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作家的“自問自答”——走到人生邊上,什麼是最重要的

百歲作家的“自問自答”——走到人生邊上,什麼是最重要的

外出辦事,路過書店,在鋪得滿滿當當的書桌上,隨手就拿起了這本--。華髮耄耋,配合著深重有溫度的文字,看得我感慨良多。

94歲的楊絳先生,於2005年提筆,兩年後完成了這篇四萬多字的。

這部文集,先生自翊是在與“老病忙”的鬥爭中掙扎著完成的。

至於病,與老年相關的就有多種,經常的是失眠、高血壓、右手腱鞘炎不能寫字等等。不能寫字可以用腦筋,可是血壓高 了, 失眠加劇,頭暈暈的,就不能用腦筋,也不敢用腦筋,怕中風,再加外來的干擾,都得對付,還得勞心。

但是我如果這天精神好,想動筆寫文章,親友忽來問好,這半天就荒廢了。睡不足,勉強工作,往往寫半個字,另一半就忘了,查字典吧,我普通話口音不準,往往查不到,還得動腦筋拐著彎兒找。字越寫壞。

思路不通得換一條路再想,我如能睡個好覺,頭腦清楚,我就呆呆地坐著轉念頭。吃也忘了,睡也忘了,一坐就是半天,往往能想通一些問題。真沒想到我這輩子,腦袋裡全是想不通的問題。這篇短短的小文章,竟費了我整整兩年半的時光。廢稿寫了一大疊……”

老和死,我曾經有一種,觸不可及的敬畏,到現在也是。而先生的文字,靈性而深邃,言簡而雋永,讓我得以窺見,原來走到人生邊上,也可以有如此清醒與智慧的狀態。

未知生,焉知死。文字的前半部分,是先生關於神和鬼,靈與肉,天命,文明,萬物之靈,文明與修身之道看法的整理與總結。她謂之“糊里糊塗的思想。”

在她百歲生日時,與文匯報記者的問答中。提到了教育,夫妻關係,品質等觀點,“吉光片羽”帶給我人生的啟示。

百歲作家的“自問自答”——走到人生邊上,什麼是最重要的

什麼是好的教育?

好的教育首先是啟發人的學習興趣。學習的自覺性,培養人的上進心,引導人們好學和不斷完善自己。

從小我就受到天主教姆姆的愛心感染,小小年紀便懂得“愛自己,也要愛別人”,就像一首頌歌中唱的“我要愛人,莫負人家信任深;我要愛人,因為有人關心”。

進入振華女校後,又受到創始人和校長為辦好學校“嫁給振華”貢獻一生的事蹟,使我深受感動。她們都是我心中的楷模。

爸爸從不訓示我們如何做,我是通過他的行動,體會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古訓的真正意義。

百歲作家的“自問自答”——走到人生邊上,什麼是最重要的

關於她和錢鍾書一生的陪伴。

我與錢鍾書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們當初正是因為兩人都酷愛文學,痴迷讀書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

由寬裕的孃家嫁到寒素的錢家做“媳婦”,從舊俗,行舊禮,一點沒有“下嫁”的感覺。叩拜不過跪一下,禮節而已,和鞠躬沒多大分別。

如果男女雙方計較這類細節,那麼,趁早打聽清楚彼此的家庭狀況,不合適不要結婚。

從大小姐到老媽子,對我來說,角色變化而已,很自然,並不感覺委屈。為什麼,因為愛,出於對丈夫的愛。我愛丈夫,勝過自己。

我瞭解錢鍾書的價值,我願為他研究著述志業的成功,為充分發揮他的潛力、創造力而犧牲自己。這種愛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愈深,感情愈好。

錢鍾書知我愛面子,大家閨秀第一次挎個菜籃出門有點難為情,特陪我同去小菜場。兩人有說有今買了菜,也見識到社會一角的眾生百相。他怕我太累,自己關上衛生間的門悄悄洗衣服,當然洗得一糊塗,統統得重洗,他的體已讓我感動。

詩人辛笛曾說過,錢鍾書有“譽妻癖”,錢鍾書的確非常欣賞楊絳,不論是生活操勞或是翻譯寫作,時刻鼓勵她,這也是他們愛情的基礎。

我是一位老人,淨說些老話。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男女結合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

我以為,夫妻間最重要的是朋友關係,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該是能做得伴侶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侶。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百歲作家的“自問自答”——走到人生邊上,什麼是最重要的

關於人生邊上。

樹上的葉子,葉葉不同。花開花落,草木枯榮,日日不同。我坐下細細尋思,我每天的生活,也沒有一天完全相同,總有出人意外的事發生。我每天從床上起來,就想:“今天不知又會發生什麼意外的事?”即使沒有大的意外,我也能從日常的生活中得到新體會。

八段錦早課,感受舒筋活絡的愉悅;翻閱報刊看電視,得到新見聞;體會練字抄詩的些微進步,舊書重讀的心得,特別是對思想的修煉。

要求自己待人更寬容些,對人更瞭解些,相處更和洽些, 這方面總有新體會。因此,我的每一天都是特殊的,都有新鮮感受和感覺。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了人生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回家。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裡過平靜的生活。

思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的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回家。

先生曾說過,“只有人類能夠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善”,這個苦惱的人生,恰好是“鍛鍊人的處所,經過鍛鍊才能煉出純正的品色”。

以此為結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