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历史上的悯农政策

引言

农,这个词汇所蕴含的意义从古自今都十分重要。在古代,农是作为国家稳定的根本常常被人提及。周设井田制,秦设农官,三省六部制度确立后,六部之一也有一个户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农人对国家来说是农业生产稳定的基础。天下四民,士农工商,农排在第二位,由此可见农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历史上的悯农政策

一、农人在古代生产力结构的位置

古代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农业社会,所以农户的的作用十分重要。而且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税赋制度,大多数是针对农户的,井田制中将一块方田分为九块,中间一块由众人合作耕种,作为公田,收成是交给周天子的。这是原始的赋税制度。到了唐朝,租庸调制度,也是以农户为基础的赋税制度。

向国家缴纳粮食,被称为租;织造布匹绢棉,上缴国家是调,国家因基础建设需要向农户摊派徭役,则被称为是庸。并且规定不服役的人可以用粮食布匹抵扣徭役,除了每年必须的二十日正役外,因其他工程所征发的役工,则可以抵消租和调,并规定每年的徭役共计不得超过五十天。

还有对水旱大灾之后的减少课税的规定。这些赋税较之前代,轻松不少,所以让刚刚建立的唐朝很快的稳定下来,从而有了贞观盛世的出现。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农事永远是最为重要的一件事,每年的开头,皇帝要去祭天,祈求天下无灾,农事安稳。在唐太宗时期,皇宫的林苑内,也设置了农田,到了四时农节,太宗皇帝会带着皇后和他的儿女们亲自下地做农活。(相关记载可见《旧唐书·礼仪志》)由此也可见皇帝对农事的重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历史上的悯农政策

古代皇帝将国家称为社稷,社,指的是土地,稷,说的是谷物,合起来就是土地和谷物。这就是古代对于天下的理解。然而,虽然如此,古代的帝王们对于农事如此看重,但是农人的生活依旧困苦。虽然史书上有很多大治之世。

但农人也只不过是勉强能够活下去而已,遇上灾年欠收,大量的农人便会沦为佃户,成为士绅贵族的佣奴。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投献情况的出现,农户将自己的土地投献给贵族,因为投献到贵族官员家中,虽然成为农奴,但是除了交给主家的租子之外,便不用向国家国家缴纳赋税了。

士农工商,农排第二,但是农人,依旧是生活清贫,一年之中,能够有半年能够吃上粗粮,那也算得上是富足了。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悯农诗的出现。因为农人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也难怪古人发出天下兴亡,百姓皆苦的感叹了。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流传下来的诗句文章之中,文人们对于农人困苦生活的感叹,对农人的同情。但是这些,都没办法改变农人生存困难的状态,因为本质上,文人的同情,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怜悯,即使是同情他们。但是这些达官显贵们豪奢的生活,仍旧是由农人来承担着。

二、 悯农诗的背后

提起悯农诗,大家都会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流传千古的名句。这首由唐代张耒所写的诗句,时至今日依然被用来教育我们的子孙要珍惜粮食。但是本文在这里并不是要说这些诗有多么高的文学价值,而是来探究一下这些诗人的背后。

先以唐诗为例,我们最为熟悉的《悯农》二首。这两首诗的作者李绅,我们先来看一看他的生平:李绅,字公垂,出生于中唐时期,亳州人。据《旧唐书》记载,元和元年(公元806年)进士,先后担任或国子监助教、校书郎、中书舍人等职,累官至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锡爵为赵国公。

死后追赠太尉,谥号文肃。李绅虽然位极人臣,也写下过悯农诗,但是在为宦后的作风却颇令人争议,李绅喜食鸡舌,一道鸡舌要宰杀三百多只鸡,家中后院常常堆满宰杀后的鸡。此人一生最大的污点是晚年经手的"吴湘案",当时已经七十四岁高龄的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吴湘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李绅便将其捉拿下狱,判处死刑。

但是上报到朝中时谏官认为有冤情,查证后发现吴湘贪污公款确有其事,但数额不多,强娶民女之事则是子虚乌有,所以罪不至死,但是李绅仍旧将吴湘处死。到了大中元年,"吴湘案"得到平反。虽然此时李绅已经去世了,但是按照律法仍旧需要被夺爵,子孙不得为官。

