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玄的北府军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为什么淝水之战后北伐没有成功?

此生不悔入中华


公元383年,前秦伐晋,于淝水与东晋北府军交战,大败,前秦八十余万大军折损至仅剩十万,元气大伤。可奇怪的是,东晋此后对北方的军事行动十分有限,战绩也乏善可陈,直到二十一年后的刘裕北伐,东晋才收回洛阳,直抵长安。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东晋未能趁淝水之战大胜之势挺近中原恢复故土呢?

一、淝水之战后东晋与北方政权的对峙情况

淝水之战后东晋的确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反攻措施。《晋书·孝武帝纪》载: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春正月龙骧将军刘牢之克谯城。车骑将军桓冲部将郭宝又攻取新城、魏兴、上庸三郡。前锋都督谢玄击溃苻坚将兖州刺史张崇于鄄城。太元十年(公元385年)春正月,蜀郡太守任权击败苻坚守将夺回益州。可见淝水大胜后,东晋收复了淝水之战前被前秦占领的一些州郡。局面看似一片大好,如此挟淝水大胜之势一统天下似乎也顺理成章。

但奇怪的是太元十年之后,东晋政权对北方的大规模用兵就似乎停止了,且史传中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战事多为前秦崩溃后北方割据政权互相的征伐。仿佛东晋政权在淝水战后取得了些许优势便没有动作了。这不禁令人生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东晋政权未能进一步扩大淝水之战的战果?

二、东晋末年政治局势与陈郡谢氏尴尬的政治地位

淝水一战,功劳最大者莫过于陈郡谢氏一族,东晋最为精锐的北府军也被谢安、谢玄、谢石等人掌控。以理度之,刚刚指挥完淝水大胜的谢安、谢玄等人也是继续指挥北伐的最佳人选。淝水之战胜利后谢安本人也确有此意。《晋书·谢安传》载:“安方欲混一文轨,上疏求自北征,乃进都督扬、江、荆、司、豫、徐、兖、青、冀、幽、并、宁、益、雍、梁十五州军事,加黄钺,其本官如故,置从事中郎二人。”可见谢安的确打算收复中原,完成统一。

但东晋末年微妙的政治局势使他步履维艰。一方面,陈郡谢氏遭受到了皇族的猜忌。当朝的东晋孝武帝亦非懦弱无能的庸主。虽然史籍大多对其评价不高,但相较于前代他在位时强化了皇权与司马氏宗室的实力。其中尤以重用司马道子,使其与谢安共同担任录尚书事,制衡谢安为其主要手段。孝武帝对以谢安为首的陈郡谢氏多加提防,采用各种手段控制谢氏家族。这样紧张的君臣关系,使谢安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处理与皇帝的关系。

其次东晋末年的政局中并不仅仅存在着门阀大族与皇权之间的矛盾。士家大族之间也有各种冲突。谢安任相之前,以桓温为代表的谯国桓氏掌权,一度妄图代晋称帝。不过,桓温篡权的一系列程序被谢安等人拖延,最终桓温被拖到病死,谯国桓氏代晋之举终功败垂成。但桓温虽死,其庞大的宗族势力仍在。淝水之战前,由于前秦巨大的军事威胁,谯国桓氏选择与陈郡谢氏合作共同对抗前秦。但淝水之战后前秦的威胁骤减,谯国桓氏与陈郡谢氏的矛盾也再次浮出水面。

谢安此时可谓是步履维艰,倘若北伐成功,立下如此不世之功必然功高震主;倘若北伐失利谢氏威名受损,桓氏乃至外戚太原王氏又必然对谢氏的政治地位产生威胁。面对皇室的政治压力与错综复杂的局势,谢安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政治策略。《晋书》载:“时会稽王道子专权,而奸谄颇相扇构,安出镇广陵之步丘,筑垒曰新城以避之。”此时掌控着东晋精锐北府军的谢氏按兵不动,也就意味着东晋政权不大可能动用主力进行北伐作战。

三、谢安去世前后东晋北方战事的一系列失败

谢安在司马道子与王国宝的步步紧逼下忧郁成疾,不久就病逝了。不过,淝水之战后南北双方的力量对比仍然未有太大变化。南方的军事优势仍在。但在太元十年(公元385年)之后,东晋对北方的战事有胜有败,相较于淝水之战后的势如破竹,军事进展可谓十分有限。

