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能的家長打小孩

早上,先生8點20分起床去上班了。

我躺在床上玩手機,玩到9點鐘,不能再繼續躺了,急速起床。同時把呼呼大睡的孩子喊醒,把他今天要穿的衣服找到,按照從貼身到外套的順序放置好。

去廚房,看到母親正在廚房打糊塗。

她用勺子舀一勺子糊塗,高高舉起來,勺子稍稍傾斜,勺裡的糊塗自由落體到鍋裡,她一邊側耳細聽,一邊用眼睛仔細觀察鍋裡的糊塗,努力分辨糊塗的稀稠。

“稀了點兒!”

“稀糊塗燙嘴,稠糊塗粘嘴。”

她一邊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教導我打糊塗的訣竅。

母親在廚房為大家的早飯忙碌,我起床後也像一個永動機一樣,開始手腳不閒地忙。

小澤早上起床後不去刷牙。

我扶父親起床時,給父母講,今天都不要提醒孩子刷牙,我今天不準備喊他吃飯,若他不主動刷牙吃飯,今天就餓著。

父母二人聽後都笑。

母親說“他是小孩子,還小。”

接下來,並沒有人催促小澤去刷牙,他自己主動去刷牙了。

並沒有人提醒他來吃飯,但是當我和母親在餐椅上坐好時,他自己主動跑過來了,說剛剛他去研究了一下某個東西,他主動向我解釋他的行為,並準時坐在餐桌上吃飯了。

這是為什麼?

每次我催促千百遍,反而沒有任何反饋。

每次我發飆發狂,反而沒有任何改善。

這是為啥?

這是為何?

思索再三,可能是因為之前我沒尊重他,沒有相信他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我越位剝奪了他的時間主動性和後果責任性。現在我給了他自我,這個事情從媽媽負責,變成他自己負責並承擔相應後果。

我先生總是提醒我,說孩子是好孩子,可能我們的教育方式太落後,並沒有跟上時代的形勢。

我需要認真思考一下,動不動就對孩子進行打罵,真的好嗎?

在我寫這段文字期間,孩子在旁邊做作業,中途他跑來觀看,看了後問我“發狂”是什麼意思?

我很認真地表演了一下發狂的樣子:用手撕扯自己的頭髮,面部表情充滿痛苦,嘴裡發出無奈地嘶吼,身體隨著嘶吼不規則地顫抖。

表演收功後,認真看著他的眼睛說“這就是發狂。發狂是無能的表現,因為不知道怎樣處理面對的問題,怎樣應對當前的局面,整個人進入混亂髮狂狀態。”

孩子看完我的表演,帶著驚愕的表情繼續寫作業了。

幾分鐘後,他忽然對著他的作業發狂,一邊摔打生字本一邊帶著哭腔喊道:“我寫的一點兒都不好,我怎麼都寫不好,我根本都寫不好!”

果然父母是孩子的行為導師啊,他立馬就學會了怎樣發狂。

不過幸好今天我寫這篇文章,就是為了解決自己動不動就情緒發狂這個問題,我已經看到了發狂是無能的表現,發狂是大腦停擺,我自然是已經思考了解決方案。

我等他發狂完,把他攬過來,指著我的文章大綱“發狂是無能”下面的那條提綱,念給他聽:寬恕自己吧,凡人!

寬恕自己吧,凡人!

你我皆凡人,做事須認真,認真做完後,無須苛責人。

做事重要的在於啟動,在於開始做,做的過程中認真做,做完之後,請善待自己的勞動成果,善待自己。

大家都是凡人,我們在探索,我們在尋覓,我們在努力,我們在思考,我們在嘗試,我們在進步。

沒有完美之法,沒有完美之人。

勤于思考,認真做事,可能選擇的方式不一定對,但是我們能控制自己的大腦不停擺,行為不發狂,得到的處理結果,我們都應該欣然接受,並且重重表揚一下自己:你真棒,你果然貌美如花,能賺會花,人美心善,好運不斷,鄭重地給自己點贊百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