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造假是怎麼回事?四連爆的中概股面臨至暗時刻?

北京時間4月2日晚,瑞幸咖啡(LK.US)公佈了一份“偽造22億元交易”的內部調查報告,承認從2019年第二季度開始,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兼董事劉健以及向他報告的幾名員工從事了不當行為,包括捏造交易數據。

這一份報告無疑是扔下了一顆“核彈”,除了“自爆”者瑞幸,誰還受到了這次“爆炸”的衝擊?各自又拿出了什麼方式應對?

瑞幸自爆後,自己首當其衝“重傷”,股價暴跌引發6次熔斷,門店訂單爆滿現擠兌式消費;引發的衝擊波還牽連了“親友”們,同系的神州優車、神州租車股價跳水急於撇清關係;保險公司接到董責險理賠申請;多支中概股遭遇空頭狙擊……具體情況如下:

①瑞幸股價暴跌,門店發生擠兌消費

自曝財務造假後,瑞幸咖啡公司股價開盤暴跌逾80%觸發熔斷暫停交易,隨後在40分鐘內觸發了6次熔斷,蒸發逾300億市值。

4月3日,瑞幸咖啡現擠兌式消費,訂單激增,app崩潰,程序員搶修。此時,瑞幸咖啡官微、董事長陸正耀及CMO楊飛還不忘“勵志”發聲,稱要元氣滿滿。

4月5日,瑞幸咖啡道歉,稱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查。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也在微信朋友圈發文表示非常自責,會承擔應有的責任。

4月7日,瑞幸宣佈停牌,市值11.05億美元,如同其優惠券一樣打到“骨折”。據天眼查顯示,4月7日,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發生經營範圍變更,新增其他機械設備及電子產品批發。此外,其在企業基本信息的備案事項,變更為:於2020年4月7日重新制定公司章程。

7日晚,據外媒報道,美國Thornton Law Firm LLP律師事務所已對瑞幸咖啡提起訴訟。

②兄弟共患難,神州系股價暴跌

因陸正耀實控的瑞幸咖啡自曝造假事件,其旗下其他公司也被牽連,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開啟不斷暴跌模式。

4月3日,新三板上市公司神州優車股價大幅跳水21.75%,市值蒸發75億元。

瑞幸自爆首日,港股上市公司神州租車暴跌54%。

4月7日,神州租車發佈澄清公告撇清與瑞幸咖啡關係,稱公司並無持有瑞幸咖啡的任何美國存托股份或其他證券,集團並無參與瑞幸咖啡的任何商業交易。當天,神州租車復牌,收漲34.18%。4月8日,神州租車股價再次大跌,收跌17.1%。

4月9日晚,《深網》報道稱,攜程正在洽談收購神州租車、整合一嗨租車業務,做大攜程租車平臺。從用戶類型來看,前者主要對個人,後者專注於會議與企業用車,二者業務形成互補。10日,據中新網報道,攜程相關人士對此回應“假滴”。

③實控人身家縮水,欲切割關係

4月6日,胡潤研究院發佈報告顯示,瑞幸咖啡董事長陸正耀、CEO錢治亞一起跌出10億美元富豪榜。高盛發佈報告稱,陸正耀旗下的家族基金Haode Investment因為股票質押貸款發生違約,將對其質押的瑞幸股票採取強制執行程序。

4月9日,《金融時報》報道稱,瑞幸咖啡的聯合創始人陸正耀正在設法拉開他與自己名下其他公司之間的距離,以幫助他們避開這家飲料集團所發生醜聞的影響。對此,企業方未予置評。

④瑞幸啟動董責險理賠申請,浦發下架聯名卡

瑞幸咖啡公司在赴美上市前購買了董事及高管責任險,總保額接近兩億元人民幣,“底層共保體”由8家中資公司組成。據經濟參考報報道,4月7日瑞幸咖啡向相關保險公司提出董責險理賠申請。(董責險,當董事高管在公司經營過程中決策失誤而導致投資者利益損害時,股東的索賠進行民事和法律費用的賠償由保險公司賠償。)

平安產險表示已收到被保險人提起的理賠申請,正在進一步處理中。瑞幸事件對平安的影響的最高不超200萬美元。根據協議條款,如果當事人有故意違法行為可免賠。

太保產險稱公司以跟單形式參與了瑞幸咖啡董責險的共保業務,並已作了審慎再保分出安排。

4月8日,浦發銀行稱瑞幸6000萬定期循環貸款實為授信額度,聯名信用卡已下架。

⑤愛奇藝、好未來等中概股再爆雷

4月7日晚,Wolfpack Research發佈37頁報告看空愛奇藝,直指愛奇藝(IQ.US)涉嫌通過會計手段虛增營收和誇大用戶數量。做空瑞幸的渾水公司表示協助調查愛奇藝長達一年,並已做空該股。受此影響,愛奇藝當日盤中短線跳水一度達11%。愛奇藝隨即作出回應,堅決否認該不實指控,表示其引用數據與結論嚴重失實,與實際情況不符。股價隨後回升,當日收漲3.22%。