太元十年谢安曾率兵救援被反叛部将包围的苻坚前秦政权,但发兵不久,谢安便因病逝世,谢玄也在之后很快病死。此后,东晋与北方各割据政权之间的交战互有胜败。东晋方面有时损失惨重。其中尤以名将慕容垂对东晋造成的打击最为巨大。东晋北府兵名将刘牢之曾与之交战多次,皆败于慕容垂之手。《晋书》记载刘牢之为慕容垂所败时“策马跳五丈涧”方才脱身。刘牢之所率士卒离散,待其逃入临漳方才聚拢残部。可见刘牢之此战之狼狈仓皇。

总之,在谢安、谢玄病死后,东晋缺乏能统领一方的名将主帅,加之北朝慕容垂等名将尚存,故对北方用兵进展不大。



四、东晋末年政局的急速恶化

在东晋北方战事迟迟没有进展的同时,内部的政局却发生着悄然变化。谢安死后,陈郡谢氏对政局的影响大为减弱。但此时孝武帝与其弟司马道子主相之间又起争执,加之太原王氏、琅琊王氏等士族势力又参与其中使得东晋末年的政局更加扑朔迷离。

孝武帝与司马道子斗争之激烈直接表现在了对地方藩镇的控制中。荆州为东晋战略要地,王敦、桓温等权臣皆曾依靠荆州挟制上游,故东晋乃至南朝控制朝政者无不派其亲信执掌荆州军政大权。司马道子一党的王忱出镇荆州,太元十七年(392年)时死于任上。其病死当月,孝武帝直接违反常规,未经吏部授权,直接派其亲信殷仲堪接管荆州。又任命王恭镇京口,孝武帝此时亲信重臣皆居要冲之地,表面上稳固了自己的皇权。

但不到五年之后,孝武帝突然去世。且孝武帝所立太子司马德宗先天愚型,是一个彻底的白痴,史载其口不能言,不辨寒暑。政权就由居于相位的司马道子所掌控。但孝武帝生前所留下的挟制中央的藩镇部署仍然存在,司马道子虽然把持中央朝政,但碍于地方藩镇制约,总还是投鼠忌器。

解决这样的政治困局显然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可司马道子却依靠自己捉急的政治智商作了个大死,他在没有其他靠谱军事力量依靠的情况下,直接裁撤孝武帝亲信王恭、殷仲堪等人的兵权,激怒了这些孝武旧臣。于是,掌控地方兵权的王恭、殷仲堪等不满于司马道子的嚣张行径,起兵勤王,拉开了东晋末年内乱的序幕。此后各势力征伐不休,加之孙恩卢循之乱,东晋的社会经济遭到了巨大破坏,直至413年刘裕讨平谯蜀,东晋内部的战事方才告一段落,但此时离淝水之战已经过去了整整30年。

总之,淝水之战后东晋未能趁机一统中原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其中既有内部政治斗争的因素,也有外部军事实力的因素。但总体来看,是东晋内部错综复杂的内斗制约了其军事行动。这与东晋政权自建国以来复杂政治局势直接相关。一方面皇权不甘于被士家大族所控制,另一方面士家大族之间又都想占据主动,于是整个东晋皇权与士家大族;士族与士族之间进行着无休止的争斗。他们之间的斗争、内耗最终导致东晋的军事力量不能集中于北伐,而是最终用于互相碾压的内斗。

纵观六朝历史,我们发现不仅东晋政治如此,内斗也是南朝历代的通病。或许正如田余庆先生在《东晋门阀政治》的后论中所说的:“从宏观来看东晋南朝和十六国北朝全部历史运动的总体,其主流毕竟在北而不在南。”






周朝文DMU


公元383年,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以8万北府军击败了前秦的80余万大军,在这场关系到两国国运的战略性决战中取得了完胜。而随着前秦主力军队的覆灭,中国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陷入多个民族政权并存的分裂局面。


