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經營貸”變“房貸”究竟怎麼玩?一篇文章讓你懂!

金融柴之前發佈的文章,寫的是深圳模式其實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已經在我們身邊悄然發生,後臺很多小夥伴們紛紛私信柴柴,想了解一下所謂的“經營貸”是怎麼變成“房貸”的。今天柴柴就聊一聊這個到底怎麼玩的。


深圳“經營貸”變“房貸”第一個步驟

身份

經營貸經營貸,首先想申請經營類的貸款,就首先要求主貸人名下有企業或者在企業內佔股10%以上。本身滿足這個條件的主貸人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那麼如果是普通的上班族,怎麼辦呢?

有辦法。

直接去註冊一個企業,或者過戶一家公司就可以了。沒錯就是這麼簡單,在深圳模式曝光之前經營貸的審核條件就是這麼松,當然你註冊或過戶的公司不能是銀行敏感行業(投資管理,鋼材,木材,石材…之類)

第二個步驟

先講直接炒房的方式,在解決身份問題之後,直接全款買房,產證下來之後。用全款買的房子,去銀行申請企業經營類的抵押貸款。銀行一般放款7成。這樣就相當於你用3成首付款,買到了這套房子,另外7成的貸款享受經營貸的優惠利率。然後再用這筆貸款,再去全款買一套比較小的房子,如此套娃。你就用一套房子的全款,撬動了幾套房子。當然你也可以在第一套就見好就收,只圖利息差,不繼續加大槓桿。

手頭沒有全款購入房子的人,也可以直接用已有的房產申請抵押類貸款,放款7成,用貸款去付第二套房子的首付。或者用自己的按揭房去申請經營貸款,做一個單純貸款的置換,享受低利息。這類人其實對房市的影響比較小。對房價影響較大的是第一類人,單純的炒房,加槓桿。

央行的反制

其實在深圳模式曝光之前,其實上海市場在17年各大銀行就已經出具了很多政策來防止這一類炒房族打政策擦邊球。

比如說

1:企業成立不滿一年,或者企業入股不超過6個月。不得申請企業貸款

2:房產證辦理完畢不滿1年的房子,不能辦理抵押類貸款

從這兩個方面就可以杜絕炒房客加槓桿打擦邊球去炒房子。但是對那些自有資產,且真實經營,寧願貸款去買房,也不要去擴大生產的企業主,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就柴柴來看,房產作為投資物,靠房屋的租金收益是根本跑不贏貸款的利息的,讓這些炒房客毫無估計的加槓桿買房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在於,房價一直在漲只要加槓桿買入房產,在手裡持有幾年,房價漲了之後賣房就能賺錢。歸根原因就是房價還是長遠看漲。

國家扶持小微企業,給疫情之後給經營貸放水,恢復經濟的初心是好的,但是隻有市場恢復了,經營者對未來更有信心。經營貸才能流入自己該去的地方。

今天要分享的就只有這麼多了,拜了個拜。

深圳的“經營貸”變“房貸”究竟怎麼玩?一篇文章讓你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