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苏轼画像

苏轼是宋朝最有名的才子,诗词作为他的业余爱好,给他吸引了一大批粉丝,从国内到国外,从平民到太后,和他一样拥有海量粉丝的柳永,空有才子之名,参加科举考试屡次名落孙山。那么苏轼的科举考试成绩到底怎么样呢?

关于苏轼那年参加科举考试有这样一种说法:欧阳修当时担任主考官,阅卷时发现,一份试卷行文风格和自己非常相似,才气纵横,他觉得应该是自己的学生,为了避嫌,就忍痛割爱,放在了第二名。

就这样,苏轼与状元的荣耀失之交臂。这个说法其实不够准确,因为苏轼的省试成绩是第二名殿试综合成绩并不高,是乙科第六名。

苏辙在其《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说:“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中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为。子固,文忠门下士也,乃置公第二。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殿试中乙科。”

下面就通过苏轼的科考经历和成绩,来了解一下宋代科举考试的过程、内容和相关制度。看一看这样的考试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够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电视剧苏东坡剧照

其一,进士考试的流程和内容

宋太祖开宝六年,殿试开始由皇帝亲自主持。从此,参加了殿试的考生们就成了天子门生。完整的科举制度程序是从宋英宗治平二年制定,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大体上每三年举行一次。这个制度一直延续到明清。

苏轼在参加省试的时候,题目是:“刑疑付轻,赏疑从众,忠厚之至。”就是那篇著名的刑赏忠厚之至论,出自《尚书》。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讨论刑事案件中的疑罪从轻观点。 欧阳修对这篇文章非常赞赏,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

科举考试主要分为进士和明经,进士考试的内容是诗赋文章,明经则是给出教材,考试内容主要是填空。明经因为难度比较低,含金量就差一点。,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唐朝诗人元稹因为家境贫寒,先考明经科,后来不得不重新应考进士。

进士考试内容主要分为诗赋,经义,论,策。经义考题是从儒家典籍中摘出一句话,考生需要就此阐述其中所包含的道理。考生可以自由发挥,自主创新。省试的题目则是要求考生就经史记载中的人物或者典故进行评论。

《宋史·选举志一》:“凡进士,试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

殿试的策论就相当于今天国考的申论,大多就时事政治加以讨论。殿试以后,考生就可以直接进入仕途了。

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眉山苏轼塑像

其二,进士考试的防作弊程序:锁院、糊名和誊写。

锁院制度从宋太宗时开始,就是规定考官从接受任务的时候就要住在贡院里,一直到放榜结束,都不能与外人接触,预防考官接受请托,从而影响录取的公正性。

糊名又叫封弥,就是卷子上考生姓名、年龄、籍贯、三代等信息会被糊上,用字号来代替。

糊名制度最早开始于武则天即位的那一年,但是没有被广泛应用。宋太宗淳化三年的殿试开始采用。

宋史记载:将作监莆田陈靖上书,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许之。

省试的糊名制度开始于真宗1008年,礼部侍郎周起,患难贡举不公,请求把糊名制度应用于省试。采用以后,宋真宗高兴的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就是说没本事的考生就挺害怕的,有才华的考生反而都觉得高兴,认为这样很公平。

誊写这一制度始于宋真宗。考生的试卷、封弥、字号都要在宦官和誊录官员的监督下,由专门负责的书吏誊写副本,与试卷对比无误后,将副本交给考官,这样就可以避免考官从字迹上认出考生,从而舞弊给打高分。

所以欧阳修只能从文章风格上猜测,苏轼这张经过誊写,又糊名的卷子,可能是自己的弟子的考卷。

除了锁院、糊名和誊写这三项制度,还有其他预防作弊的措施。

回避制度,也叫别头试,就是说考生和考官如果有亲戚关系,那考官就要回避,由其他考官代替。

排座制度,考试以前,会张榜公布考生的座位,考试的时候不允许移动或者调换。

禁止携带书本、讲义,以及找人代笔。这项制度也是从宋代开始,为此专门设立监门官和巡铺官,在考生进入考场的时候,检查一遍,考试开始以后,还会来回巡查,一旦发现考生有作弊行为,立刻严加处罚。

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苏轼回翰林院图

就算是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宋代的科举考试制度确实做到了公平公正。

其三、科举考试的类别

苏轼在他为母亲守孝结束后,又参加了制科考试。

宋朝的进士考试分为常规性考试和恩科,恩科就是皇帝觉得人才难得,特别赐予某些人进士出身,常规性考试制度基本延续唐朝的做法,分为常科和制科。

制科考试在唐代做为进士考试的补充,并不受到重视。到了宋朝,逐渐形成了经常考试的科目。含金量也大大增加。比如,仁宗时设的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识洞韬略运筹帷幄,军谋宏远材任边寄等科目。