以北府军为主的东晋军队趁机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故土。然而晋军的北伐也仅止于此了,并没有收复全部失地、统一全国。而且,伴随支持北伐的东晋丞相谢安去世,以及前线主帅谢玄被调走,晋军全面收缩战线,在战略上采取了守势,北伐前期取得的战果功亏一篑。

总的来说,淝水之战后谢玄率领北府军的北伐,是先胜后败,虎头蛇尾,不但未竟全功,而且随着拓跋鲜卑在北方的崛起,东晋丧失了统一全国的最后机会。


为什么精锐的北府军都没有完成北伐大业,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01 东晋统治者只想保住江南半壁江山,保住他们的既得利益,丧失了进取心,更缺乏北伐的决心


北府军纵然是以一敌百的精锐军队,但是架不住东晋统治集团内部的掣肘。


自公元317年司马睿创建东晋,东晋在江南的统治已过去了近70年,统治集团早已适应了富庶繁华、风光秀丽的江南,只想偏安于此,丧失了收复故土的雄心张志。这从司马睿阻挠祖逖北伐,和司马皇室掣肘桓温北伐就可以看得出来。

(东晋与北方各政权对峙示意图)

另外,司马皇室对于大将立功于外,向来抱有戒心。加上这时谢家的中流砥柱谢安也受到排挤,不再主政,同为谢家子弟的谢玄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司马皇室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还”的借口将谢玄调回淮阴。


北府军是谢玄一手组建和训练出来的,对于这支军队的使用,没有人比谢玄更加得心应手,也没有人比谢玄更有威望镇得住这支军队,此时临阵换帅,导致军心顿失。


谢玄被调走后,支持北伐的谢安又离世,北方的慕容垂、姚苌(yáo cháng)等人趁机反击,谢玄等人奋战收复的失地纷纷丢失,东晋北伐功败垂成。

02 东晋统治集团的持续内耗导致北伐不利


组成东晋统治基础的是门阀士族,以王、谢、桓、庾四大家族为代表的门阀与司马皇室之间,四大家族之间,为了权力和各自的利益明争暗斗,甚至刀兵相向:江南大族反抗司马氏压制南方士族的叛乱;王敦起兵;苏峻之乱;桓温专权等。

(上图为淝水之战前后东晋国界)

统治阶级内部的纷争,不但消耗了国家有生力量,甚至有人将北伐当做了攫取更大权力的机会和筹码,阻挠和干扰了北伐大业的顺利进行。


03 北方的胡人政权依旧强大


前秦虽然一败而亡,但是又分裂成若干少数民族政权,如慕容垂建立的后燕,姚苌建立的后秦等,实力强大,可与北伐军一争短长。


04 东晋的北伐只是抄掠人口和财物,不是救民于水火,导致人心大失


虽然北府军勇敢善战,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但是,东晋统治集团只想保全他们在江南的庄园,并没有统一中国北方、恢复旧山河的要求。


对于黄河以北、潼关以西地区,他们弃而不顾。对已经收复的失地上的百姓也没有去安抚。反而派兵四处抄掠人口,把这些百姓掳到江南士族大家的庄园内强制劳动,奴役他们。

(东晋门阀大族的庄园中奴隶成群)