纵观李绅一生,虽然负有诗名,但是为宦后生活豪奢,最后也落得个死后夺爵,子孙不仕的结局,可谓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历史上的悯农政策

我们再来看看宋,终宋一朝,因为实行的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所以在土地兼并上极为严重,导致贫富差距极大,富者阡陌相连,贫者无立锥之地。宋建国几十年后这一现象就已经颇为严重,而到了神宗朝时,几乎全国一半的农户都已经沦为佃户,这些佃户受到地主的极大剥削,他们没有自由,终日受到盘剥,所以这一时期的悯农诗也较为多出。

宋时有一个叫梅尧臣的人写过非常多体现农人辛苦的诗,如《蚕妇》《村豪》等。而他本人虽然仕途不顺,但是在文学上的成就很高,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此人自幼家贫,十六岁时参加乡试不中,随叔父梅询到洛阳,后恩荫入仕。虽然到了一生都是做小官,到了五十岁时才被仁宗赐了同进士出身。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历史上的悯农政策

再有张耒,此人也写过很多关于农人的诗,他有一首著名的诗叫做《粜官粟有感》,诗中描绘的是常平仓前人满为患的景象,表达是对土地兼并的思考,但是,你以为这首诗说的是对农人的同情?其实这首诗是地地道道的时政诗,讽刺的是王安石的青苗法。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历史上的悯农政策

三、 何人所写悯农诗

在古代的阶级结构中,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印刷行业和造纸行业并不能够普及,所以知识其实是被垄断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触到知识,都能够读书。那么哪些人能过读书识字呢?是官员贵族,也就是统治阶级,商贾这样有钱的人家虽然因为拥有财富,但是因为身份原因,其实也并没有办法做官,所以大部分年代,商人也只是识得字而已。

在科举制度还没有出现之前,做官是靠举荐和传袭,也由此,慢慢形成了官宦之家,世家大族。这些人因为一开始便掌握了知识,垄断了做官的渠道,所以普通人想要出头,那么必须要拜在这些人的门下,成为所谓的门客。到了科举制度出现,普通人有了晋升渠道。

但是,知识的获取并不像如今这样简单,只有世家大族手中才会有书籍,普通人家是买不起书的。所以,能够读书,能够成为文人,那么必定是家中富贵,才能够供养得起一个读书人。哪怕是耕读传家,那家中也至少有良田千亩,佃户无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国历史上的悯农政策

在这种知识被垄断在上层社会手中的情况下,文人大多是为官者,或者家中有为官之人,而普通农人无力供养家中子弟读书,商人又受到歧视,所以实际上只有士族才能够成为一个读书人,戏文中常有贫寒子弟苦读,终究考上进士而衣锦还乡的桥段,但是戏文之所以成为戏文,也是因为少有发生,如果司空见惯,那也不会将其编成戏文传颂了。

而这些世家大族,其本质上与农人阶级是被割裂开来的,他们并没有体验过农人的辛苦,只是看见了,并将其描绘一番而已,本质上其实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施舍,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同情,而这并不能改变农人受到剥削的本质。就像上面说的张耒,描绘农人,但实际上是对王安石的讽刺,是政见不同的攻讦。而不是真正对农人的同情。如李绅,写下悯农之诗,但却是生活豪奢。

结语

由于阶级的不同,这些文人对农户的情况虽然是有所同情,但是却并不能够真正去改变这一情况,因为他们的生活质量好坏,是建立在这些农民的头上的。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不可能会背叛自己身处的阶级。即使有一些人对农户抱有极大同情,并且愿意去改变这一情况。

但是碍于自身阶级和当时的社会情况,也只能够稍微缓解一点而已,将矛盾暂时压制而到了无法压制之时,矛盾就会爆发,这也是为什么古代王朝多是亡于农民起义的原因。因为这些衣食无忧之人,即使再如何去同情农人,也无法感同身受。

参考文献

《旧唐书·礼仪志》

《旧唐书·李绅传》

《梅尧臣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