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带娃,牢记"二饭"不吃,"两衣"少穿,宝宝不湿疹、体质强

清明节之后,天气也逐渐热了起来,大街上穿短袖、裙子的人也越来越多,四处都是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样子。不过因为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夏季,偶尔伴有降温的状况,宝妈们担心宝宝体质薄弱,而且春夏交接的时期,细菌、病毒也比较活跃,为了预防宝宝感冒,身上的衣服却一件也没减少,到头来宝宝还是生病了,家长受累又心疼。

夏季带娃,牢记

这两天在儿科门诊碰到一个60岁的阿姨,她自己穿得比较清凉,但是怀里的宝宝却还裹着厚厚的衣服,小脸通红的还长了不少红疹,一看就是捂出来问题来了。旁人有好心的看到小宝宝脸上都冒汗了,劝说她给宝宝脱下件衣服,阿姨把宝宝往怀里仅仅一搂,反驳道,"胡说,我的孙子都已经感冒了,不能脱,再脱就感冒就加重了!"

最后到了医生那儿,一测体温都达到了38度之高,医生告诉她这个孩子不仅发烧了还得了湿疹,再捂着发烧不退,湿疹也会越来越多,要是还这样下去就会高热昏厥,而且体质也会越来越差。阿姨听了吓得赶紧听从了医生的安排,这才给小宝宝解开衣服,给宝宝散热。医生看到她比较听劝的,语气也缓和了许多,了解了一下这个宝宝日常的情况之后,诊断这个宝宝出现了发烧、湿疹以及腹泻的问题,和平时的喂食、以及穿衣有分不开的联系。

夏季带娃,牢记

原来这个宝宝的家长为了让宝宝多补充点营养,过早的就喂了一肉汤、牛奶等,而且平时还坚持"春捂秋冻",虽然时间上还未到夏季,但白天气候温度升高,有时候都到了30度还不给宝宝减少衣物,睡觉也裹着襁褓……医生也不由得感叹,要不是这个小宝宝原本体质好,早就因为家长的这些行为折腾出大毛病来。也还好这次家长能及时带孩子来医院,要是再晚一点,宝宝极有可能就会出现身体脱水、高热、湿疹不断、免疫受损等增加治疗难度的综合性问题。

夏季带娃,牢记

夏季带娃,牢记"二饭"不吃,"两衣"少穿,宝宝不湿疹、体质强

"二饭"不吃:

1、 汤泡饭:吃汤泡饭不利于脾胃,是因为食物未经宝宝的充分咀嚼,一粒一粒的米饭直接便进入胃里,既不利于吸收,又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胃部疾病;再加上汤水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年幼的宝宝对于脂肪的摄入需求并不高,这些多余的脂肪加重肠胃的运化压力,倒是脾胃越来越虚,所以出现腹泻、积食等问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2、 高蛋白:蛋白质是宝宝身体生长需求的必需品,每天从母乳、配方奶粉以及辅食中,蛋白质就能满足宝宝的身体营养所需的。如果过度喂食高蛋白的食物,过早给宝宝吃了鸡蛋清、牛奶等这一类高蛋白,很容易导致宝宝身体免疫对其产生抗原反应,因而导致过敏,引发湿疹。对于高蛋白食物的添加,最好在宝宝1岁之后逐量添加,并仔细观察宝宝进食后的身体反应,如果有过敏迹象应当立即停止。

夏季带娃,牢记

"两衣"少穿

1、 少穿聚酯纤维:聚酯纤维绝大多数都是二醇和二酸的缩聚物,常见的衣服面料是聚酯纺丝后的产物,也就是涤纶材质的衣服,吸水性和透气性差,浸水或流汗之后,衣服会贴在宝宝的身上,造成不适和皮肤敏感的症状。平时要注意宝宝皮肤的养护,可用含了桃油果脂的润肤剂,保持皮肤的滋润和透气,缓解不适,并且形成油膜隔离外部的刺激;穿衣换为纯棉材质的,能帮助宝宝皮肤散热,减少湿疹的发生。

夏季带娃,牢记

2、 少穿棉衣:气温升高后,应当少给宝宝穿太厚的衣服,尤其是棉衣、羽绒服这一类。许多孩子得了"捂热综合症",其实都和穿衣太多分不开的。穿衣太多,宝宝的皮肤很容易潴留汗液,附着在宝宝皮肤上的细菌也会更多,而且宝宝皮脂薄,这些细菌很容易就透过角质层入侵,破坏皮肤的环境,导致疹子不断、甚至还会增加皮肤的缺水程度,出现脱屑、皴裂等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