更为严重的是:当中国北方再次陷入分裂时,关中沦陷区有数千户百姓,本想投奔祖国的怀抱,结果被东晋的边防将领诬陷为“流寇”,男的被杀,女的被掳。


如此倒行逆施,胡作非为,使得北方失地上的汉族人民大失所望。他们不再期盼王师北伐,解救他们了,因为这些人跟北方的胡人相比没什么区别,甚至更加可恨。


于是,丧失了群众基础的晋军,在北伐战事不利的时候,更是难以站稳脚跟,最终又丢失了好不容易收复的失地,北伐宣告彻底失败。

本人专注历史相关问题,解答历史疑惑,+关注了解更多内容。欢迎点赞、留言,记得关注我。

柚子爱历史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下东晋北伐和北府兵的历史。

一:东晋北伐

东晋北伐主要有五次,分别是祖逖北伐、庾亮北伐、桓温北伐、谢安北伐、刘裕北伐。

二:北府兵的兴衰历史

北府兵建立于377年,先后经历多位统领,具体如下。

  • 377~387年,谢玄统领北府兵。在此期间东晋凭借北府兵大败前秦百万军队。
  • 387~390年,谯王司马怡接任北府兵。
  • 390~398年,王恭接替司马怡。在此期间,司马家族与外戚王氏家族争夺朝政大权,北府兵成为内斗的利器。
  • 398~402年,刘牢之反叛王恭,接管北府兵。在此期间,刘牢之用北府兵平定孙恩起义。
  • 402年,刘牢之投降桓玄。不久刘牢之被迫自杀,北府兵主要将领高素、竺谦之、竺朗之、刘袭、刘季武、孙无终等人尽皆被杀。北府兵被桓玄分散到自己的军队。自此,北府兵被解散。
  • 404年,刘裕重组北府兵。重新组建的北府兵成了刘裕专权、篡位的政治资本。

淝水之战前(383年)

淝水之战后(385年)

如上图,淝水之战后,谢安组织晋军发动了北伐战争,收复了北方大片失地。然而,这次北伐战争却又一次以失败告终。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谢安去世

谢安主持东晋朝局十多年,在此期间东晋朝局比较稳定。淝水之战后,在谢安的主导下,东晋君臣支持北伐。385年,谢安病逝,谢玄北伐进程受阻,东晋朝臣以此为由叫停北伐。

第二:北方实力依旧强大

淝水之战后,前秦实力大减,一夜回到解放前。但是,其他少数民族再次复国,他们总体实力并不弱,加上少数民族比较剽悍,依然难以轻易被消灭。

第三:东晋朝臣不支持

自衣冠东渡,东晋已经延续数十年,朝廷大臣多为门阀子弟,他们大多只顾安逸享乐,大多数人从内心上不愿北伐。谢安主政时,朝臣尚愿意北伐。然而,谢安一死,北伐又受阻,朝臣看到前途不明,就纷纷不愿北伐。

总之,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打一场胜仗不仅需要强劲的军队,还需要朝廷上下一心,二者缺一不可。尽管北府兵是精锐之师,但东晋朝廷不一心、安于现状,最终无法北伐成功。


古代人物说


谢玄是东晋著名将领,豫州刺史谢奕之子、太傅谢安之侄。谢玄才华出众,善于治军。

当时,前秦苻坚正是势力强盛之际,多次侵扰东晋边境。朝廷于是下令征召能够抵御外患的良将。谢安举人不避亲,推荐了自己的侄儿谢玄。谢玄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训练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淝水之战中,谢玄任前锋都督,先遣部将刘牢之率部夜袭洛涧,首战告捷。继而抓住战机,计诱前秦军后撤,趁势猛攻,取得以少胜多的巨大战果。

淝水之战,谢玄名声传遍四海。“北府兵”也成为当时最精锐的部队,气势如虹,锐不可挡。

谢玄的“北府兵”实力那么强悍,为什么淝水之战后北伐没有成功?原因说白了很简单,第一,皇权与门阀的斗争。皇权与门阀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朝堂之上的斗争可以用“残酷”来形容。当北伐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皇权对谢氏门阀长期把持朝政的情况感到不满,再加上孝武帝为了不让谢玄在北伐之时,获得声望再次威胁其地位,在北伐形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终止了北伐。谢玄也成为了皇权与门阀争斗之下的牺牲品,内斗损耗了东晋自身的实力从而导致北伐功败垂成。

第二,桓冲、谢安相继病逝。失去了桓冲和谢安,谢玄就失去了在朝廷内的最大支持者。他已经没有办法制衡各方势力了,也没有办法安心的一门心思北伐了。第三,北方胡人实力强大。这一点也算是外在因素,也是极为重要的。北方虽然一直处于战乱之中,可是就算是战乱之中的北方政权也是很强的,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们仍然是不可小觑的势力。

谢玄的北府军是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却依然没能北伐成功。原因就是东晋朝廷内部互相扯后腿,削弱了自身实力,动摇了自己的根基;外部原因是北方胡人政权依然强大。内忧外患,导致谢玄的北伐功亏一篑。


牛妈说说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淝水之战前,东晋北伐统一全国的可能性是零。淝水之战后,面对着北方陷入分裂的局面,东晋北伐统一全国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也是困难的。

