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人之初,性本惡?”

我們小時候讀《三字經》,經常搖頭晃腦地揹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可見《三字經》教導給我們的是人性本善,而一切惡源來自於外部的環境。以前上歷史課,古人也曾就人性本善與人性本惡探討過,如孟子就說“人性本善”,他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而同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荀子就認為“人性本惡”,他表示“人之生也固小人”,這小人就是所謂的“惡”了。

所謂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人之初,性本惡?”

但其實,我們評判善惡的標準是什麼呢?就像我們說好人與壞人一樣,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單看對自己好壞與否了,這個世上從來沒有絕對的好壞,善惡也是一樣,但倘若非得說出個絕對出來,我認為“人性本惡”。

“人性本惡”體現在哪方面呢?比如說一個人對你好,對另一個人差,或許你覺得他是好人,但其實他也在作惡啊,《三字經》裡說,人性本善,只是在後天的環境影響下,慢慢有了善惡之分,若是這樣,最初的惡又來自於哪裡呢?你或許會說,若是人性本惡,那最初的善又來自哪呢?但我覺得,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教育的意義其實是一種約束,人們在漫長的生活中積累出來的經驗告訴他們,若想要生存,人類就需要共存,必須保持理智,約束自己內心的“惡”,在這種約束下,人類開始慢慢發現“善”的好處。

所謂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人之初,性本惡?”

要想生存,就會作惡,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只是針對大惡與小惡而已。一個本性單純的人,不是說他有多善,只是他什麼東西都不懂,若沒有後天教化,在他心中沒有善惡的標準,他做出的事情絕對是利己的,利己在很大程度上就會“損人”,對別人來說,就是作惡了。就好比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想一想就覺得會是世界末日的即視感。

生在這個世間,為了生存,“惡”必然是本性了。而我們能做的,不過是時刻約束著自己,在教育的感化下,創造更多的善意!

所謂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人之初,性本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