4月8日上午,好未來教育集團自爆,在例行的內部審計過程中發現了某些“員工不當行為”,公司懷疑問題員工與外部供應商合謀,偽造合同等文件,錯誤誇大“輕課”業務的銷售數據,這名僱員已被當地警方拘留。好未來盤後股價一度跌超28%,市值蒸發60億美元。

事件傳播

4月2日,瑞幸在美證監網發佈財務造假公告後,新浪財經、TechWeb等媒體馬上跟進報道,消息迅速在網絡上擴散。4月3日,瑞幸自爆影響凸顯,門店爆單app崩潰、神州系股價暴跌,被人民日報、財經網、鳳凰網等諸多媒體相繼報道,極大的推動了事件傳播,相關輿情量也在這一天達到了峰值。

瑞幸咖啡造假是怎麼回事?四連爆的中概股面臨至暗時刻?

很多人可能沒喝過瑞幸咖啡,但有所耳聞,一是瑞幸咖啡價格很優惠親民,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發展史很“神話”。

瑞幸咖啡的第一家門店開在2017年10月,依靠價格補貼等方式拓展市場發展神速。僅用了17個月,於2019年5月瑞幸上市,刷新全球最快記錄。2019年末,門店數量超過擁有4292家門店的星巴克。

這樣的明星企業自然是媒體尤其是財經類媒體的重點關注對象。此次爆雷,亦是財經媒體們打頭陣,發佈一手消息、扒皮歷史、分析事件影響等。

瑞幸咖啡造假是怎麼回事?四連爆的中概股面臨至暗時刻?

媒體話題

根據識微商情繫統分析,媒體除了對事件的事實和發展進行報道之外,還較為關注以下四個話題:

瑞幸咖啡造假是怎麼回事?四連爆的中概股面臨至暗時刻?

①神州租車何去何從

一方面,因為神州租車和瑞幸背後有相同的股東,導致其股價跌跌不休;另一方面又爆出攜程欲收購神州租車的消息。鑑於神州租車和攜程旗下一嗨租車的“江湖地位”,兩者一旦結合將撼動整個租車行業的格局。這種大事件大家想不關注都難,即使攜程方面並沒有確認該消息!

②瑞幸造假風波後的結局

根據以往做空案例來看,多數觀點認為,一直在燒錢的瑞幸咖啡經歷造假風波後只能退市或者破產,靠燒錢一路狂奔的“瑞幸模式”不可取。

③中概股接連爆雷

近段時間,中概股爆雷有點多,好未來、瑞幸咖啡、愛奇藝、跟誰學都受到做空機構的造假指控。由此,有投資者認為中概股將迎來至暗時刻,陷入失信的破窗效應,甚至導致其他企業上市難度加大、估值下降。

有觀點認為,掀起唱空大戲的渾水等做空公司故意“搞事”,阻止企業走出去。也有觀點認為,市場上做空機構和外部投資者的監督是上市公司監督機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華社”在《財經觀察:從瑞幸造假風波看做空機構存在價值》指出,企業發展不能存僥倖心理,只有在合規性上多下功夫,老老實實披露信息,才可能行穩致遠。比起指責做空機構引爆問題,做好自身才是企業面對各方監督最根本、最有力的應對手段。

④瑞幸董責險是否能獲得理賠

上面已經提到,如有故意違法、由於犯罪行為導致的罰款或處罰,是在董責險保單之外的。瑞幸公告公司首席運營官(COO)實施了22億財務造假後,多數傾向這筆賠款可能要泡湯。當然,最終結果還是要看第三方調查結果及法庭裁決,目前還無法得出賠或者不賠的結論。

網民觀點

網友們對此事的評論以調侃為主,甚至稱瑞幸咖啡為“民族之光”,因為割了別人家的“韭菜”。網友支持瑞幸的理由很簡單也很實際,好喝、便宜、經常有優惠券,還希望瑞幸“挺住”。

瑞幸咖啡造假是怎麼回事?四連爆的中概股面臨至暗時刻?

調侃歸調侃,還是有認真嚴肅評論這事的,大V“冰室騎士”認為,“你喝他那1.8折、3.8折甚至不要錢的咖啡,只是因為人家把你當人肉電池,給他的企業塑造成非常多用戶的錯覺,進一步在資本市場獲取更大的利益。踏踏實實做事情,認認真真創造社會財富,遵守每個國家的法律和規章制度,誠信經營,這是現代企業應該做的基本功,更是無論在哪個國家的社會都應該存在的價值觀。”該條博文被轉發了一萬多次,可見還是有很多人認同企業要誠信經營的觀點。

“人民日報”也評論到,商場如戰場不假,但比輸掉戰鬥更可怕的喪失底線。瑞幸的自欺欺人,不僅損害了投資人利益,更在折損中國企業的海外聲譽。光有幸運沒有誠信,不可能長久成為市場的寵兒。對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必須零容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