第一,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在北方,这就决定了如果打持久战,东晋很难胜利。

第二,北方有辽阔的平原,适合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北方骑兵与步兵相配合的战法,让东晋很难取胜。

第三,东晋北伐统一全国,有两个战略方向,即长安和洛阳,包括邺城两个方向都取得决定性胜利才能统一北方。而东晋的军队尽管是精锐,但总兵力不够,难以形成两个方向的突击,而仅仅打击一个战略方向,对北方政权又不会形成致命打击。

第四,东晋的领导者缺乏长远规划和坚强有力的领导,关键时刻宰相谢安又去世了,这样北伐的战略就没法实施了。

第五,东晋皇室与南方氏族有复杂的矛盾,士族是腐朽势力的代表,掌权的士族大臣与前方作战的武将有矛盾,难以协调军事行动。

第六,东晋建立后,南渡的汉族人在南方已经定居很久,习惯了南方生活,许多人已经不想回北方了,因而北伐的愿望不强烈。


谷老师


北府兵谢玄主持在京口创立的一支部队,后来一直是是东晋最精锐的军队。尤其是在383年在淝水之战中,与8万人马大败前秦天符坚亲率30万大军而闻名于史。

淝水之战后前秦内乱不断,北方又重新陷入混乱。这次东晋在谢安的上书下,以北府兵为主力北伐中原。彼时,前秦大乱,各地叛乱不断,符坚本身也忙于平叛关中,加上北府兵本身骁勇善战。所以,北伐一开始进展顺利,向北收复黄河以南的光大地区并一度深入河北攻克了重镇邺城,西边又重新收复巴蜀地区。可以说这次北伐的成果已经远超之前祖逖和桓温的北伐。

但这次,的确依旧是虎头蛇尾,没能彻底光复中原。北边北府军在前锋刘牢之在邺城被慕容垂挫败(桓温北伐前燕时也是被这哥们打败的),加上主持北伐的谢安病逝,东晋朝局也开始陷入混乱,东晋这次北伐也就这样又一次草草收场。

这次北伐的半途而废并不能说北府兵不够精锐或者将领指挥有大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与淝水之战时不同,当时属于前秦灭亡东晋的灭国之战,因此无论朝廷还是士族都全力支持。而北伐则牵扯到太多,东晋朝廷与士族之间不同的利益斗争,内部相互制肘,并且此时北方各国依旧有不小的力量。因此,这次北伐也和前几次一样半途而就。只不过这次北伐的收获会更大一些罢了。


追忆东南


中国历史上“最强军队”的排行榜,有许多种。其实不在一个朝代,也不可能在战场真正打一次,属于“关公战秦琼”,只能当作娱乐新闻看。

但一些军团曾经纵横四海、所向无敌,不论多少年过去,他们的英雄气依然在天地间激荡,让人怀念、崇敬,比如岳家军、戚家军。在东晋,也有这样一支军队,那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北府军”,创始人叫谢玄。

谢玄一直受谢安器重

谢玄是谢安的侄子。他的母亲叫阮容,和阮籍、阮咸同族;父亲叫谢奕,曾任桓温的司马,谢玄自己也做过桓温的部将。

谢玄从小聪明,很受谢安器重。一次,谢安问:我家的子侄并不一定都要出来做官,但为什么还是希望你们能刻苦学习,每个人都有才能呢?

大家都愣住了,谁也答不上来。

谢玄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希望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里啊。(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谢安听了,大为赞赏。

这就是成语“芝兰玉树”的来历。芝兰指灵芝兰草;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后来就比喻成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

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为“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这是王勃自谦的话,意思是:我虽然不像玉树般的谢家子弟那样优秀,但你们像孟母的好邻居,我有幸能够结识交住。

谢安又曾问他:诗经中最喜欢哪句?