制科考试范围比较小,应试资格并不严格,普通百姓、在职官员、已经考中进士的考生,都可以参加。但是需要有两个推荐人的举荐,苏轼当时的推荐人是翰林学士欧阳修,和龙图阁直学士杨畋。

欧阳修在嘉祐五年《举苏轼应制科状》中说:“臣伏见新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苏轼,学问通博,资识明敏,文采烂然,论议蜂出。其行业修饬,名声甚远。臣今保举,堪应材识兼茂明于体用科。

宋代的制科考试难度非常大,通过率也低。三百多年,参加的四百多人,二十二次考试,一共有四十人通过。

苏轼的制科考试成绩在当时轰动一时,他的成绩是第三等。被时人称为百年第一。制科考试分为五等,不过一二等从来都是空缺,三等就是第一了。

试六论,旧不起草,以故文多不工。轼始具草,文义粲然。复对制策,入三等。自宋初以来,制策入三等,惟吴育与轼而已。

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制科可以看成是今天的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的综合体,既有着相当的难度,又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确实为朝廷选拔出了非常优秀的人才,苏轼就是其中的翘楚。

其四、科举考试的成绩和授予的官职之间的联系

那么为什么苏轼已经考中了进士,还要参加更难的制科考试呢?是他自负才华,不满意自己的成绩,想进一步证明自己吗?

可能这是原因之一,但是并不是全部。这就关系到科举考试以后,考生们会得到怎样的官职。

这种考试,可以理解为国家中央直属机关某部门公务员招聘的特殊考试。只要通过了,马上就能得到相应的职务,不像唐朝,进士及第后还有两年吏部的审核阶段。

苏轼制科第三等相当于进士的第一名,应该担任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大理评事大理评事是官名,负责刑事案件的审理,正八品。

制科第五名和进士的第四、五名一样,授予试衔知县,所谓试衔,就是代理的意思,并不是担任知县实际职务。苏轼进士考试的名次是第六名,按规矩是要外放的,他当时被授予的是福昌主簿,主簿是知县的下属,一般负责钱粮、司法等杂事,品级是从八品或者正九品。

苏轼应该是对自己的进士考试成绩不满意,参加制科考试是为了仕途的起点更高一些。

自今制科入第三等,与进士第一,除大理评事、签书两使幕职官;代还,升通判;再任满,试馆职。制科入第四等,与进士第二、第三,除两使幕职官;代还,改次等京官。制科入第五等,与进士第四、第五,除试衔知县;代还,迁两使职官。锁厅人视此。若夫高才异行,施于有政而功状较然者,当以异恩擢焉。”

不管是进士还是制科考试,最后经过皇帝这位政府一把手的最后一道关,定了名次,然后按照名次授予官衔,可以说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了。

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三苏祠

其五、科举考试内容与实际的联系

宋太宗时,制科考试内容分为诗赋、论、颂、策、制诰。除了诗赋之外,其余都是偏重于实用型的文章。

宋代的制科考试和实际人事需求联系得比较紧密。

比如,需要有军事才能的人才,那就开一科军谋宏远材任边寄考试,或者识洞韬略运筹帷幄考试,至于考试内容,当然就和军事谋略相关。

再比如,需要人品端正能言善辩的御史台谏官,那就开一科贤良方正能言极谏考试,考试内容当然得和朝廷规章制度有关。

苏轼的制科考试题是《教战守策》,他的文章一共一千一百多字。主要论述了国家要居安思危,以及君主知道军备的重要性,废弃军备导致的恶果,驳斥了军备无用的论点,并且提出了崇尚武力,时刻备战,预防外敌入侵等观点。

苏轼参加的是贤良方正能言直谏科,后来他在《答李端叔书》里还以此自嘲。

“轼少年时,读书作文,专为应举而已。既及进士第,贪得不已,又举制策,其实何所有。而其科号为直言极谏,故每纷然诵说古今,考论是非,以应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以此得,因以为实能之。故譊譊至今,坐此得罪几死。”

他的制科应试文章在当时备受好评,仁宗初读轼、辙制策,退而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宋神宗特别喜欢这篇文章,经常在宫中阅读,有时都因此忘了吃饭。

后世有人说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是不世出的天才,但是如果真的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也许并不会在政治上有很大的成就,因为文学成就和政治才能是两回事。

其实这完全是误解。苏轼只不过生不逢时罢了,他的制科考试成绩非常优秀,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回到朝廷,判登闻鼓院。

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回到朝廷,王安石领导的熙宁变法已经开始。苏轼的师友都和王安石政见不合,遭到打击,贬斥出京。苏轼也因为对新法有意见,从来没有得到过重用,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被贬谪当中。

但是从苏轼短暂的担任地方官的作为来看,他确实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

同样,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宋初年的科举考试,并不像明清时的八股文,程式僵化,束缚思想,而是确实能够与实际操作相联系,也能够达到为国取士为国选才的初衷和目的。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完备的考试制度。

从苏轼的科举考试经历看宋朝的科举制度

苏轼文同六君子图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