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之初,性本恶?”

我们小时候读《三字经》,经常摇头晃脑地背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可见《三字经》教导给我们的是人性本善,而一切恶源来自于外部的环境。以前上历史课,古人也曾就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探讨过,如孟子就说“人性本善”,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而同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荀子就认为“人性本恶”,他表示“人之生也固小人”,这小人就是所谓的“恶”了。

所谓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之初,性本恶?”

但其实,我们评判善恶的标准是什么呢?就像我们说好人与坏人一样,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单看对自己好坏与否了,这个世上从来没有绝对的好坏,善恶也是一样,但倘若非得说出个绝对出来,我认为“人性本恶”。

“人性本恶”体现在哪方面呢?比如说一个人对你好,对另一个人差,或许你觉得他是好人,但其实他也在作恶啊,《三字经》里说,人性本善,只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下,慢慢有了善恶之分,若是这样,最初的恶又来自于哪里呢?你或许会说,若是人性本恶,那最初的善又来自哪呢?但我觉得,这才是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其实是一种约束,人们在漫长的生活中积累出来的经验告诉他们,若想要生存,人类就需要共存,必须保持理智,约束自己内心的“恶”,在这种约束下,人类开始慢慢发现“善”的好处。

所谓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之初,性本恶?”

要想生存,就会作恶,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恶,只是针对大恶与小恶而已。一个本性单纯的人,不是说他有多善,只是他什么东西都不懂,若没有后天教化,在他心中没有善恶的标准,他做出的事情绝对是利己的,利己在很大程度上就会“损人”,对别人来说,就是作恶了。就好比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想一想就觉得会是世界末日的即视感。

生在这个世间,为了生存,“恶”必然是本性了。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时刻约束着自己,在教育的感化下,创造更多的善意!

所谓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人之初,性本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