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是《诗经》中的名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后面还有四句是:“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这是一个普通士兵,诉说长期在外征战的艰苦、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就是:回忆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踏上回家路,雨雪纷纷满天飞。

眼前的艰难想到了往日的温暖,悲从中来,情感如潮水涌出,让人无限感伤。谢安是性情中人,顿时觉得他和自己很相似。

但谢玄小时候有女人气,喜欢佩带紫罗香囊。谢安不太喜欢这种娘娘腔,直接批评又担心伤他的自尊,想出了一个办法。

一次两人玩游戏,谢安说:你如果输了,就把紫罗香囊给我。

谢安赢到手后,放在火上烧掉了。谢玄明白了谢安的意思,从此不再佩带这类装饰品。

谢玄文武兼备,在桓温、桓豁手下都呆过。桓温曾说:谢玄到了40岁,一定能做军事统帅。

谢玄创建了“北府军”

东晋的朝廷一直软弱无能,原因是皇帝始终在做“和事老”,平衡几个大族的关系,打仗基本靠地方军阀。就像一个“名誉主席”,没有实权,要看地方大员的脸色。一旦实力最


烟雨踏秋殇


在东晋,有这样一支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就是谢玄的北府军

  • “北府军”的创立

东晋的朝廷一直软弱无能,皇帝始终在做“和事老”,平衡几个大族的关系,打仗基本靠地方军阀。就像一个“名誉主席”,没有实权,一旦实力最强的荆州兵造反,建康就吓得发抖,哭着喊着徐、兖二州的军队来救驾。谢安感到深深的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啊,没有嫡系部队,就像现在没钱一样,说话不硬气。他任命谢玄为建武将军、兖州(今东山等地区)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后来又兼任徐州(今苏北等地区)刺史。于是,一流的军队“北府军”(又称“北府兵”)就此诞生了。 谢玄到任后,整个广陵(今扬州)和京口聚居着北方的流民,谢玄大规模地招募,日夜操练,威震大江南北的“北府军”正式问世。

  • 刘牢之是第一猛将 

谢玄手下有七大猛将,最出名的人叫刘牢之。刘牢之面色紫红,胡须与眼睛长得奇特,他眼睛一瞪,就是凶神恶煞的样子,让人恐怖,会吓一跳。但他并不是一个仅四肢发达的莽汉,为人沉着,有毅力,做事喜欢动脑子。他一直担任北府军的前锋,领着最精锐的部队,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 淝水之战,北府军声明远播

双方统帅和兵力:苻融率25万先锋军队。苻坚率步兵60万、骑兵27万,共112万大军。

东晋以谢玄为先锋,率领经过7年训练,战斗力强悍的“北府兵”8万人沿淮河西上,迎击秦军主力。

十一月,谢玄派广陵相刘牢之率领五千精兵开赴洛涧,揭开了淝水大战的序幕。秦将梁成扼守山涧布署兵阵迎击。刘牢之取得洛涧大捷,斩杀了梁成以及弋阳太守王咏,秦军折损十名大将及五万主力。又派部队阻绝了淮河渡口,歼灭前秦军队一万五千人,抓获了前秦扬州刺史王显等人。

晋军西行,与秦军对峙淝水。12月有人向苻坚建议后退决战。诸秦将认为阻敌淝水畔比较安全,但苻坚认为半渡而击可主动对决。

当秦军后移时,晋军渡水突击。朱序在秦军阵后大叫:“前线的秦军败了!”,秦军阵脚大乱,随后晋军全力出击,大败秦军。谢玄、谢琰和桓伊率领晋军七万,战胜了苻坚和苻融所统率的前秦十五万大军,并阵斩苻融。淝水之战,前秦军被歼和逃散的共有70多万。

唯有鲜卑慕容垂部的3万人马尚完整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更多的地方民族政权,鲜卑族的慕容垂和羌族的姚苌等其他贵族重新崛起,各自建立了新的国家,苻坚本人也在两年后被姚苌俘杀,前秦随之灭亡。淝水之战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谢家后人应以为傲,谨记历史。

  • 本该一鼓作气统一天下,怎奈掣肘太多,只得作罢

谢玄击败了苻坚的大军,他觉得前秦的军队经受了惨败,要是能趁机北伐的话,就可以趁机统一天下。朝廷官僚觉得打仗太费钱了,会影响到他们享受生活,还可能让家中子弟丧命,所以他们就坚决不同意谢玄北伐的提议。

