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曆史上的憫農政策

引言

農,這個詞彙所蘊含的意義從古自今都十分重要。在古代,農是作為國家穩定的根本常常被人提及。周設井田制,秦設農官,三省六部制度確立後,六部之一也有一個戶部。古代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農人對國家來說是農業生產穩定的基礎。天下四民,士農工商,農排在第二位,由此可見農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曆史上的憫農政策

一、農人在古代生產力結構的位置

古代社會本質上是一個農業社會,所以農戶的的作用十分重要。而且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稅賦制度,大多數是針對農戶的,井田制中將一塊方田分為九塊,中間一塊由眾人合作耕種,作為公田,收成是交給周天子的。這是原始的賦稅制度。到了唐朝,租庸調製度,也是以農戶為基礎的賦稅制度。

向國家繳納糧食,被稱為租;織造布匹絹棉,上繳國家是調,國家因基礎建設需要向農戶攤派徭役,則被稱為是庸。並且規定不服役的人可以用糧食布匹抵扣徭役,除了每年必須的二十日正役外,因其他工程所徵發的役工,則可以抵消租和調,並規定每年的徭役共計不得超過五十天。

還有對水旱大災之後的減少課稅的規定。這些賦稅較之前代,輕鬆不少,所以讓剛剛建立的唐朝很快的穩定下來,從而有了貞觀盛世的出現。

對於封建王朝來說,農事永遠是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每年的開頭,皇帝要去祭天,祈求天下無災,農事安穩。在唐太宗時期,皇宮的林苑內,也設置了農田,到了四時農節,太宗皇帝會帶著皇后和他的兒女們親自下地做農活。(相關記載可見《舊唐書·禮儀志》)由此也可見皇帝對農事的重視。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曆史上的憫農政策

古代皇帝將國家稱為社稷,社,指的是土地,稷,說的是穀物,合起來就是土地和穀物。這就是古代對於天下的理解。然而,雖然如此,古代的帝王們對於農事如此看重,但是農人的生活依舊困苦。雖然史書上有很多大治之世。

但農人也只不過是勉強能夠活下去而已,遇上災年欠收,大量的農人便會淪為佃戶,成為士紳貴族的傭奴。這也是為什麼古代投獻情況的出現,農戶將自己的土地投獻給貴族,因為投獻到貴族官員家中,雖然成為農奴,但是除了交給主家的租子之外,便不用向國家國家繳納賦稅了。

士農工商,農排第二,但是農人,依舊是生活清貧,一年之中,能夠有半年能夠吃上粗糧,那也算得上是富足了。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憫農詩的出現。因為農人的生活實在是太苦了。也難怪古人發出天下興亡,百姓皆苦的感嘆了。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流傳下來的詩句文章之中,文人們對於農人困苦生活的感嘆,對農人的同情。但是這些,都沒辦法改變農人生存困難的狀態,因為本質上,文人的同情,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憐憫,即使是同情他們。但是這些達官顯貴們豪奢的生活,仍舊是由農人來承擔著。

二、 憫農詩的背後

提起憫農詩,大家都會想到"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這首由唐代張耒所寫的詩句,時至今日依然被用來教育我們的子孫要珍惜糧食。但是本文在這裡並不是要說這些詩有多麼高的文學價值,而是來探究一下這些詩人的背後。

先以唐詩為例,我們最為熟悉的《憫農》二首。這兩首詩的作者李紳,我們先來看一看他的生平:李紳,字公垂,出生於中唐時期,亳州人。據《舊唐書》記載,元和元年(公元806年)進士,先後擔任或國子監助教、校書郎、中書舍人等職,累官至尚書右僕射門下侍郎,錫爵為趙國公。

死後追贈太尉,諡號文肅。李紳雖然位極人臣,也寫下過憫農詩,但是在為宦後的作風卻頗令人爭議,李紳喜食雞舌,一道雞舌要宰殺三百多隻雞,家中後院常常堆滿宰殺後的雞。此人一生最大的汙點是晚年經手的"吳湘案",當時已經七十四歲高齡的李紳出任淮南節度使,吳湘被人舉報貪汙公款,強娶民女,李紳便將其捉拿下獄,判處死刑。

但是上報到朝中時諫官認為有冤情,查證後發現吳湘貪汙公款確有其事,但數額不多,強娶民女之事則是子虛烏有,所以罪不至死,但是李紳仍舊將吳湘處死。到了大中元年,"吳湘案"得到平反。雖然此時李紳已經去世了,但是按照律法仍舊需要被奪爵,子孫不得為官。

