時候,才會開啟並調節到合適的照度值,優化了照明工程的利用率,節省能源。  

  

上海中心大廈的智能照明


展望未來,鑑於大規範的智能LED照明系統在“上海中心大廈”和“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項目中的成功應用,該公司將這一創新商業模式在國內推廣,同時基於物聯網技術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的運用及EMC的創新商業模式可積極推動我國在“節能減排”日益嚴峻的形勢下,開創一條多方共贏的商業新模式。

據該項目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該本項目採用合同能源管理(EMC)商業模式運行,與傳統的商業模式相比,合同能源管理(EMC)模式是一種新型的市場化節能機制,有助於推動節能項目的開展,給用戶帶來零投入、零浪費、零風險的效果。

更多精彩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