另一方面,当时谢玄出的风头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也有不少人妒忌他,不想让他再立功了,毕竟要是再让谢玄立功,那他们的脸往哪搁。因此即使当时的官员们也知道谢玄的提议是对的,也不愿意再让他去打仗。谢玄其实也知道这些人的小心思,因此他后来就过得很郁闷,到死也没能是实现自己的梦想。


那年那月lhy


谢玄当时的北府军虽然是最精锐的部队,但是他北伐的失败,一方面是因为东晋贵族只想偏安一隅,不想打仗;另一方面是“淝水之战”后,谢氏家族功高震主,引来了皇帝的猜忌。谢玄在叔父谢安病逝之后,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北伐只能中止。

一、淝水之战前,东晋的北伐

在讨论谢玄北伐为什么失败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下东晋在“淝水之战”前面的数次北伐。

东晋王朝,是西晋灭国之后,“衣冠南渡”而保存下来的南方汉人政权。司马氏南渡立国之后,这些王公贵族们只想偏安江南,享受士族的生活,并不想发动战争。再加上当时中国的北方已经被胡、羌、鲜卑、匈奴和汉人的“五胡十六国”占据。南渡的东晋实力非常疲软,要想消灭这么多政权再统一天下谈何容易。于是,东晋贵族们更偏向于自保。

不过,虽然东晋的皇帝和贵族们只想偏安一隅,但是那些汉族的臣子们,却一刻都没有放弃过“北伐”收复失地的念头。从公元317年东晋建国始,祖逖就提议北伐,可是皇帝只给予他人数极少的部队。祖逖北伐壮志难酬,最后抑郁而终。到了晋成帝的时候,又有庾亮、庾翼兄弟出来主持北伐,结果竟然遭到朝廷的抑制,不得不作罢。

后来,晋穆帝的时候,终于出现了一个叫桓温的人主持北伐。这一次,桓温讨伐“成汉”取得了成功,那是公元346年。接下来的二十多年中,东晋又于公元349年、352年、354年、356年和358年多次进行“北伐”。其中有三次北伐,都是由当时的权臣桓温主持的。但是,在这几十年的北伐战争中,取得胜利的,一共只有一两次而已。

二、从“淝水之战”看北伐

“淝水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在这一场战役之中,谢玄以东晋的八万精兵对符坚的八十万大部队,而大获成功。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是因为谢玄本人有较高的军事作战水平;其次,大家也应该注意到,这一战中有一些机缘巧合,特别是符坚的自负和轻敌,以及对他部卒的“错误估计”。

在这一战中,符坚本人负伤,八十万大军溃散逃亡。当时谢安建议朝廷,继续支持谢玄北伐是正确的主张。因为之前,虽然双方实力悬殊,有一点运气成分,但是此战之后,前秦实打实地损失了七八十万人马。在这种情况下,谢玄的叔父谢安主张继续起兵北伐。

于是,在太元九年(公元384年),东晋任命谢玄为东路指挥,一举收复了兖州、青州、司州、豫州,将黄河以南的疆域全部收归东晋版图。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因为谢氏家族在国中功绩太高,声誉日隆,就有奸人出来挑拨,导致谢安与晋孝武帝之间产生了嫌隙。

后来谢安辞职回了故里,两年之后病逝。谢玄北伐的事,也遭到朝臣的坚决反对。理由是北伐的时间旷日持久,国家承受不起。谢玄北伐不成,最后于太元十三年(388年)病逝了。

结语

谢玄北伐失败,根本的原因是:谢氏家族在朝中失势,谢玄在朝中最大的靠山是他的叔父谢安,而谢安才是北伐真正的主导者。但是“淝水之役”大胜后,谢安的声誉日隆,引起了皇帝的警惕。

在谢安掌权之前,桓温就是通过“北伐”来建立起自己威信的,而他最后弄权废掉了当时的皇帝,改立让自己满意的新君——晋简文帝。而谢安、谢玄当时的皇帝就是简文帝之子孝武帝,有了桓温的前车之鉴,孝武帝怎么会不害怕谢氏有弄权的野心呢?

于是,谢玄的北伐,只能无疾而终。


孤灯伴清影


功在一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