縱觀李紳一生,雖然負有詩名,但是為宦後生活豪奢,最後也落得個死後奪爵,子孫不仕的結局,可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曆史上的憫農政策

我們再來看看宋,終宋一朝,因為實行的是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策,所以在土地兼併上極為嚴重,導致貧富差距極大,富者阡陌相連,貧者無立錐之地。宋建國幾十年後這一現象就已經頗為嚴重,而到了神宗朝時,幾乎全國一半的農戶都已經淪為佃戶,這些佃戶受到地主的極大剝削,他們沒有自由,終日受到盤剝,所以這一時期的憫農詩也較為多出。

宋時有一個叫梅堯臣的人寫過非常多體現農人辛苦的詩,如《蠶婦》《村豪》等。而他本人雖然仕途不順,但是在文學上的成就很高,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此人自幼家貧,十六歲時參加鄉試不中,隨叔父梅詢到洛陽,後恩蔭入仕。雖然到了一生都是做小官,到了五十歲時才被仁宗賜了同進士出身。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曆史上的憫農政策

再有張耒,此人也寫過很多關於農人的詩,他有一首著名的詩叫做《糶官粟有感》,詩中描繪的是常平倉前人滿為患的景象,表達是對土地兼併的思考,但是,你以為這首詩說的是對農人的同情?其實這首詩是地地道道的時政詩,諷刺的是王安石的青苗法。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曆史上的憫農政策

三、 何人所寫憫農詩

在古代的階級結構中,由於生產力不發達,印刷行業和造紙行業並不能夠普及,所以知識其實是被壟斷的,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觸到知識,都能夠讀書。那麼哪些人能過讀書識字呢?是官員貴族,也就是統治階級,商賈這樣有錢的人家雖然因為擁有財富,但是因為身份原因,其實也並沒有辦法做官,所以大部分年代,商人也只是識得字而已。

在科舉制度還沒有出現之前,做官是靠舉薦和傳襲,也由此,慢慢形成了官宦之家,世家大族。這些人因為一開始便掌握了知識,壟斷了做官的渠道,所以普通人想要出頭,那麼必須要拜在這些人的門下,成為所謂的門客。到了科舉制度出現,普通人有了晉升渠道。

但是,知識的獲取並不像如今這樣簡單,只有世家大族手中才會有書籍,普通人家是買不起書的。所以,能夠讀書,能夠成為文人,那麼必定是家中富貴,才能夠供養得起一個讀書人。哪怕是耕讀傳家,那家中也至少有良田千畝,佃戶無數。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國曆史上的憫農政策

在這種知識被壟斷在上層社會手中的情況下,文人大多是為官者,或者家中有為官之人,而普通農人無力供養家中子弟讀書,商人又受到歧視,所以實際上只有士族才能夠成為一個讀書人,戲文中常有貧寒子弟苦讀,終究考上進士而衣錦還鄉的橋段,但是戲文之所以成為戲文,也是因為少有發生,如果司空見慣,那也不會將其編成戲文傳頌了。

而這些世家大族,其本質上與農人階級是被割裂開來的,他們並沒有體驗過農人的辛苦,只是看見了,並將其描繪一番而已,本質上其實是上位者對下位者的施捨,統治者對被統治者的同情,而這並不能改變農人受到剝削的本質。就像上面說的張耒,描繪農人,但實際上是對王安石的諷刺,是政見不同的攻訐。而不是真正對農人的同情。如李紳,寫下憫農之詩,但卻是生活豪奢。

結語

由於階級的不同,這些文人對農戶的情況雖然是有所同情,但是卻並不能夠真正去改變這一情況,因為他們的生活質量好壞,是建立在這些農民的頭上的。作為既得利益者,他們不可能會背叛自己身處的階級。即使有一些人對農戶抱有極大同情,並且願意去改變這一情況。

但是礙於自身階級和當時的社會情況,也只能夠稍微緩解一點而已,將矛盾暫時壓制而到了無法壓制之時,矛盾就會爆發,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王朝多是亡於農民起義的原因。因為這些衣食無憂之人,即使再如何去同情農人,也無法感同身受。

參考文獻

《舊唐書·禮儀志》

《舊唐書·李紳傳》

《梅堯臣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